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技术教学融合思考
时间:2022-04-23 03:00:54
导语:教育信息技术教学融合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为什么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开放大学建设的重中之重
1.1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是开放大学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需要
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办好开放大学”,“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要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广大农村、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不同教育水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和机会,促进教育公平,进一步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是个必然的“路径选择”。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开放大学,在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致力于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理应承担的历史使命。
1.2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是开放大学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强调,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对办好开放大学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开放大学本身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与远程开放教育结合的标志性产物。开放大学应用教育手段,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不是“课堂搬家”,而是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在教育教学之中,深刻而有机地作用于教育观念更新、教育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及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的变革[2]。开放大学要深化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本出路在于推动远程开放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换言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将直接决定开放大学“价值链”和“生态圈”的形成[2]。
1.3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是开放大学建设目标与重点任务中的“内核”
教育部通过的《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明确提出了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战略目标是:经过10年努力,把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所新型大学;世界开放大学体系中富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开放大学;我国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柱。建设的重点任务是:网络平台建设、学习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分银行建设。北京开放大学、上海开放大学、云南开放大学等地方开放大学也在各自的建设方案中明确了建设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开放大学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每一项重点任务,都和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息息相关。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其中的“内核”。没有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战略目标就不能实现,重点任务就无法完成。开放大学建设的过程,就是信息技术与教育不断融合的过程,就是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2开放大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现状与问题
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每一次变革都极大地推动了开放大学的发展。有了完善的邮政系统,就有了函授大学;有了广播电视,就有了广播电视大学;有了因特网,就有了网络大学。技术革新是推动开放大学发展的无所不在的力量。以下以陕西开放大学(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为例,阐述开放大学近年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引领作用,在信息化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课程及其教学资源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的进展。
2.1信息化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陕西开放大学近年来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投入1000多万元建成了千兆主干、百兆交换到楼、十兆到桌面的校园网,拥有计算机1100余台,多媒体网络教室60余间,完善了数字化校园和信息化环境。通过提高网络出口带宽、改善网络结构、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和扩容服务器等措施优化网络环境;通过研发移动学习、非学历教育学习、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等系统扩展应用平台功能;通过构建远程呼叫中心提升远程服务能力;通过建设多频道录播系统、扩容服务器存储等多种途径,提升数字化资源的制作、整合能力。信息化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引领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2012年,陕西开放大学在省教育厅的主导下,与中央电大奥鹏教育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通过“造云”、“借路”、“建端”,搭建陕西高等继续教育学习平台,构建了“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同时,为实现全省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充分利用中央电大奥鹏教育技术有限公司的网络资源,省教育厅确定依托陕西开放大学建设陕西高等继续教育学分银行,为实现高等继续教育各类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构建终身教育“立交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陕西高等继续教育学习平台、陕西高等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已在西安正式启动[3]。
2.2建设了一大批适应教学实际需要的课程及其教学资源
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实践与探索过程中,陕西开放大学通过实施课程建设项目管理制,建设了一大批适应教学实际需要,特别是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基层教学点实际需要的课程及其教学资源。除国家开放大学统建课程资源外,陕西开放大学目前自建IP课件6400余讲;网络视频课程和网络课件520余门;与西部地区11个开放大学签署了教学资源共享协议30余份,共享西部开放大学网络平台的优质教学资源。陕西开放大学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提供了50余门次自建和90余门次交换共享的IP视频资源供学生浏览使用。30部获奖的多媒体课件与新疆、四川、重庆等地开放大学进行了交流与共享[4]。有百余部网络课程、课件在教育部、省教育厅、国家开放大学的课程、课件评比中获奖,省部级精品课程建设量逐年上升。
