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类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论文
时间:2022-07-10 09:58:12
导语:航海类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航海类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不是几个人的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共同努力。在此,笔者把改革大体划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大的层面,国家社会层面;二是具体层面,各航海类高职院校层面。在大的层面上,航海类高等职业教育和其他类别高职教育没有太大分别,需要各级教育主管机关政策的推动、引导和支持,这是改革能否成功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更需要全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吸引更多优秀的人选择高等职业教育。因此,在国家社会层面上,笔者想强调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要为高等职业教育“正名分”。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曾在多个场合强调:职业教育是教育中的一个类型,而不代表层级;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被认为是层次低于本科教育的,培养廉价劳动力的教育,这样必然导致学生宁可上三流的本科,也不会选择进入一流的高职,进入高职院校就意味着比本科低人一等。当前,要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强调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先给职业教育正名。认识需要一个过程,但也只有在公众心中对现代职业教育普遍有了全新的认识之后,才标志改革已经成功。另一个方面,要为高等职业教育“找出路”。一是拓宽进入高等职业教育的路。积极推进航海类中职和高职教育的衔接,包括建立从初中毕业后开始的现代航海职业教育。同时探索改革现有高考模式,增加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在高中阶段,采用技能加文化知识的培养模式,为擅长或者立志成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学生开辟道路。更重要的是,积极开辟走出去的路,应探索在航海类高职教育阶段之后,建立应用本科、专业硕士甚至博士的后续教育阶段,让航海类高职教育能够继续得到延伸。科学合理的政策支持,为各航海类高职院校改革提供了动力,同时各院校的改革也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包括招生的压力、学生就业的压力,甚至是学校生存的压力。高职院校的改革从大的方面看是为了履行高校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为了提升学校的竞争力,提升教学质量,在竞争中谋求生存和更大的发展。航海是个特殊行业,这也决定着航海类高职院校的改革需要充分认识到其区别于普通高职的行业特点。同时,我国国情又决定着对高职教育的改革不能搞一刀切,政策只能起到规范、推动和指导的作用,需要各航海类院校充分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切合自身发展的改革方案。结合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的情况,笔者认为改革中应注意把握如下几点。
一是准确理解和把握当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政策,抓住机遇,加快学校的发展。以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为例,由于在行业内具有良好的声誉,海上专业的录取分数多年保持在较高水平,改革步伐缓慢,但随着取消提前专科批次录取,生源数量减少,招生质量下降明显。为了拓宽招生渠道,学院已和青岛某航海类中职院校联合招收初中毕业的“五年一贯制”学生。同时正在积极推进和某航海类本科院校协商,打通直接升本的渠道,并且为在未来兴办试点本科作前期准备,让学员进得来也出得去。二是不能一窝蜂地盲目改革,为了改革而改革,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一般三年制航海类高职院校一般课程的安排,第一学年以基础理论课为主,第二学年主要开展专业课和培训课程,第三学年主要任务就是集中精力准备船员适任证书的考试。显然,旨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课程改革,应首先在第二学年的条件较为成熟的专业课中开展。以青岛船院航海系为例,首先选择了船舶货运等课程进行改革试点,进而带动其他课程改革逐步展开。三是引导教师顺势而变。目前,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下降是个不争的事实,原有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万般努力,学生听而不闻,教师会有挫败感。与其抱怨学生接受能力差,不如积极地作出改变。首先要改变多年来对所从事的传统高职教育的认识,为积极推进高职教育改革出一份力;同时也要潜下心来研究教学方法,改变原有的知识传授型的教学模式,努力将教学中的挫败感转变为成就感。四是应注意到船员适任证书考试这根无形的指挥棒的影响。以青岛船院为例,培养的学生是符合STCW公约等国际标准的远洋船员,毕业前要参加满足《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要求的适任证书考试,然而这种考察知识点的评价机制,并不适合评价通常以模块教学或者任务驱动型教学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同时又不能否认,现阶段各院校适任证书考试的通过率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无形指标,对这种不一致要给予特别考量。
二、对青岛船院船舶货运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教学改革终究还是要落脚于每门课的教学中。各院校有各自特色,每门课特点也不尽相同,课程改革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下笔者依然结合青岛船院实际情况,对船舶货运课程改革思考如下。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所学生适任证书考试考三门的航海类高职类院校,船舶货运课程不是航海技术专业考证课程,这是在船院开展船舶货运课程改革中最有利的条件。没有考大证的压力,为大胆进行课程改革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第一要合理设计教学模块或者教学任务。首先要改变原有列知识点式的教学大纲,设计以模块或任务为主要结构的课程标准,规范教学内容,避免上课的随意性。同时应注意设计模块的内容要覆盖相关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的要求,同时要保证适度够用。当然对教材的改革也要同步进行。第二要逐步加大形成性评价在成绩评定中的比重。形成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学习态度、策略等方面的评价。由期末一张试卷来评定学生成绩,显然不能科学地反映出学生完成既定任务和模块设定要求的能力和水平。形成性评价不是简单的平时成绩,是通过在学习中设定学习进程、学习目标以及成功标准等环节,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取得成就感和自我认同,促进学生学习。第三要灵活适度运用双语教学。英语对于国际船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教学中使用双语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在STCW公约中对船员英语水平的要求仅限于工作语言的使用,因此就船舶货运而言,由于课程本身也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应重在加强常用专业英语词汇的使用,以及实际工作中特定情境下专业英语的表达方式,着重提升英语实战能力,而不必过多使用英语。
三、结语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正在逐步深化。把船舶货运这门课程放在整个改革大背景下似乎微不足道,某个航海类高职院校的兴衰也不会多大程度上影响改革的进程,但改革关系到千万青年学生的发展就业,甚至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从事航海高职教育的每个人把自己放在这个大背景下,作出自己的努力,这是我们航海类高等职业教育者的责任。
作者:齐绍江 李笑鹿 单位: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 中国船级社
- 上一篇:幼儿情感教育研究2篇
- 下一篇:高校职业生涯教育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