绿色教育理念“双困生”研究

时间:2022-03-18 08:40:46

导语:绿色教育理念“双困生”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绿色教育理念“双困生”研究

[摘要]高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辐射源,在承担着教书育人使命的同时,还面临着人才输出的严峻挑战。高校“双困生”作为就业的典型弱势群体,因人脉资源不广、技能培训不足、信息获取不及时等系列问题,面临就业过程中的重重困难。本文倡导绿色教育理念,有效发挥人文关怀,积极构建帮助高校“双困生”有效“脱贫”的就业服务体系,对做好“双困生”的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理论与实现意义。

[关键词]“双困生”;绿色教育;就业服务体系

一、绿色教育的内涵

作为当代教育新理念,“绿色教育”是教育者从主客体以及客体各因素之间互相依存、和谐共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以科学求真和人文求善为指导思想,将理性科学教育与感性人文教育相融合,引导受教育者注重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树立的新生态自然观、人生价值观和生存发展观。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尽管高校“双困生”的援助工作正在深入开展,但对“双困生”的认定却因学者们所处视角不同而出现分化和差异。有的学者认为,高校“双困生”是家庭经济和个人心理上都存在困难的学生;有的则认为“双困生”不仅是指经济条件等硬件上存在困难,还包含就业心态不佳、求职屡次受挫、择就业观不合理等软件上存在障碍的学生。本文研究的“双困生”主要指的是自身硬件层面上家庭经济困难、就业技能不过硬等和自身软件层面上的就业心理困难而引发的就业困难的学生。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体制下,高校“双困生”的就业问题不仅是高校的重点工作,也是政府、社会高度关注的重点课题。

二、国内外绿色教育现状

(一)国外绿色教育现状。国外的绿色教育比较普及,效果也较显著。如,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环境议程”、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绿色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校园绿色行动”、多伦多大学的“商业组织+行政组织+学校绿色组织”,这些都是通过计划和项目的方式践行绿色教育理念。特别是法国的“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权,中小学生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利用寒暑假选择自己喜欢的行业领域进行感知认识,为大学的专业选择奠定基础。德国的“绿色教育”通过项目或者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不断加强职业实习,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社交能力、应用能力和环保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国外高校这些丰富的“绿色教育”计划和项目,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素养、提升职业兴趣、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是对现代“绿色教育”理念的践行,为高校“双困生”的择业就业奠定了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二)国内绿色教育现状。与国外相比,国内的绿色教育理念起步较晚。国内首创“绿色大学”理念的开端始于1998年清华大学提倡导的“树立绿色意识、推出绿色产品、建设绿色校园”。随之,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南开大学等一些高校也陆续倡导实施“绿色教育”。在2002年“中外中小学校长论坛”上,著名教育家杨叔子提出了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的“绿色教育”新理念,积极倡导作为现代教育的“绿色教育”新理念应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为一体。自此以后,绿色教育在国内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成为新世纪教育观念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一直以来的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国内高校虽然积极倡导实施素质教育,但其实践效果并不理想。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高校在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人才培养目标达成以及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与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还存在显著的结构性矛盾,导致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与学生的就业严重脱节,与现代绿色教育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高校“双困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双困生”作为就业的典型弱势群体,因人脉资源不广、技能培训不足、信息获取不及时、就业心理调适不充分等系列问题,在就业过程中面临重重困难,处于竞争的不利地位。同时,“贫困生”的帽子本身就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其心灵深处引发挫败感、自卑感,甚至引发寡言少语、焦虑抑郁、自我封闭、人际关系敏感、对“找工作”毫无兴趣等一种或多种混合的心理障碍问题。特别是在就业竞争日益严峻的高压下,在求职路上“屡战屡败”的“双困生”,其身心所受到的影响必定对其下一步的择业、就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不良影响。因此,解决高校“双困生”的就业问题,是一项任重而道远、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积极联动,有效“共治”,还需要“双困生”家庭及其本人的共同努力与配合,力争有效“脱贫”,实现“双赢”。

