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研究

时间:2022-02-27 09:08:00

导语: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研究

1引言

随着我国科技、经济、文化等多项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蒸蒸日上,正逐步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由九年义务教育变为高中阶段教育,免收学费,我国教育发生着历史性的转变。时代不断在进步,我们的知识体系也随之而更新,因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在适应新时代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应跟上发展的脚步。高考模式不断在完善,学生教材不断在更换,教师的教育方式不断在变化,在创新,这些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正在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文化历史的变迁。

2教育方式的突破

2.1转变教育方式

我们的教育视线中出现了一些尴尬的现象:一些大学生不专心于自己的学业,不关心国事天下事,上网只是为了聊天、玩游戏或看电影,甚至其中一些学生连基本的时事常识也不清楚;有些大学生虽然关注形势政策,但由于自身学识、阅历、方法等方面的局限性,不能正确地把握形势政策;有些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不够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注重成绩,而不注重道德、伦理、社交、礼仪、修养、气度等的培养。只有通过教育形式的转变才能使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实,最终实现全民的素质提升。因此,转变教育方式势在必行。近年来,应届大学毕业生一直面临着就业困难的问题,从许多大学生因没有工作经验而落聘可以看出,固有的教育形式必须转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认真地思考如何能让学生摆脱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遇,这是我们肩负的巨大责任。传统的教育只教给学生知识,缺少对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便成为空谈。为此应推崇“学习+实践+学习”无缝对接的新模式,将就业思想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涯的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素质修养,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以达到工作岗位的要求和目标[1]。

2.2创新教育方法

不断实现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以全面提升应用型和实用型教育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使我们的教育更脚踏实地,更符合生产力发展需要,使全民族在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时更加稳健。2.2.1敏锐现代科技视角,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必须大力发展网络教育教学模式。随着学校发展规模日益壮大,单一的课堂讲授方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毕竟学生在课堂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教师的知识面也有限,而网络技术的发展已遍及世界各地,异地、异时空的学习已成为可能,网络学习已成为今天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学生也通过网络媒介进行电子书的阅读,已从“读书”时代变为“读网”的时代,人们的学习思维业已由“记忆”转为“搜索”。全社会都在学习的革命中不断尝试新的学习形式,所以加强教学网络的建设也是教育最佳的辅助工具之一。2.2.2善于融入创新元素,大胆转变课堂形式。学校应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努力探究评价体系,既重视课堂教学质量,又突出经典活动;既重视文化素养,更重视专业技能。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成绩相对不是特别拔尖,若还是以单一的分数来评估学生是断断不可行的,因此应实行多元考评方式,把平时的表现以及能力的拓展纳入考察范围,尤其重视无缝对接的专业技能培训与评价。教学培训内容里为学生设置十余种考级考证的项目,学生通过这些培训考核绝不是应试教育,而是职业技能的培养[1]。这只是评价学生职业素养的一个方面,而综合评价则是要从职业形象、职业修为、文化素质等多方面进行评价的。关于课堂,也不仅仅局限于教室,可以扩展到网络、经典活动和各种技能培训班。教师、学生可以自由地进行课程选择,创新课堂结构。可尝试开设一些吸引学生的选修课、拓展课、室外拓展课等供学生选择,这样既可让学生择其所好,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选修课,若选修课教师上课仅是敷衍了事,那么学生肯定会感觉浪费光阴,无聊乏味,下次便不会再选择该课程,而任课教师也会因为选择学生人数不达标而暂停该门课程,重新端正自我的教学态度及所用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讲的课生动有趣而且知识也深入浅出,课堂气氛活跃,便会促使教师以后更加认真备课,保持教学的热情。2.2.3着力培养自修能力,大力推广品读文化。自修能力是学生学会终生学习的前提。若学生仅是一味被动接受学校教师的教育,不会主动进行自我学习,积极进行自我充电,那么学生将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随时会被社会所淘汰,被竞争对手所击败,这样的教育不是被推崇的。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自我学习,如何不断进行自修、自省、自持、自信等等才是我们所要达到的教育效果和目标。调查发现,有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失去了学习动力,这与长期的应试教育和缺乏生活、学习目标有关。那么,如何引领大学生爱上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走进阅读。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以6~12人左右组成读书小组,推荐阅读中外经典、当代大师著作或者是学生喜欢的“营养”杂志。读书小组必须定期组织讨论并且手写读书报告。在大学的教育中,我们应该强调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学生的阅读引导与我们的职业教育相结合,通过阅读,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思辨能力,使学生“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不断在自省自修中得到成长,正确把握学习的动机和方向。

2.3加强学生心理教育,转变教师教育视角

由于社会、家庭和学生自身性格等原因,每个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生,而每一个问题学生的产生绝非偶然。因此,教师教育“问题学生”必须经过科学、准确、全面的分析,找准原因,对症下药。从社会的视角来看,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和毒害,扭曲的社会价值观、是非观、英雄观以及暴力倾向的网络游戏等对学生带来了毒害和影响;从家庭教育的影响来看,离异家庭、留守家庭和暴力家庭等都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从学校教育来看,学校教育的失误导致问题学生心理疏导不够,学校单纯以学习成绩衡量学生,个别教师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对问题学生心理缺乏有效的疏导;从学生自身来看,有的学生存在着性格缺陷,例如,个别学生有着强烈的逆反心理,容易产生对立情绪,不愿意接受教师和家长的正面引导,没有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习惯,意志薄弱,知错不改等等。其实,“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于问题学生,爱依然是教育成功的重要筹码。教师应该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有教无类,杜绝不公正和歧视,把真诚的爱给予每个学生,尤其是“问题学生”。他们大多数并不是没有潜力,但很多教师往往忽略了他们的优点和闪光点。作为教师应该理解他们曾经遭遇的苦难经历,“爱”字当头,用诚心对待问题学生,掌握问题学生自尊心强、自卑感强而又得不到尊重的矛盾心理,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消除问题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鸿沟,消除问题学生的戒备心理。

3结语

总之,作为教师,必须认识到问题学生的产生有诸多方面的原因,突破一些固步自封的教育理念,突破内心的教育方式,突破思维局限,分析原因,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调节和矫正,从心理上支持他们,在行为上关注他们,不断深入地转变教育视角,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教育的盲目性,提高针对性,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延东.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J].求是,2012(10):21-22.

作者:王世群 单位: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