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课程机制调节措施
时间:2022-08-03 09:34:35
导语:工商管理课程机制调节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课程体系是指学校为了达到其专业培养目标而设计并指导学生的所有学习内容及其构成要素的总和。它是人才培养的总体蓝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长期以来,国内高校一直没有摆脱“精英教育”惯性,形成了一个相对较为稳定的以理论传授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但是,随着专业知识的急剧累积和更新,企业的迅速成长与升级,就业市场环境的风云变幻以及社会管理思潮的此起彼伏,这一课程体系逐渐显露出多种弊端。所以必须基于合理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作出适当调整,以帮助推进当前盛行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1当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弊端
简单说来,当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弊端表现在: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比例失调,不能强化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与优势;重视必修课,忽视选修课,造成课程体系刚性过度,选修课比例不足,学生缺乏选择的余地;课程内容务虚不务实,不能适时而变,跟不上学科的发展和时代的真实需要;课程之间缺乏逻辑构架,内容重复,甚至前后矛盾,学生没有知识的整体感;专业理论课越开越多,而教材和讲义中很难看到对实验和实训的妥善安排,同时,传授应用性知识、培养学生实际管理技能的实践环节受到轻视和排挤。结果是,学生只在其中完成了对事实知识(know-What)和原理知识(know-Why)的学习,而技能知识(know-How)和人力知识(know-Who)两类默会知识(Tacitknowledge)却难以找到实践的机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越来越差;隐性课程的开发严重缺乏,使正式课程功能的不足得不到及时的消除与弥补。
2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原则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目前存在诸多缺陷,必须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革,其中应该贯彻一些新的课程设置原则。一是柔性原则。柔性原则是指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要灵活多样,弹性充足。灵活多样是指从满足学生的不同个性需要出发,在不违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允许学生有一定的课程选择自由,以避免他们认知体系的千篇一律。弹性充足是指课程体系具备适应环境变化随时动态调整的功能,不仅设定固定经典的教学内容,还动态地补充反映企业诉求和学科前沿的教学内容,以便于学生在课程体系范围内具有职业迁移能力。二是精练原则。知行之间的天然矛盾表明,学生学过的管理知识再丰富,如果不能在模拟或者真实的情境中重现所学,也难以形成用人单位看重的行动技能。除此之外,学生在特定时期内信息容纳能力有限,同时,宏大知识系统也会出现信息过载,产生更加强烈的前抑制与后抑制效应。所以,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不要一位追求全面宽泛,让学生陷于无休无止的理论学习,倒不如精练课程及其内容,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复习、梳理、巩固和应用所学管理知识。三是系统原则。现代管理知识的爆炸,催生了许多新的交叉学科和课程,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持工商管理专业的系统性绝非易事。许多多年从事本专业教育的专家和学者都不太清楚究竟哪些课程的组合能够构成一个有效的知识系统。尽管如此,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还是要努力找到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使课程体系形成一个前呼后应、构造紧密的有机整体,以免学生在零散的知识体系下找不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路径。四是务实原则。许多高校在设置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时总是免不了追求理论内容的高深和完美,脱离了职业实际,这是“精英教育”的固有思维,给学生造成了“学不能用”的严重后果。所以应当秉持务实的原则,使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紧跟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五是技能导向原则。有人认为丰富的知识和海量的信息保持了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格调,他们担心在培养过程中如果强调管理技能,就会使大学本科教育退化到职业教育的水平。笔者以为,很多时候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学生就业形势反而优于本科毕业生是讽刺这种想法的一个完美注脚。如果本科毕业生不能首先在技能上获得优势,而把自己的优势凝聚在那点在实际职场中难以发挥作用的知识上,无疑是给自己的职业搜寻设置了一道隐性的障碍。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面临缺乏技能的严峻现实,失去技能巩固和强化作用,所学一系列管理知识则最终在脑海了遗忘殆尽。其实世界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就曾经断言: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的权威就是成就。管理活动需要的是职业水准而非学术水准,所以用人单位需要的不一定是“纸上谈兵”型的知识性人才,但一定是能“身体力行”的能动性人才。所以工商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应当抛弃陈见,建立技能导向的课程模式,综合考虑社会、企业、职业、学生等因素的动态影响,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技能导向原则要求以用人单位管理岗位应具备的管理技能作为界定课程的依据,摆脱“学科本位”的课程思想,按技能需求精减课程内容。课程体系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以技能训练为轴心,淡化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重新整合课程。
