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化教育理念与俄语教育实践

时间:2022-02-26 03:38:04

导语:人本主义化教育理念与俄语教育实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人本主义化教育理念与俄语教育实践

摘要: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应用到俄语教育实践对其具有本体论意义,它体现了教育的逻辑起点,又体现了教育的最高目标。它要求俄语教育实践应依据人本主义的特征,遵循人本主义发展的原则,视学生为人本主义主体,弘扬他们交往互动性、人本主义体验性、知识生成性,使学生的知识、智慧和人格统一起来,成全“完整的人”。

关键词:俄语教育实践;人本主义化教育

我国提出和研究人本主义化教育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教育研究》1997年第七期发表了叶澜《让课堂焕发人本主义的活力》的文章。该文章指出,人本主义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为了提高人的人本主义质量而进行的活动。由此揭开了人本主义化教育的序幕。人本主义化教育理念应用到俄语教育实践对其具有本体论意义,它体现了教育的逻辑起点,又体现了教育的最高目标。他要求俄语教育实践应依据人本主义的特征,遵循人本主义发展的原则,视学生为人本主义主体,弘扬他们交往互动性、人本主义的体验性、知识生成性、使学生的知识、智慧和人格统一起来。让俄语教育肩负起支持和促进学生人本主义发展和人本主义质量提高的重任。

1人本主义完整回归:俄语人本主义化教育的理念

人本主义完整是人本主义存在的最基本特征,也是时展、教育与时俱进对人的必然要求。因此,人本主义完整回归应当成为当代学科教育改革的重要取向。俄语人本主义化教育追求的人本主义完整回归,也就是知识、智慧和人格的统一。俄语人本主义化教育需要以人本主义完整为前提,即从自然人本主义和精神人本主义关系分析为切入点,以学生学习获得某种建构为重点,使之回归人本主义完整。自然人本主义是教育活动的基础性价值。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脑是个人本主义系统:身体、智力和大脑是个动态整体,学习是以整个人本主义系统为中心的大脑学习。脑的学习本质体现出建构特征。学习过程包括两个层次,即感觉意义和深层意义。感觉意义意味着大脑对一个知识模式或这个模式的意义与学习者的某种联系的“顿悟”、“感觉”,这实际上就是脑学习构建模式的过程。人的学习及对知识意义的探寻是通过这种模式发生的。在这个过程中,新知识与大脑中原有的知识与经验创设了连接,使新知识的意义被学生理解。感觉意义层面的俄语学习是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开始的,是只是构建的基础,此时教师要重视新知识引入,以旧引新,自然顺畅,引入的新知识应该深入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成为新学习的基础,从而为新知识“成长”找到基点。深层意义是人学习动机的真正来源。当知识、感觉和深层意义聚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产生了真正有意义的知识。这种知识即与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具备整体上的契合,并通过强化训练内化成个人的素质。脑的模式化学习过程,同时还涉及智力、创造、和生理诸多方面,认知与情感,认知与生理是不可分的,感觉意义与深层意义的有意义学习和构建学习都包涵着人本主义系统整体对脑学习的影响。精神人本主义是基于自然人本主义而发生,又超越了自然人本主义的内在人本主义,也表现为完整人格,精神人本主义包括三个层次面,即知识范畴、情感和价值观。知识标志着人对世界的了解过程,情感是人对世界的感受和体验,价值观是精神人本主义的核心。在某个具体环境中,他们相互催生———知识学习需要情感,情感在相关知识的支持下才会产生。知识融入情感领域才能被内化为人的内在素质。情感又受价值观支配。价值观从根本上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的各个方面,并为人的精神人本主义提供动力和发展方向。俄语人本主义化教育以师生的人本主义发展为基础,通过选择优良的教育方式,让教师构建性去教,让学生构建性去学,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摆脱工具化知识教学的纠缠,让俄语教育充满人文关怀。它不再是“师授”“生受”的被动教学过程,也不是单纯的获得认知发展过程,而是师生双方实现人本主义的完整与和谐过程。这样,俄语引入理性,俄语教育有了人本主义的活力,智慧有了发展空间。俄语教育服务于人生价值和意义,不断向人本主义完整回归。活化语言材料。把知识境域化,将理解作为一个过程存在于一定的生活场景,问题情境和思想情景中,使知识具有与多媒体,图片,实物,肢体语言以及学生经验建立起联系;使知识有主动走向学生的倾向,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师应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充分利用教材,跳出教材,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与学生交往互动,引导学生有所体验,克服单一、机械的接受性教学活动方式和教学方法。具体做法,(1)模拟真实场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如猜、唱、听、做等方式。(2)合理利用课堂场景,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是最真实、最直接的生活,教师要把握时机。

2交往互动:俄语人本主义化教育的实践途径

俄语教育的生成源于交往互动的相互作用,俄语教育的生成就是在这种交往互动过程中产生,又在这种过程中展示其人本主义力。这种人本主义力意味着不是预设的、模式化的,而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教材和学生相遇、对话、并且沟通融合、在交往互动中形成。交往是人本主义化教育的本质特征,教学交往的形式有多种,如对话、交流、竞赛、合作等。教学交往的中介,如知识,语言,活动等。互动是语言的互动、合作共享活动。

3结语

人本主义化教育理念应用到俄语教育实践是人本主义化教育研究发展的趋势,也是俄语教育的需要,笔者仅仅是初探。俄语人本主义化教育关涉到许多相关理论知识,它需要教师研究脑的学习机理,现代学习理论等,还需要对现行的教育模式,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做出必要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俄语人本主义化教育,科学引领俄语教育,进而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俄语教育成功之路。

作者:刘喜兰 单位:吉林省珲春市职业高中

参考文献

[1]冯建军.人本主义与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陈旭远.人本主义化教育理论构建和实践样态[J].教育研究,2012(4):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