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设计专业教育教学中反思

时间:2022-11-19 03:42:36

导语:职业院校设计专业教育教学中反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职业院校设计专业教育教学中反思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扶持,高等职业院校的蓝图持续扩大,其中设计专业近些年较为热门,在各高等职业院校中成为新增专业的首选。然而,由于设计专业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学生即使经过学校系统培训学习,依旧不能满足实际就业的需求。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使学生自身素质在人才竞争中更具优势,成为职业院校教学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设计专业;独特性和丰富性;实际就业需求;教学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市场中各行各业对设计要求不断更新,使得设计人才需求旺盛。职业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不仅肩负着向社会输送专业人才和为国家培育后备力量的使命,还具有让学生完成人生理想和职业抱负的责任。设计职业教育有其特殊性: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具备美术基础的同时,还要掌握设计理论、设计软件以及制作工艺;职业教育的培养时间不同于一般高校的学制时间,需要在设计专业教学中树立属于自己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本文结合当前教育发展和市场发展趋势,以及设计专业的学生特点,对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现状以及职业院校设计专业教学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

一、职业院校设计专业学生特点

1.学生生源特点

职业院校的学生来源上不同于普通艺术院校和普通高校。普通艺术院校和普通高校是本科层次,艺术院校专业性更强,学生在入学前已经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专业上训练和练习,都有着深厚的绘画技能和创新能力,并且专业理论扎实。普通高校在专业性上比艺术院校稍弱,但是综合能力更胜一筹。依靠高校自身的平台和学科实力,可以吸引高素质的学生生源,进行强化培养。职业院校的学生生源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录取时分数设置较低,但是对学生专业要求有一定的美术基础。第二类是普通高招,对学生没有设置专业要求,往往这类学生没有专业基础,但是对设计专业的喜爱和对就业的考虑,选择报考就读。

2.学生学习特点

职业院校以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为主,实际操作能力是培养重点,基于学制为三年,比一般高校少一年,所以在培养过程中提高了实操动手的比重,减少了理论知识学习的比重。喜爱并选择设计专业的学生,苦于没有基础,起步阶段稍显吃力,学校和老师要多提供资源,加强基础教育,减少学生畏难情绪。有部分学生出于学校分数的考虑而报考设计专业,需要在入读后引导他们对设计专业有所了解,做好预热工作,这样有利于后续的专业学习,从思想上解除厌学情绪。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艺术素养、思维方式以及表达能力特点,学校和老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方法来引导学生,逐渐提高学习兴趣,减少层次差异,取得教学效果是个值得不断学习和探索的过程。

二、职业院校设计艺术专业教学现状

1.教学滞后性

刚接触全新的专业时,首先会对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梳理,从整体上来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进行了解,也为了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学校在设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时沿用的一般文理科目专业的内容,而没有针对设计专业的独特性和丰富性进行一定的改动。一般高校的培养要求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不符合职业院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手段也不利于设计专业教学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和制版工艺等,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缺少学习主动性和实践性,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和束缚,违背了职业院校的教学特色和培养目标。

2.课程针对性

艺术设计专业中有细分的专业,不同的专业方向有自己的专业特性,那么在教学过程中也有自己的侧重点,不能以偏概全,统一教学。比如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平面设计专业注重设计软件的学习和运用,那么开展软件学习的课程不宜过晚。动画专业要求学生对造型能力较强,那么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情况,基础素描、色彩、速写的课时比重就要加大。室内设计是当下市场热门专业,用人需求也比较旺盛。在培养学生时,空间感、创新思维都比较重要,同时社会实践不可缺少,就要开展相应的实习实践。一般职业院校在学生一年级会安排大量基础课程,不论什么专业方向的基础课程,素描、色彩都是统一练习绘画静物,过于单调这样占据了学生大量学习时间,也消磨了学生学习兴趣,给后续专业训练带来一定难度。

3.设计素质培养

职业院校的学生不同于艺术院校和普通高校学生,以就业为目标。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以自身能力来取得企业雇主的青睐。因此职业院校在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职业院校的学生,眼界和知识面都比较狭窄,相比一般高校学生,专业技能需要加强学习,设计素养也要迎头赶上。作为一个设计专业的学生,设计能力来源于你的绘画基础技能,这种技能是表达设计师创意思维和设计思想的手段,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思维训练、想象力训练、创新训练等进行相关课程培训。针对性地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安排基础课程,课程门类众多,根据专业大方向,结合小专业特性,有侧重的设置专业基础课程,课时量也相应改变。同时想要获得扎实的美术基础需要一定的时间培训和练习才能获得。教师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这要求我们的教学队伍有专业性人才,要有对教学不断研究,实际与理论结合。

三、职业院校设计专业教学建议

1.教学内容设置符合设计专业特性

高职院校的设计专业课程应结合职业院校特点,增加实践课程。基础理论课程是设计专业学生能力的基石,专业技能课程解决职院学生的专业能力,这个部分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让学生有扎实的设计能力,又有美术知识底蕴和美学素养。实践课程是构建学生从学校面向社会的桥梁,让学生学以致用三大课程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交融,从而逐渐形成理论、专业、实操合一的人才。从开始设置足够的基础绘画课程,让学生具备基础美术能力,教学手段灵活,根据学生情况改变目标,教学和就业结合,增强实践能力。

2.产学结合

学校始终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场所,学校要向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平台。作为职业院校,要为学生提供课堂实践、社会实践以及实习资源。符合职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课堂实践作为一种真实社会就业的模拟,让学生对就业有所准备。社会实践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设计专业人员需要不断在校外实践中获取经验和教训,将学校学到的转化为现实。学校与企业、公司合作,建立就业实习基地,一方面学生设计专业对口、另一方面对企业、公司的资质进行了考察,学校利用自己的资源为学生搭建了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促进学生更好的就业和实现自我价值。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除了老师的引导,创新思维的训练还有设计素养课程的安排学习,还有不同专业学生交叉学习,跨专业跨学科的方式让学生开拓眼界、丰富知识面。工作室的建立,以老师带队,接触社会服务设计项目。驱使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老师作为辅导者的教学模式为主。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面对学习的未知面。

4.学生美学教育

设计专业教学不只是设计手法和技巧的训练教育,而是站在设计师的角度去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融入自己的表达思想和设计理念,这要求学生不是设计“工人”,而是设计“创造师”。艺术设计中的设计部分学校通过专业课程的开设培养学生设计能力,而艺术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思想,是一种审美。美学在设计中尤为重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美学知识、审美素养,会自身设计表达产生积极的作用。当前社会各行各业对设计专业复合型应用人才需求不断,职业院校根据自身学生特点,并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确定教学方法和方针,在教学上提供多角度视角,才能让学生既有扎实的设计专业理论和技能,也有丰富的设计实践能力。只有这样,职业院校设计专业才能培养更多受到社会欢迎的人才,以便为国家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1]汤烨鑫,汤瑾.职业导向下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研究略谈[J].才智,2016

[2]胡萍.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与探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18(6):15-18.

[3]司薇薇.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产学结合模式分析[J].职业,2018(7).

[4]付凌云,于红梅.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研究[J].包装世界,2012(4):76-78.

作者:唐艺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