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成效探讨

时间:2022-10-25 11:09:23

导语: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成效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成效探讨

摘要: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特色专业群在建设过程中,注重与地方接轨、与地方互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挖掘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对策及途径,为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高等教育理论层面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扶贫攻坚;英语特色专业群;成效

吉首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是办在民族地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省属地方综合大学。我校作为武陵山片区内唯一的一所省属综合性大学,少数民族学生人数众多,占学生总数的1/4;少数民族学生涵盖面广,来自全国41个民族;少数民族学生来源广泛,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特色专业群建设重在与地方接轨、与地方互动。

一、英语特色专业群建设的意义

武陵山片区是国家中东部与西部交界区,是区域重要发展承接区,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地带,是国家扶贫攻坚示范区和跨省协作创新区。片区包括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国土总面积为17.18万平方公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武陵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与扶贫攻坚的试点地区和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区。现有民族43个,主体少数民族是土家族、苗族,人口过千的少数民族有回族、瑶族、侗族和白族,少数民族人口203.36万人,占总人口的75.3%,其中土家族和苗族分别占41.56%和33.15%。(1)从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内涵、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等基本理论入手,融合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针对少数民族特定地区、特定群体、特定政策、特定专业群研究,为研究武陵山片区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奠定理论基础。(2)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借鉴汉民族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强势文化为背景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当前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民族性特征和定向特征,力求在此基础上探寻一条适合武陵山片区地方高校发展的新路径。(3)完善武陵山片区人才培养政策的阶段性、整体性研究,最终旨在挖掘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对策及途径,为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等教育理论层面的对策与建议。

