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
时间:2022-01-22 10:18:05
导语:音乐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内容摘要】教育理念是教育行为的指导,音乐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变要以其理念的转变为前提。建设性后现代以整体、有机、和谐等思想构建了世界,并且影响了人们的思想与生活。文章指出,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建设性后现念的转变,将对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的培养提供有效指导。
【关键词】建设性后现代;音乐教师;教育理念
在音乐教育发展的道路上,音乐教育者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学习,使人们越来越能理解音乐、重视音乐,并逐步体会到音乐带来的文化气息。然而,在学科发展过程中,人们对音乐教育的理解还有诸多不足之处,例如在基础教育领域大力提倡素质教育,重视音乐教育的背景下,音乐课程在现实中却常常被形式化和“过场化”,这些现象突显了教育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究其原因有很多,但人们对音乐教育理解不够深入、音乐教育理念相对滞后等因素也是主要原因之一。那么,如何改变音乐教育现状,推进其发展和繁荣,要从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入手。
一、建设性后现代的基本理念
建设性后现代是在后现代的哲学思想下发展而来的。后现代主义中的激进派往往对现代哲学持否定态度,否定事物的客观性、主体性,否定真理,甚至连同历史、规律等也一并否定。这样的否定使得他们很容易陷入悲观的虚无之中。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则与他们不同,更多的是积极的建构。对待科学与传承的态度也不是完全的否定而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在消解原有主体的同时,构建新的主体及主体之间的关系,倡导人人都是主体,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并塑造“共同体中的自我”。建设性后现代最为突出的思想特征是它抛弃了二元对立的机械世界观,把世界视为多元的、有机的整体。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是一种动态平衡、和谐共生的关系,人的生活是诗意的生活,人的存在是创意的存在。
二、建设性后现代与音乐教育的关系
行为的背后是理念的支撑。教育行为要以相应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音乐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变同样也要以其理念的转变为前提。随着人类文明的推进,建设性后现代的理想逐渐进入到人们的思想之中,也逐渐影响到各个领域。在音乐教育领域,想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就要求音乐教师能够理解多样化的教育理念,并不断选择和更新适合教育、适合自身、适合学生的教育理念。也正因如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和理解建设性后现念对音乐教育理念的影响。
三、建设性后现念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建设性后现代带我们从解构后的迷惘中走出,这种走出迷惘后的建设很快就在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展开。艺术教育领域也接受到了建设性后现代的气息和影响,包括音乐、美术等。然而这种建设在教育中影响却不深,尤其在音乐教育领域。许多音乐教师还停留在现代或是解构的后现代思维之中,这些使得音乐教育理念相对滞后,音乐教师的教育理念相对滞后。
(一)独立、和谐的人才培养观
就音乐教师的基本要求而言,首先要有如何认识学生、如何培养学生的理念。工业化大生产要求人成为统一风格的人,在音乐领域被要求领悟统一风格的音乐,形成集体的共识性音乐。后现代主义中激进派从个体的自由出发,消解了集体意识下的音乐,让音乐彰显个性。然而,无论是集体意识音乐还是个性化音乐,都使得音乐走向了两极,不是单一枯燥就是弥散繁乱。建设性后现代要求音乐教师了解,学生不仅仅是共性的学习者,也是生动、丰富的个体。每名学生都有着个性的思维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因而,每名具有独立个性的学生都应受到重视,教师应培养他们去“个性、独立地”理解世界,理解音乐。但独立与个性不能成为忽视他人的借口,“独立”是“共同体”中的独立。因此,音乐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尊重他人的想法,让自身对于音乐的理解和创造与他人的想法相呼应,成为音乐领域的和谐音符。同时,教师也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之中,去理解他们的世界,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建立起彼此理解、彼此关注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二)自我关爱的教师观