2.3适应成人碎片化学习需求,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近年来,为适应当代社会快节奏的学习特点,以及互联网传播“微”时代的到来,陕西开放大学对现有部分课程视频资源进行“颗粒化”改造。“颗粒化”改造,是由课程教师和技术人员对视频按照知识点进行切割,把一堂45分钟的课程变成若干个“颗粒化”视频,并分别标明知识点内容便于学生有选择地进行个别化学习。截至目前共改造26门课程,共分割出1000余个知识点视频。与此同时,开展“微课程”实践。微课程不是课程内容的简单“微化”,而是对整门课程进行科学设计,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超链接和互动等信息技术手段,参与到课程的整个开发设计和录制过程中。微课程重视对最新学科知识和学生生活经验的整合,以主题模块为课程基本结构,内容相对完整独立,一讲时长一般在15-20分钟。2010年,陕西开放大学首先在省校教师中开展试点,共有20多位教师参与,录制了20多门课程近80讲微课程资源。从“颗粒化”到“微课程”,陕西开放大学在努力探索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革新教学内容,使之适应成人在职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的需求。
2.4探索基于网络的教学方式改革
2009年,陕西开放大学与上海蓝卓教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基于计算机网络学习平台的基础上,采用3G网络技术,开发了移动学习平台。“移动学习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了基于手机的在线学习、课程讨论、考试、证书兑换等全方位的学习支持服务。通过移动学习,学习者能够借助新一代的移动互联网络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学习资源,并即时开展与教师、其他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实现“周周更新、时时回复、刻刻能学”。陕西开放大学通过双向视频会议系统和直播系统的整合,实现直播主会场转移,把直播的主会场从省校转移到地市分校,使得分校的教师在当地就可以直接开展面向全市的远程教学,不仅做到全省师资共享,使分校的优秀教师参与到全省的直播教学中,而且通过教师之间的交互、师生之间的交互,激发学生远程学习的积极性。陕西开放大学通过金虎系统建立一个虚拟的答辩教室,使答辩人与答辩小组成员打破了空间局限,能够实时、流畅地完成整个答辩过程。这种答辩模式,充分利用了网络和多媒体设备,解决了偏远基层办学单位师资力量不足以及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带来的聘请指导教师、答辩教师难的问题。
2.5深化基于网络的教学管理改革
陕西开放大学针对基层办学单位反映省校教学、教务、考试、教材等业务管理部门信息渠道多、杂、散的问题,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于2007年9月起在网站开通了“教务管理论坛”,把教学、教务、考试和教材等业务部门的主要业务信息、通知、工作流程进行统一管理与,保证了省校与基层办学单位之间业务信息的便捷沟通,有效提高业务管理服务的质量与水平。陕西开放大学还深入研究近年来省开课形成性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对形成性测评任务的次数、题型题量、组卷方式、成绩权重等细节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借助网络、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将“促进过程学习”的理念融入形成性考核管理,达到了引导学生落实过程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目前,自行开发的省开课网上形成性考核平台经多次升级已较为成熟,80%以上的省开课完成形成性考核题库建设,实现了基于网络的、随机组卷的省开课网上形成性考核管理模式。开放大学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进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水平有待提高。开放大学系统内部对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教育信息化仅仅是教育技术问题,没有放在教育现代化的高度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没有建立教育信息化的领导决策机构,也没有制定教育信息化的总体规划;把教育信息化等同于教育管理信息化,忽视了教学信息化这一教育信息化的核心,重管理轻教学;在信息化建设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投入上没有到位,没有形成相应的信息化建设队伍。上述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开放大学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二是信息资源建设相对滞后。在数字化学习资源方面,资源品种基本相同,数量相对不足;重复建设现象非常明显,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优质特色资源严重不足,可交互性的资源不多;资源制作方法简单,资源的模块结构以及质量不能满足学生个别化学习的需要;部分网络课程制作“模式化”,学习资源呈现方式单一。更为关键的是,缺乏支持学习者自主学习的优质资源和灵活便捷个性化的支持服务。在学习平台建设上,缺乏相对统一的标准,在开发上大家各搞各的一套,造成重复建设,并为以后的兼容留下隐患。有的学习平台建设仓促上马,流于形态构建,平台应用性不强[4]。三是师资队伍建设不能适应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一方面,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受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影响很深,要接受“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思想观念还有一个过程。另一方面,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信息化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善于将网络上新的知识信息与课本上的知识信息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了解和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新动向,以新的知识信息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同时,教师还必须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储存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筛选利用信息,以及更新创造信息的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具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在开放大学建设的进程中,师资队伍信息化的素质和能力还相对薄弱,很难适应教学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四是缺乏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政策支持和协作机制。教育信息化将带来高校办学的开放化,办学开放化使得教育资源能够共享和再利用。而在现有的高等教育体制下,我国开放大学尚未建立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融合机制,相互间封闭隔离。开放大学与普通高校网络学院以及其他远程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仍然面临很大困难[4]。
3开放大学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对策与建议
2012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出席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上海开放大学成立会议时强调,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整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办好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完善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网络自主学习、远程支持服务与面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创建友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国教育战略学会会长郝克明在2012国际远程教育论坛上指出,开放大学要勇于做教育信息化的先行者和引领者[5]。为此,笔者就开放大学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出对策与建议。
3.1进一步认识信息化在开放大学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