四、绿色教育理念下高校“双困生”就业服务体系构建

(一)构建综合素质培养体系。高校就业指导服务部门通过与省一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联合,有针对性地拟定“双困生”就业课程技能培训专项项目,合理设计培训方案和课程内容体系,选取“双困生”到省一级相关部门培训,或者邀请省一级相关的就业技能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者到校给“双困生”开展专项培训,注重挖掘“双困生”自身潜能,引导其积极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唤醒“双困生”的“自助”就业意识。培训内容可涉及素质拓展训练、优势能力挖掘、职业目标探索、简历制作、自我管理、心理调适技巧、模拟面试等,培训方式以体验式教学为主,侧重知行并重、全程互动,培养适应职场挑战的综合素养,提升“双困生”就业竞争力。(二)构建就业心理辅导体系。“双困生”的身份本来就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学生本人的自卑心理。然而,不得不承认,不乏有些企业、社会团体等高举“助贫”旗帜,轮番“展览”和宣传“双困生”,这必将在无意中增加“双困生”的心理负担,导致其内心的屈辱感渐增。不可否认,对“双困生”施以“物质食粮”,开展物质经济帮扶固然重要,但用“润物细无声”的姿态,给予其“精神食粮”,用心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积极帮助他们实现心理“脱贫”,同样不可偏废。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应积极联合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合理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双困生”专题心理健康教育。如,“一对一”咨询、朋辈辅导、团体心理辅导、个别约谈等方式,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调整心态,认清形势,告知他们积极选择社会援助,合理开展自我心理援助。(三)构建就业经济资助体系。以家庭经济困难为主要困难因素的“双困生”,毋庸置疑,在很多就业机会面前,也往往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报考公务员,参加考前辅导班、笔试报名、购买备考资料、面试培训以及面试交通与食宿等,都需要一定的经济支出,这必然导致其就业机会与其他同学相比,大大减少。对于这类“双困生”,高效应积极发挥奖勤助贷资助育人作用,给予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帮扶,降低“双困生”就业成本,缓解经济压力。同时,在国家政策、政府经济支持、高校积极配合等多方的允许范围内,创设专项就业帮扶资金,专门支持“双困生”求职、培训等,通过经济干预的方式以降低“双困生”就业成本,促进“双困生”顺利就业。(四)构建全程化、个性化就业指导体系。积极吸纳学校知名学者、就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企业培训师等建立“双困生”的帮扶导师库,有针对性地开展“双困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并建立“双困生”帮扶机制的动态跟踪反馈系统,及时做好帮扶记录和全程化的跟踪服务。同时,按照分类指导原则,对不同类型的“双困生”采取个性化的帮扶措施:对于“经济困难型”的学生,高效发挥好资助育人的作用,积极宣传求职补助的申请渠道和措施,并施以合理的经济援助,并求职全程实行跟踪管理;对于“能力困难型”的学生,应充分利用所建立的“帮扶导师库”的优势资源,积极寻找可以提供相应的实习实训岗位的社会资源,开展就业技能提升培训,全面提高综合素养和核心竞争力;对于“心理困难型”的学生,及时的心理援助和社会支持是必须的,通过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其合理调适择业就业心理,树立求职自信心。通过持续跟踪与分类指导的方式,促进“双困生”顺利就业。(五)构建多方位就业渠道体系。高校“贫困生”作为“抓两头,带中间(一头是好的,先进的,一头是坏的,落后的)”中其中一头的典型,其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其本人家庭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高校思政育人的成效,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于“双困生”的就业,高校可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方式,做到不但要保护先进,管好一般,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对落后者“拧弯”的问题。所谓“走出去”就是不断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了解人才市场用人需求,收集用人信息,互通渠道并及时向“双困生”公布,主动把“输血式”帮困变为“造血式”帮困。所谓“请进来”就是广泛邀请用人单位到校进行宣讲招聘,广开门路,适当合理的开展有针对性的招聘会,努力做好就业推荐工作。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实施优先推荐“双困生”。另外,校企双方完全可以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协商建立产业学院。一方面,充分整合企业的优势资源,企业可为“双困生”提供适合的实习实训岗位,搭建“双困生”就业的“绿色通道”,提升“双困生”的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高校应积极鼓励“双困生”,主动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意向书,实现“互惠共赢”。

五、小结

高校“双困生”作为高校特殊的弱势就业群体,对其开展就业援助,构建就业服务体系,既是教育公平的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高校、政府和社会等对“双困生”开展人文关怀的重要举措。而建立在绿色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双困生”就业服务体系,从“双困生”在就业竞争中的综合素质培养、心理辅导、全程化与个性化指导、全方位就业渠道、经济资助等人文关怀视角出发,注重其就业竞争力的提高、有效降低就业成本、及时减轻就业压力、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这不仅有利于引导“双困生”的成长成才,实现全面发展,还有利于我国的社会稳定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立命館アジア太平洋大学[EB/0L].www.apu.ac.jp/home/about/2018,2018-5-16.

[2]国際教養大学[EB/OL].https://web.aiu.ac.jp/,2018-5-16.

[3]日本学術振興会官方网站.立命館アジア太平洋大学構想調書[EB/OL].www.jsps.go.jp/j-sgu/data/shinsa/h26/sgu_hoseigo_chousho_b24.pdf,2018-5-16.

作者:左素萍 周仲伟 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