从德国哲学家约翰•菲力德利赫•赫尔巴特的“教师主体”,到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的“学生主体”,再到我们所提倡的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双主互动”,其本质都没有涉及教师的自我关爱。赫尔巴特所言的“教师主体”,是从教师的地位和功能角度阐释的。教师的“主”从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显现。而现今所提到的教师应该起到“导演”作用的心理,也无非是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角色。在现念下,学生的被动地位得以改变,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然而,这种对学生的关爱却只要求教师全身心地付出、忘我地工作,并没有从教师自身的角度出发,去关爱教师。笔者认为,音乐教师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本来就处于边缘位置,对音乐教师的关爱更是少之又少。而建设性后现代提出,人人都是主体,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包括师生关系的平等。因此,教师应与学生受到同等的关注与关爱。首先,音乐学科在基础教育中不能成为其他学科的附属品,音乐教师也不能被套上“素质教育的枷锁”(以往的素质教育只是音乐、美术等少数教师的责任)。另外,在提高音乐教师素质以及身心健康等方面,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应给予更多关注。更为重要的是,音乐教师要学会自我关爱,要关爱自我的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素质以及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这就是建设性后现代强调的主体性。当人们以整体的视角看待教学时,就会发现每一位参与者都是主体,也只有在主体的互动中才能生成良好的音乐教育。
(三)整体、有机的课程观
现代音乐课程往往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开展,科学主义、理性主义、本质主义的认识路线渗透到了课程的各个方面。在音乐教育中,音乐的演奏、演唱技法等成为课程的主要内容,甚至对音乐中基本概念的界定,也遵循着科学化的技术路线,对于音色、音高、音质等都是以其物理属性做以解释。在这样的技术路线思维下,音乐知识和技能成为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学校往往采用量化的、线性的、程序化的方法开发课程,重点放在通过设计逻辑结构理解音乐概念和原理,寻找普遍规律。例如音乐课程的分科越来越细,音乐理论课与表演课分离、乐理课与视唱练耳课分离。就是在理论课内部也分离出作曲理论、音乐史、音乐美学等。作曲课分离出配器、和声、曲式等不同科目。这种科学的研究范式,完全忽略了音乐的整体有机性。建设性后现代的代表人物、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对这种分裂式的分析持否定态度。他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整体,一切事物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脱离了联系来研究世界,就不会看到一个动态的、完整的世界。建设性后现代认为,这种去背景、去场域、去文化个性的“剥骨式”方法,无视学生的生活实践,无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进入了空洞的概念世界,因而学习和掌握到的音乐知识也只是皮毛,没能触及到音乐的灵魂。建设性后现代主张还原课程的整体性,让音乐教育中被分离的各个课程,通过原本就存在的密切关系构建出完整的音乐。正如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要还原事物的本来存在一样,我们要还原出音乐本身,而不是支离破碎的片段。音乐本身的一个重要成分“人”,早已被科学分离出去。现在,我们要将其大声唤回。音乐应不再是只具有“物性”的音乐,而应是具有“人性”的音乐。音乐教学在关注音乐知识、音乐技能技巧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实践生活体验,关注学生的真实情感,也包括关注这些体验与情感背后的特定文化背景与生活场域。
四、结语
建设性后现代有机论是其基本的哲学观点。它从根本上消解了二元对立的思维,为人们打开了一个崭新、和谐的世界图景,渐渐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音乐教育在汲取了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后,不仅会改变教师的人才培养观,引导其培养具有良好人格、独立个性并能与他人和谐共处的学生,而且会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观,使教师学会自我反思和自我关爱,正确树立健康形象,确立平等地位。同时,建设性后现代思想也改变了传统的呆板、结构化的课程观,使课程更为生动,更贴近生活,饱含情感、动人心弦。这些改变不仅转变了音乐教师的传统教育教学理念,深入地涉及音乐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而且转变了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认知,更新了其学习观念与行为方式。
参考文献:
[l]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
[2]艾恺.后现代主义批判[J].南京大学学报,2008(5).
[3]王治河,樊美筠.第二次启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温恒福.建设性后现代教育类[J].教育研究,2012(12).
作者:吴传刚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 上一篇: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弊病与重构
- 下一篇:新电改条件下电力市场营销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