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学专业基础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研究
时间:2022-09-08 03:58:01
导语:舞蹈学专业基础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本文从师范类高校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为切入点,发挥专业优势,注重应用实践,面向地方,立足基础教育,针对小学教师职后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创新性探究职前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路径。旨在有效解决地方基础教育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单一、中小学音乐教师舞蹈素养提升、小学舞蹈教师音乐教学手段拓展、小学美育课程改革与拓展,以及高等师范音乐与舞蹈教育教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与发展。贯彻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立足舞蹈专业特色,探究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充分发挥舞蹈动态语言艺术对音乐的独特表达方式,并结合表演、美术、文学、语言等多元艺术手段,使舞蹈专业较好地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发挥其美育作用。最终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以培养高等师范院校舞蹈专业学生教育教学综合素质能力为目标,立足为地方输送优质的艺术教育应用型人才,探究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与舞蹈交叉应用的创新性路径,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地方基础教育音乐教学提供一定的创意型课例素材资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课堂教学提供经验与参考,有效推动地方基础教育阶段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舞蹈学;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培养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素质教育以来,学校开始不断探索舞蹈教育的多样化模式,2011年义务教育音乐程标准再次修订,提升舞蹈在音乐课堂中的发挥空间。新课程标准虽增加了舞蹈,但分量微乎其微,如在表现环节中,只有低年级学生有舞蹈表现形式,称为唱游;在音乐与姊妹艺术中,也只是在1-2年级中提到“能用简明的舞蹈动作体现音乐情绪”。3-9年级音乐课堂中舞蹈的出现几乎为零。尽管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舞蹈课程仍处于中小学校艺术教育的边缘,基本只组织了备赛型舞蹈社团,其主要作用是参与校园艺术活动,以及文教系统组织的赛事,很少有普及型舞蹈社团存在,普及性舞蹈教育只能利用现有的音乐课点滴渗透。由于地方小学在招聘音乐教师时,大多针对的是音乐专业的学生,因此大部分小学音乐教师舞蹈素养一般,教学过程中避重就轻,离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还很遥远。地方中小学增设舞蹈素质教育课程几乎不可能,所以探究如何培养舞蹈学专业学生的基础教育教学能力,借助小学音乐课的多元手段表达,以提升师范类院校关注基础教育阶段儿童舞蹈艺术教育为前提,促进舞蹈学专业学生音乐与舞蹈综合素养能力的提升,是本课题探究的目标与核心。
一、地方基础教育师资配备与师范专业培养的不均衡现状
经过调查研究,河南地区大部分小学音乐教师由音乐学专业、音乐教育专业和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师担任,只有少部分艺术特色学校配有专职舞蹈教师。小学音乐教学需要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但大部分音乐教师达不到一专多能,大部分音乐教师多为声乐与器乐专业毕业,舞蹈素养薄弱,在实际教学中往往避重就轻。舞蹈与律动辅助手段在音乐课上的运用极低,远远达不到借舞尽兴、借舞传音的效果,教学手段单一,更是无法实现丰富、多元、生动有趣和快乐体验的艺术课程教学效果。《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到舞蹈版块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学校的教师们想要提升教学综合能力的愿望非常强烈,渴望提升自身舞蹈素养,完善自身对音乐教育教学的全面研究。目前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已从表演型人才培养向教育型人才培养倾斜,原因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大多数师范院校舞蹈学与音乐学两个专业共同承担着地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输出任务,一般情况下,音乐学专业设有一年舞蹈公修课,因此舞蹈专业能力普遍一般,而舞蹈学专业的音乐素养课由于重视程度不够,也未能真正发挥作用,学生们意识不到课程设置的重要性,课程往往流于形式。其次,实习实践也因设在最后一个学期而无法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地方学校普遍要求教师的综合素养,一专多能在中小学呼声最高。通过就业率分析,音乐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舞蹈专业的学生进入中小学的机率极低,这并非是地方学校对舞蹈教师没有需求,而是地方学校迫切需要舞蹈教师组织第二课堂或社团,音乐教师优质课也常常因为舞蹈素养缺乏,课堂效果一般。如何将专业与职业并轨,使学生能从校内培养顺利过渡到校外实践,实现具有中小学音乐与舞蹈教师综合素养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师范类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着力点应重在师范特色
