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念高效课堂模式探索
时间:2022-01-28 08:38:57
导语:生本教育理念高效课堂模式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现阶段高职学生呈现的主要特征包括:文化基础相对薄弱、思想活跃内心自卑和生源类型日趋多样造成的学生学习起点多样等。根据本人的高职教学经历和对于学生特点的把握,笔者认为以生为本理念下设计打造的课堂,能使尽量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使课堂真正成为高职学生高效获取知识和提升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拟以生本教育理念为基础,对于高职院校高效课堂的打造,给出自己的思考和实践,为广大高职教育从业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生本教育;高职;高效课堂
传统教育中,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把更多关注点放在“怎样教”这个问题上,没有真正把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凸显放在教学关注的首位。特别是现今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呈现普遍下滑的趋势,传统高校教育教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实际教学与管理的需要,面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如果教师还是一味地关注自己的授课主体地位,无疑给课堂质量大打折扣。作为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师,首先必须明确作为课堂主体———学生的现状,因材施教,才有可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一、高职院校学生现状分析
(一)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由于社会对于高职院校存在一定的偏见,很多考生和家长均把其作为最后的选项,录取过程中高职院校又处于最后一个批次,就直接导致了全国各省的录取分数线均处于比较低的状态,很多省市的高职高专院校录取分数线甚至没有突破两百分(总分750分)。笔者统计了2017年部分省市高职录取分数线如表1所示,但是很多省市哪怕在这么低的录取线上,甚至几度降分录取,还是难以完成招生计划。高职学生以如此低的分数线进入大学,招生到的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就成了必然。经调查,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除了极少数是因高考发挥失常外,大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因此导致了学生进入大学后,文科生不懂马克思的基本理论,理科生不明白浅显的力学知识,让很多老师的课堂举步维艰,甚至有的老师为上好课,不得不为学生补习高中应知应会的基本理论知识。(二)思想活跃内心自卑。相对于偏弱的文化基础,学习积极性不高,但高职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相当高。广州城建职业学院2017级学生共招生7388人,最终实际到校6661人,但在学院各级学生会及学生社团竞选中,竟有多达1300多人报名;学校党校开班后,亦有超过六分之一的同学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报名参加党课学习;我校共有学生会部门7个,学生社团70个,其中包括实践服务类社团11个,学术科技类社团27个,体育运动类社团15个,艺术赏析类社团17个。以上数据均显示了我校高职学生思想活跃的一面。虽然高职学生思想活跃,但是也有很多学生内心自卑情绪浓重。由于在我国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都是由于高考成绩较低才无奈选择接受高职教育,这为高职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提供了现实基础。加之部分学生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不成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自卑心理。(三)生源类型日趋多样。我校作为一所民办高职院校,以往的生源类型只有一种———通过普通高考第三批次录取,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源素质基本上是平齐的,这样就有利于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课堂授课过程中因材施教。但是现今,随着高职生源的日趋紧张和社会的现实需求,我校至少存在五种不同的生源类型:一是传统的高考生源,通过高考第三批录取;二是学校自主命题,自主招生;三是通过学业水平考试录取学生;四是“三二分段”的中高职衔接,录取中职的学生;五是如今教育部倡导的现代学徒制,用来录取社会人员。面对这么繁多的生源类型,给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堂的授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也就逼着高职院校的老师对于教学想新办法出新思路,才能解决新时期高职教学中面临的困境。
二、生本教育理念的意义
生本教育理念由全国著名教育家郭思乐教授提出,该理念的核心思想和目标是:一以贯之地倡导“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宗旨;要求课堂以学生发展为本,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活泼、主动、健康地发展。生本教育理念要求施教的教师关注生命,关注状态,真正把课堂打造成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课堂。作为课堂的生态实体两方———教师和学生,能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下自然和谐地同步成长发展。生本教育理念在真正意义上改变了昔日以师为本、忽视学生课堂地位的教育教学方式。该理念需要教师确立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采取有效的方式和途径来改造和改善课堂,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潜能,培养出善于学习、独立思考、不断探索、勇于创造的高职院校学生。
三、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高职课堂探索实践