信息化,是开放大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重点,是开放大学教育改革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和推动力。开放大学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许多关键问题,诸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创新人才培养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平台的搭建,以及教学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等问题,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推动。因此,只有从战略高度,对信息化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和加快推进,才能更好地推动开放大学的发展。开放大学要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开放大学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统筹规划,超前部署,全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同时,要加大中央、地方财政对开放大学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网络平台、学习资源等建设经费除了开放大学自筹部分外,中央、地方要将开放大学网络平台和数字化学习资源等建设内容纳入教育信息化整体战略,作为重点建设项目予以经费支持[6]。
3.2加快“六个网”建设
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使整个社会发生了变化,云计算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选择和趋势。开放大学要积极探索与实践“六个网”建设[2],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一是网络核心课程建设。开放大学要充分利用高校、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创新机制,重点建设一批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网络核心课程。课程集学习资源、学习活动、相关知识点链接、形成性考试和学习支持服务于一体,方便学习者基于网络学习。要积极推进课程资源库建设,以知识点为单位建设课程资源,增强课程资源的实时性和实用性。二是网络教师团队建设。开放大学要以专业为基础,以课程为单位,组建网络教学团队,开展网上导学、助学和促学活动。要聘请著名专家教授、行家里手、一线技术专家,遴选开放大学系统的优秀教师和专职教师分别担任主讲教师、骨干教师和辅导教师,建立三级梯队协同工作机制。同时,要为教师开设网络教师空间,方便教师在线开展教学事务管理、团队交流协作和课程教学,为教师网上教学、交流互动、资源共享提供支持。三是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要以学生在线学习为主线,搭建适应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的、涵盖学习全过程的网络学习空间。网络学习空间要为学生提供课程超市、公告、作业、测试练习、虚拟实验、辅导答疑、学习进度、毕业论文、查询成绩、缴费、预约考试等必要的学习工具,同时为学生提供网上校园新闻信息、好友交流、社区交流、公共资源和咨询帮助等个性化的服务。四是网络考试测评建设。要根据在职成人学习特点,改变传统“一考定评”的评价模式,探索建立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导,终结性评价和社会及用人单位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学习评价模式。要推进考试制度改革,加大形成性考试比重,降低终结性考试比重,加强知识技能的应用评价。要推进数字化试题库建设,支持随学随考、预约考试。创新评价方式、方法,学习测评与课程考试相结合、开卷闭卷考试相结合,适应多样性、多元性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五是网络学分银行建设。开放大学要探索建立基于网络的学分银行,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为目标,能够实现各种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要研制学分标准、课程认证以及学分认证、转换和累积规则,建立学分银行管理制度和流程,为不同地域与不同教育类型的在籍学生,以及开放大学联盟成员,提供学分认证、存储与转换服务。探索与国内外相关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及教育机构实现学分互认,为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之间的学分互认与转换提供基础[6]。六是网络管理系统建设。开放大学要依托高水平的网络运营机构,借助虚拟专网、互联网、教育科研网、移动通信网和卫星网等,搭建连接总部、分部、学院和学习中心的网络管理系统,探索建立跨区域的相关教学、科研组织,降低办学成本,提升管理水平和质量。
3.3促进有支持的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实现形式之一就是有支持的自主学习。第一,注重使用不同的技术、不同的媒体组合,做好教学内容设计,提供教学服务,构建情境,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促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第二,促进技术的优化。面授、电视、教学平台、呼叫中心等各有不同的功能,有的是承载和传送知识,有的是实现人机交互,在教学中相互的结合,就会形成新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很好地实现有支持的学习;第三,注重新技术的应用。要根据各种业务需要,升级改造现有的应用软件系统,自主研发先进的教学管理系统,无缝集成,形成一个功能强大、性能优越的网络教学平台。教学平台要有信息集成、团队共建、资源共享、活动主线、多种交互、虚拟校园、知识管理、精细管理、动态监控等功能,并且支持多种教学模式。还要关注移动学习。移动学习的优势是灵活、多样、开放。要以手机为载体,开发小课程等微型资源,适应在职成人碎片化学习需要,为学习者提供时时、处处的学习服务[6]。
3.4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
开放大学必须加大信息化队伍建设力度。第一,加强教师的思想观念与信息化技能培训。要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远程教育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现代教育技术思想和新教育观念。要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有获取、交流、处理与应用教学信息的能力,并具有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合的能力;第二,建立一支责任心强、技术过硬、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的精干的信息技术维护人员队伍,确保信息系统的合理设计、科学运作,及时排解问题、处理问题;第三,进行全员培训,包括领导和管理人员,帮助他们树立教育信息化思想,增强信息化意识,提高信息化素养。强化开放大学系统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水平,使他们能够并且善于利用计算机等信息工具和设备来处理日常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
3.5探索市场化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要通过机制创新,促进开放大学信息化建设的持久健康发展。目前在我国,远程教育主要还是举办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功利性教育,难以获得政府或相关部门的大笔投入,地方高校或企业行业培训机构在教育资源上也不可能无偿提供。因此,如何突破资源共建共享的利益分配问题,是当前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形成的瓶颈。开放大学首先要充分发挥开放大学资源建设协作会的组织协调作用,提高一线教师建设与共享资源的积极性,形成多方共建、广泛共享的资源开发、管理和服务机制。其次,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建、利益分享、共同发展”的原则,在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下,主动加强与成人高校、普通高校网络学院的合作,通过市场化的机制实现远程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6]。
作者:王锋工作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公共管理系
- 上一篇:美术教学的品德教育研究2篇
- 下一篇:县域教育科研体制改革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