3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调整措施
课程始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出现种种弊端,已经严重影响到该专业的学生培养质量,所以急需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目前的状况。因为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总体上要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和培养目标、基本规格要求为基准,还要结合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的标准,所以完全重设课程体系不太现实,只能采取渐进式的调整方式来推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3.1优化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结构
依照目前的情形,工商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一样,还很难从整体上脱离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形成的“三层蛋糕”结构。笔者认为,较为稳妥的办法是逐步调整,使三类课程之间的比例趋近与2∶3∶5,以期实现原有比例下所不能实现的人才培养功能和效果。具体的做法如下。第一是要拓宽加深专业课程。工商管理专业现在最严重的问题是“专业不专”,没有一定的专业区分度和深度,学生普遍因缺乏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而焦虑不安。所以应该从培养学生核心的管理胜任特质和技能出发,从提高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出发,拓宽专业课程的覆盖范围,加深课程内容深度,从整体上提高专业课程在学时和学分上所占的比重。第二是要精简专业基础课程。从目前的课程设置情况来看,工商管理专业与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其他工商管理类二级学科比较,基本上有相同的专业基础课程,加之这类课程在总学时和总学分中所占的比重较高,构成了工商管理专业特色淡化的另一个原因。所以要从现代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入手确定专业基础课程,力求精练,不追求广而全,而且要与其他工商管理类的二级学科区别开来,突出企业组织、公司运作、公司治理、战略管理、决策方法与技术等课程的基础地位。第三是要压缩公共基础课在学时和学分上所占的比例。公共基础课主要承担通识教育的功能,是除专业教育之外服务于学生的智能、情感和社会化等方面的教育。对于公共基础课,目前理论界有人认为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工商管理专业的通识教育在学时和学分上所占30%的比例偏少,有过于强调专业教育,忽视通识教育之嫌,故而提出进一步强化通识教育的主张。笔者以为有两点值得商榷:一是美国的通识教育之所以占比超过40%,是因为其中有包括了历史、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经济、社会、伦理、心理、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等领域内诸多课程,而国内通识教育却几乎被英语、计算机、体育,尤其是“两课”等一些政治意识形态类课程所占据,两者所包含的实际内容不同,所以单纯比较占比毫无意义;二是许多人认为大学教育就是要培养通才,大学生要具备各种各样的知识和素质。姑且不论素质难以测度的特点,如果没有专业针对性和真正的管理技能,学生面临具体的管理问题,素质再好也将是束手无策。更何况从理论上讲,通才并不普适于现代越来越精细的分工体系,需求量远低于专才,而且“通”的范围也十分有限。考虑到这两点,可以认为目前工商管理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不论是从具体开设的内容来看,还是从本身的地位来看,都不是形成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权重最高的模块。所以压缩公共基础课的做法是一方面剔除一些赘余课程,另一方面增添一些理工科课程和人文素质课程,一进一出后确保所占总比重下降。同时要加强公共基础课程内容对管理科学的管理和渗透,例如计算机课就教授管理岗位所需要的计算机操作技术,英语课侧重商务英语应用,数学课突出数学在现代管理理论中的应用等。
3.2缩减必修课程,提高选修课程比例
当前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偏重必修课程造成一系列问题,因此在提高选修课比例上,理论界的认识相当一致。笔者以为从权变理论的角度看,管理本身没有固定范式,尤其是在充满动态复杂性的市场环境里,未来管理者的管理范式更将凸显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所以,首先要形成专业课程的柔性化趋势,在专业课程中通过增加选修课门数,增强学生的自我选择性和灵活性,同时要提高选修课学时和学分的占比,引起学生对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的高度重视。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的需要设法考虑学生的兴趣与市场需求,力求强化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和应用性。其次是考虑到基础知识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加之现在越来越没有统一的知识基础模块,所以在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中应该设置一定数量的选修课,改变目前两类课程都属必修,学生毫无选择余地的状况。公共基础选修课程注重强化学生科学技术和人文道德素质,专业基础选修课则重在完善和深度拓展专业基础知识平台。因为目前工商管理专业的总学时一般都在2600课时左右的饱和状态,甚至有人认为这个总量学时依然偏高,造成学生课程负担繁重,自主学习时间不够的局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提高选修课程的比例就必须缩减必修课程,主要的做法是剔除赘余的公共基础课程和不合时宜的专业基础课程。应该建立课程学分奖励制度,对超过一定数量学分的学生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选修课的学习。
3.3课程内植入更多的实验实训内容,增加实践性课程比例