依据以上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状况分析和生本教育理念的意义阐述可知:在高职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下,如果还一味地守着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课堂管理模式,还想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则只能是空谈。作为高职教育的从业者,我们必须从现今高职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基,改进教学管理方式方法,探究适合高职新形势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思路。(一)科学的“生本”。课程体系构建是高效课堂的根基毋庸置疑,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设置便成了人才培养方案重中之重,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否经得起社会的考验。在我们高职院校,师资结构往往容易出现结构性短缺,这也就使“因人设课”及“因无人而不设课”的现象突出,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课程设置的系统性与严谨性。为了确保高职学生受教育的有效性,每一门课设置与否应当理由充分,学校都应当组织各专业深入调研,调研的内容应当至少包括行业企业、兄弟院校和往届毕业生回访等三个基本方面,以此获取社会对于高职院校需求的第一手资料,确定学生在走向社会后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在此基础上提炼升华,将具体能力对应具体教学内容和课程,构建适合学生的课程体系。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生源的学生,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当有针对性地对于课程体系加以调整,杜绝“一刀切”的现象。除了核心专业课程和国家硬性规定要开设的基础课程外,其余课程因需设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在高职层次教育中,学有所获。(二)以生为本的教学方式是高效课堂的核心。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往往主要分为两大块:公共基础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公共基础课往往在学校层面进行统筹安排,而专业类课程往往下放到二级学院(系)中进行相关安排。两类课程的授课特点和学生学习特点亦有很大不同,故本人从两大块根据生本教育理念出发进行分类探究。1.公共基础类课程教学方式改革高职院校的学生总体来讲,基础较差,且由于学生预期毕业后公共课与实际工作联系不密切,造成对于公共课的求知欲不强。假若高职院校的公共课教师还像传统的高中老师那样进行授课,学生消极参与课堂将成为必然结果。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必须在课堂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中尽量多采用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化教学技术,积极探索运用翻转课堂、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自主学习法、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地参与课堂,并在课堂中融入课程前沿的新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大学课堂开放包容的魅力,高效和谐的课堂必定近在咫尺。2.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方式改革与公共基础课不同,高职学生对于专业课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会高一些,特别是对于动手较多的实践课兴趣更浓。高职学生虽然理论知识比较薄弱,但是大多数学生的动手能力却不弱反强。专业理论课昏昏欲睡,专业实践课热火朝天,“冰火两重天”是很多专业课老师的切身体会。专业课教师要想改变这样的困境,就需要课前下苦功夫,为每次课量身打造一体化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整堂课课堂讲授或整堂课学生实训室操作的教学模式,专业课设计成在实训室现场讲授,由师生双方共同在实训室围绕课堂相应的工作任务边教边学边做,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学有所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得益彰,促使学生在一体化课堂中通过现场实训操作快速消化老师教授的专业理论知识。(三)重学生能力的课程考核方式是高效课堂的主推手。考试是学生学业评价的重要依据,对教学活动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检查教学效果与质量,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及个性发展等整体素质影响深远。从生本教育理念出发,高职教育中的课程考核模式应该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应当在成绩中凸显出高职学生“能力本位”的特点。我校自2016级开始增加自主招生途径录取学生,从此学生生源质量大幅下滑,考核中不及格的比例大幅提高(0分卷也屡见不鲜),任课教师明显发现以往的考核方式已经不能正常延续下去,课程考核模式改革迫在眉睫,偏重过程考核的方式便是应对该问题的一种有效答案。“过程考核”主要侧重于对学习过程分阶段、多样化、全过程进行考核与评价,是科学测评学生学习效果、促进自主学习、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职教师面对日趋多样的生源类型时,有必要适当增强过程考核在考核体系中的权重。过程考核的定性评价依据可以包括:课前做好相关上课准备工作、课堂纪律性、积极参与教学环节、善于发问、积极发言、按时保质完成课堂作业、语言组织能力、善于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创新创业意识等;定量评价依据主要包括:作业质量评价、课堂练习、阶段性笔试考核、实习报告、实训操作记录、教师评价等。依据诸如以上的指标,根据课程特点赋以合理的权重,得出过程考核的总分。
四、结语
以上就是本人从生本教育理念出发,对于课程体系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和课程考核模式三个方面所作出的一些思考和探索。总之,生本教育的理念为高职课堂改革注入了新活力,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不断修正和完善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为打造高职院校理想中高效课堂不懈努力。
作者:田应辉 徐森 单位: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 上一篇: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在管理会计的运用
- 下一篇:智慧教育理念数学教学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