师范类院校舞蹈学专业除了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外,还可以结合小学音乐课程教学,发挥舞蹈学专业特色,使学生立足专业基础,结合地方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和校园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探寻音乐与舞蹈教育的交叉应用的多样化途径。寻找音乐课与舞蹈律动的最佳结合方式,逐课梳理,逐步找到切入点和交叉点,在舞蹈课还暂时不能成为校园普及型课程的情况下,暂时立足于为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学服务,探究如何丰富教师教育教学手段、增加儿童艺术课堂表现力、开发儿童艺术综合素养和能力,等等。还可以通过“专家讲座”“观摩儿童艺术教育活动”“课例研讨”“专家交流”“实践基地考察”等,构建专业与职业接轨,理论与实践交织、校内与校外并轨的人才培养便捷通道,通过大量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白师范院校的特色与定位,以及自身专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同时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探究学习的习惯和精神。首先,要解决音乐与舞蹈跨学科交叉融合的问题。在常态化的教学中,专业与专业之间分界明确,较少交叉应用,而对于基础教育教学人才的培养则应该注重综合素养的开发与培养,同时音乐与舞蹈艺术教育常常是相互交叉应用的,呈现多元化和多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其次,可以通过高校教学改革项目探究如何缩短地方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距离;促进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向教育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真正体现素质教育发展推动人才培养全面发展;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艺术教育水平,培养全面发展的师资型人才。
三、师范类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满足地方需求的途径与方法
舞蹈学专业依托于各师范类院校的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教育学院等的舞蹈系或舞蹈教研室,能够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组织落实好人才培养的各项任务。专业建设方面,可以定期不断修缮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符合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有规范的课程建设规划、课程大纲和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可以及时更新,建设精品课程,选编高质量的教材和指导用书。在实践教学方面,也有能满足校内实训的场地和能满足校外实践的教学基地。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可以适当侧重于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利用学校建立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工作,并聘任有经验的中小学高级教师担任项目指导教师,依托现行的双导师制,为舞蹈学专业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保驾护航。师范类院校有很多优势,可以整合优势资源,严谨有序地展开联合式研究,共同合作,进行“走访调研”“专家论证”“专项讲座”“职前职后面对面”“观摩中小学名师展课”“建设项目实践基地”“项目组成员入驻基地”“小组磨课”“录课”“试课”“课例汇编”等,后期项目成果可以通过学校的“专业选修课”“校级公选课”“牵手国培”和“课课通”等进行展现,并将职前职后双轨道并行推进,最大限度探究与挖掘音乐与舞蹈在基础教育阶段交叉应用的领域与范畴,研发极具创意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新型课例作为项目成果。通过反复研磨、论证和实践应用,可以极大程度发挥舞蹈学专业在基础教育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探究如何使基础教育音乐课堂成为情境化、舞蹈化、角色化、表演化、舞台化的综合艺术表演型课程模式。
四、结语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加大力度出台系列素质教育的政策与措施,使全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得到落实和发展,但在长期的应试环境的影响下,舞蹈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达不到市场需求,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师配比供大于求,而舞蹈教师求大于供。舞蹈艺术的多元智能提升对促进儿童综合能力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师范类院校的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只停留在舞蹈表演与编创方面,而应该逐步加强对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师范类院校有义务,也有责任承担起此重任,并真正使人才应用于地方和服务于地方。
参考文献:
[1]吕艺生.素质教育舞蹈[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
[2]郑慧慧.舞蹈的力量[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
[3]岳亚平.学前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4][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爱德华兹.儿童教育心理学[M].佛山:南海出版社,2016.
[5]蔡觉民,杨立梅.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
[6]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8]朴红梅,吕婷.儿童舞蹈表演、创编与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9][德]尤迪特•弗雷德.创新儿童舞[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
[10][美]琳达•卡罗尔•爱德华兹.音乐与律动——创造儿童的另一种方式生活方式[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
作者:崔琰 单位:郑州师范学院
- 上一篇:会计方法选择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 下一篇:浅谈网络教育教学的开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