二、英语特色专业群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1)成立“吉首大学外国语言服务中心”,中心定位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特色专业群中的重要服务平台,面向社会,立足校内,作为师生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开设语言培训、口笔译服务、外语讲解等服务项目,以实战检验学习,以服务促进学习。目前,该中心既能解决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紧张问题,又能真正为社会做出贡献,带来社会效益。从单纯的校内培训走向校内外结合的培训,从自主培训向合作培训、从技术培训向整合技术与学科知识的培训发展,培养教师的探究能力,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现英语改革的可持续发展[1]。武陵山片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贫困和落后,只有加快发展,走出湘西,走向世界,开展多方位、多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才能实现武陵山区脱贫致富。英语专业一直努力配合当地政府参与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相关工作,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IFAD)等多个国际组织与外国政府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进行的经济与技术援助和交流提供口、笔译等语言服务。例如,2013年全程参与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援助项目(湖南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发展项目)设计报告的设计、争取、实施等,重点提供语言服务,翻译了几十万字的项目设计报告,并为前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现场考察的国际项目专家提供陪同口译服务。二是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外事外经干部提供语言培训,为加强农业国际合作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业务精良、外语精通的外经、外贸复合型人才做出了贡献。语言服务中心服务于民族文化建设,多次参与各类旨在宣传和开发本土特色旅游资源的项目翻译工作,完成了在张家界市举办的国际翼装飞行表演大赛、国际森林保护节、国际乡村音乐节等多个国际外事活动的翻译服务工作。(2)以承办国培项目为契机,与武陵山地区基础教育学校建立广泛联系,固化协同培养机制。近三年来,在小学英语教师国培短期集中训练和长期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的基础上,争取到了中学英语教师的同类项目(2015年暑080DianShiChengJin点石成金假已成功实施),增强了英语专业服务武陵山区的能力,推进了与武陵山片区地方教育部门协作进程。2015年,英语专业进一步拓展“国培计划”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代表学校成功申报的三个项目全部中标,实现了教师培训项目方面小学、初中、高中英语各学段的全覆盖,其中国培是小学和初中,省培是高中,待时机成熟后,国培项目实施要与学院本科师范生教育实现互动。通过国培项目,英语专业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教师们在一体化培养探索方面也初见成效。比如,2014年英语教师石红梅、简功友获评湖南省“国培计划”英语学科专家;2015年英语专业教师3人应邀赴长沙市参加由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举办的“‘国培计划(2015)’湖南省乡村学校教师资格考试培训者高级研修班”,1人被湖南省教育厅选拔推荐,赴北京市参加教育部2015年国培计划——示范性教师工作坊高端研修项目初中英语教师工作坊主持人培训;我校被湖南省教师教育学会授权为张家界市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培训点,全权负责其在该市的教师资格国家考试培训。我校参与教师资格考试培训工作,必将对进一步助推我校师范教育综合改革、指导我校学生报考教师资格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3)招生翻译专业,为英语专业的转型发展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将部分英语专业招生指标划拨给翻译专业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既能促进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转型发展,提升专业内涵,又能为武陵山片区培养急需的翻译人才,从而更加畅通地为武陵山片区服务,提升英语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在新办专业的同时,调整教研室设置,加强基层单位建设工作,理顺各部门关系。翻译方向的课程设置要求在低年级阶段抓专业基本功,强调听、说、读、写;高年级阶段强化口译、笔译实践,翻译理论和人文知识的扩展,培养学生扎实的翻译能力和较高的人文与专业素养[2]。(4)创新专业内涵建设。我校外国语学院2013年完成了立足于武陵山片区发展的英语专业办学和学科建设思路的调研工作,对人才培养方案做了全面的修订工作。修订的着力点放在与武陵山片区关系比较紧密的英语师范专业方面,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有了更加精确的定位,并对英语教育教学的研究能力有了明确的强调。在课程设置方面:教师教育课程、专业任选课程以及实践教学课程方面做了很大调整,体现了内涵、实践、科研以及服务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等关键词。综合英语精品课程、综合英语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基础英语校级优秀教研室等质量工程项目通过了学校专家组的终期评估。在本土化教材开发方面,完成了校级精品教材《综合英语能力实训教程》的出版。(5)课程建设方面有成效。建设期内,2011年立项的校级新开课程《应用翻译》于2014年顺利结题。校本课程《本土文化(英文)》通过在英语专业2011、2012级的试开课,摸索出了更多的校本课程建设经验,充实了本课程的教学资源,于2015年通过了校级新开课程项目的结题验收。此外,项目组获课程改革专项建设项目5项,学校通识优质课程1项,省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项,校级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项目2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6)完善校级文化精品“金凤凰杯”系列专业竞赛活动组织体系,成功举办“金凤凰杯”十周年庆典暨外语学科竞赛与创新实践交流会,总结了十年的活动经验,肯定了其校园文化精品活动的地位,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力。2015年,“金凤凰杯”系列专业竞赛活动又被学校认定为校级外语学科竞赛活动,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搭建了更加良好的平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相应的专业英语能力培训以及综合素质培训,始终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英语专业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方面表现良好,列举部分奖项如下:国家级竞赛方面,获得“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全国三等奖1项;第六届“华文杯”全国师范生英语教学技能大赛获教学技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教学设计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级竞赛方面,获得“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省级选拔赛的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以及省级二等奖4项,湖南省大学生日语演讲大赛个人一等奖3项、团体一等奖1项;湖南省师范生技能大赛二、三等奖各1项;湖南省首届同声传译大赛和外事笔译大赛三等奖1项;校级竞赛方面,获校级第五届师范生说课、讲课与即席讲演大赛一等奖1项。英语专业代表队在第九届中国大学莎士比亚戏剧大赛总决赛中荣膺亚军,居内地参赛高校之首,同时斩获优秀女演员奖和最佳布景奖。(7)师资队伍得到进一步优化。建设期内,本专业新增教授1人、副教授6人,获博士学位1人,考取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9人。派遣两名教师参加英语口译证培训及考试,扩大了双师型教师的队伍阵容。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获得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课程教学竞赛英语专业综合组三等奖1项;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学校选拔赛中获二、三等奖各1项。教师的科研能力不断提升,获得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8项,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各1项。将英语教师派送到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学习和进修,使其通过亲身经历学习和了解跨文化知识;邀请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以研讨会、文化讲座等形式讲授跨文化知识,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共同的学习机会。1名英语教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与英国阿伯丁大学的合作英语教师出国研修项目,6名教师赴澳大利亚国际知名外语培训机构Navitas参加为期一个月的教师语言能力和英语教学技能培训(TESOL)、通过系统的培训以及与当地人的频繁交流,培养了跨文化的意识,英语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更广阔的视野和更自信的表达让这些教师在三尺讲台展现了更多的个人风采,更具魅力的授课方式深得学生的喜爱。(8)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具体举措包括制定和完善《外国语学院调停课管理规定》《外国语学院教师教学工作条例》《外国语学院教研室工作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帮助教师加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转变观念,抓住机遇,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努力创建一支政治素质优良、创新意识浓郁的教师队伍。(9)对外交流与学术活动开展方面势头良好。近年该专业在对外交流、外事活动中加大对武陵山的宣传推介,扩大国际影响。例如,与韩国亚洲大学国际研究生院长及国际事务部部长Mr.HyukpyoKwon一行举行深化合作座谈会,洽谈进一步加强双边合作的具体事宜;实施了海外名师项目,美国拜欧拉大学应用语言学及国际英语教育系的Dr.KatherineBarnhousePurgason来学院开设语言教学讲座、项目申报与评估,并进行课堂听课、评课与诊课。同时也加大了国内的交流力度,邀请了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澳门大学及中国翻译联谊会等知名英语专家和业界人士来院举办讲座,承办了湖南省第翻译协会学术年会、民族地区外语学科发展研讨会、第三届中国外语界面研究高层论坛等大型学术会议。这些交流活动不仅进一步提高了本专业的办学层次和水平,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开拓师资培训渠道提供了有效经验,而且扩大了学院在国际和国内的影响。特别是2013年承办的民族地区外语学科发展研讨会,旨在搭建武陵山片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外语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引智平台,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外语学科建设,促进民族地区外语教育和人才培养,增强外语学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大学等十余所全国知名外语院校、重点高校、学报和研究机构的外语界著名专家及学者们出席了研讨会,出席会议专家级别之高、人数之多、涉及的研讨内容之丰富,是我校外国语学院继2010年成功举办日本文化论坛之后外语学科建设史上的又一盛事。我校外国语学院还承办了2016年第二届民族地区外语学科发展学术研讨会,十余名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大学等全国知名院校、重点高校的外语著名专家和学者们参与了专家论坛。该论坛专家召集人、著名学者王克非教授高度评价了我校对外语学科建设的重视,肯定了近两年来我校外国语学院外语学科建设取得的进步,并表达了将论坛进一步办大、办强的意向,为民族地区外语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我校外国语学院立足学校的实际,坚持开放的办学理念;立足区域发展的实际,增强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能力;立足学生的实际,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适切性,促进转型发展。学院通过英语特色专业群直接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特点相结合,提高学科专业为地方发展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民族地区高校与地方政府、地方企业以及社会团体之间的联系,有利于解决高等教育资源过度集中于大城市而造成的重心偏高问题,从空间上和层次上拓展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

作者:石红梅 单位: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冯霞,谭明,陈颖.大学英语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自主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31):76-78.

[2]杨波,潘桂荣.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J].高等农业教育,2012(2):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