没有尝试、训练和应用,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难以完成陈述性知识向程序化知识的转变,难以获得解决具体问题所急迫需要的,同时也是用人单位青睐的管理技能。所以为解决工商管理专业知识的应用难题,必然的选择是在课程内嵌入更多的实验实训内容,或者增加一些综合性的实践课程,以帮助学生在模拟、类似或者真实的情境中复现和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形成程序式反应。没有这些环节,所学知识只会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渐淡化消失,而那些想直接跨越管理技能形成与巩固阶段,单纯通过知识构造的方式而实现管理创新的做法,却无法逾越求学与求职之间的鸿沟,因为没有用人单位相信“纸上谈兵”者能解决好他们安排的实际工作。有模拟操作系统或者应用软件的专业课程,必须建立相应的实验室,在理论讲述过程中穿插实验内容;有些课程只能依靠教师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知识抢答、课堂辩论、课程设计等方式对学生施行与理论内容有关的课程实训内容。除此之外,更多是要设置管理技能开发与训练、企业经营模拟决策、管理竞争模拟等一些综合性的实践课程。还可以设置各种社会实践课程,这些课程完全不以教室里的课堂为载体,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完成学习。例如社会调查,可事先由经验丰富的老师确定调研目标和计划,然后让学生深入工商企业进行调研,最后形成调研报告,并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4嵌套课程联动模块
其实,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以及必修课与选修课都属于传统的课程模块。只是随着现代管理理论的不断创新、知识的爆炸和经验的迅速积累,传统的课程模块越来越难以承载一个完整、合理与实用的认知结构,难以保证课程之间的有效关联与互动。虽然从理论上来说,设置的课程越多越有利于学生获取更多管理的知识。然而学生学习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在零零种种的现代课程中只能有针对性地学习能反映培养目标和要求的知识模块。所以要克服原有模块按学科设课,内容重复或者不合时宜,以及连贯性差的弊端,在传统的模块中突破学科壁垒,嵌套新的能够给学生带来价值的课程联动模块。设置课程联动模块一是要明确课程之间逻辑关系与先后次序,做到逐级累进,衔接流畅,从理论到实践过渡合理,内容由此及彼,关联自然;二是梳理模块内所有课程教学大纲,明确课程内容的边界与重点,避免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与前后矛盾;三是从提高课程的职业针对性的角度出发,实现模块内课程内容的重组、整合与集成,达到高效、互动的效果,增强课程体系的整体联动性。当然,模块嵌套并没有固定的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或基于学生的兴趣,或基于市场的需求,或基于管理技能的分解体系等。例如,专业基础课程可以设置一些定向组合,以供学生根据自身不同的条件与偏好做出选择。学校只要在这一大类课程中作出学分总量要求,就能在保持课程的弹性和可选择性的前提下,同时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相对完整性。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模块中可以嵌套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职业迁移课程联动模块,以弥补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技术技能方面的缺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3.5注重隐性课程的开发
按照权威性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解释,隐性课程是指形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个要素,这些要素在学校课程手册中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它们被看做是一部分隐藏的、无意的甚至是完全没有得到承认的学校生活经验,但又经常地有效地对学生发挥着影响。隐性课程具有认知导向、情感陶冶、意志磨炼与行为规范等一般功能,可以弥补正式课程的不足。笔者认为,隐性课程的覆盖范围相当广泛,不同的教育目的导致完全不同的隐性课程开发思路和着力点。但对工商管理专业而言,如果秉持务实不务虚的原则,从培养学生管理技能的角度出发,隐性课程的开发的着力点可以放在这些方面:一是关注学校和院系各类管理工作对学生的暗示和导向作用。目前高校极度忽视这些作用的存在。设想如果培养未来商界管理者的管理学院都不能管理好学生的各项工作,或者说与其他学校或者院系相比,不能让学生感觉到管理者的卓越之处,又如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兴趣,要知道作为学校被管理者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自然对各类管理问题更为敏感和关注。所以毫不夸张地说,作为践行管理理论的最佳场所,管理学院的一举一动就是一门学生瞩目的隐性课程。如何把这门隐性课程贴上专业的“标签”,高校仍需漫长的探索。二是为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可以鼓励与支持他们参与人力资源管理师、会计师、报关员、物流管理师等各类执业资格考试,获得“学历+证书”的双赢。参与执业资格考试可以说是高校一门值得认真开发的隐性课程,它的主要作用首先在于学生树立了更明确具体的目标,在渗透职业规划的目标驱使下能呈现更高的学习效率。其次是在于课程内容比正规课程更加贴近实际,可以激发学生训练自身,提高就业竞争力。有证据表明,获得职业认证的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高于其他毕业生。要开发这门隐性课程,可以在院系设立培训部,组织有关教师为学生提供辅导,并在报名、资料购买、学习与考试等环节提供各种服务。三是要有系统地、有目的地组织各种课外活动,一来为学生团队管理、管理沟通、商务礼仪等课程提供人际技能的训练平台,二来可以培养隐性职业能力。因为职业能力最核心的元素是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同时也包括情感、态度、习惯、意志、德行、品质等隐性能力,这些能力难以直接在课堂上用显性的语言来传授,只能通过“活动”这一载体来间接培养。四是开发企业家论坛、技能对抗赛、创业大赛、素质拓展训练等隐性课程,来延伸培养体系。这些课程以学生的兴趣、动机,需要为基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课外实践的能力、增强学习创新意识。
- 上一篇:县教育工会工作打算
- 下一篇:教育系统学校安全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