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教学思考与探索

时间:2022-08-01 11:30:10

导语:外国文学教学思考与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外国文学教学思考与探索

当下高校外国文学教学面临很多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学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过程,在此项过程中面临的因素和问题不同,因而对于教学的改革与变化应针对具体教学对象以及实际教学而进行。

一、关于教学对象

笔者授课的对象为本科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因此在授课时教学目标和重点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有所不同。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教师等,在其今后的工作中将要面对跨文化交流的问题。成功的跨文化交流需建立在双方相互了解对方文化的基础上,因而,外国文学这门课程要求学生能了解整个外国文学的发展脉络,通过外国文学作品和流派对外国文化有所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有两个突出的问题:

1.对文学不感兴趣。对于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重点在语言学习这块,特别是英语学习已成为他们学习的重中之重。对于文学、文化以及文学理论的学习他们不清楚学之何用,不清晰文学是什么?应该怎样学习文学类的课程?

2.阅读量少。正是由于之前所说的对文学的不感兴趣,因而对于作品的阅读也就少之又少。大部分学生阅读的积累停留在读大学之前。一方面由于课业压力,外语已成为学生们课内外不可缺少的学习因子,大学英语四、六级更是他们大学四年必须逾越的两道大坎。对于他们来说,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细读经典作品。另一方面,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性,他们对于异域文学作品很难理解和把握,同时他们没有太多的耐心读完长篇巨著,因为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名实在是太长太难记忆,人物关系太复杂,而且说理性强,描述繁琐。

二、教学方式探索

为提升外国文学的教学质量,针对以上问题,本人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初步尝试。

1.理清思路,明确学习目标。第一堂课时,首先明确“文学”的概念,“外国文学”的概念。第二,明确对外汉语专业为何要学习外国文学这门课程。第三,明确外国文学此门课程的学习方法。一是以时间为线总括式的把握,二是阅读,重点强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如果没有阅读,外国文学所有课堂教学、学习都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上,毫无意义。

2.以阅读为基础,展开体验式教学。为了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笔者打破课堂上教师单边讲授的模式,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使之成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学方式其一,答疑式。首先布置学生带着思考题阅读作品并收集参考文献,其次在课堂上让学生概括作品主要内容和情节,并回答布置的思考题。当然,在与文本接触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除思考题外更多的问题,由此会迸发出其他的思考。将他们不理解的问题穿插于讲课之中一一解答,那么他们的课程体验会感到有所得,注意力也会非常集中。如但丁《神曲》,大多数学生看完这部作品后,不明白诗人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也不明白为什么维吉尔是但丁心目中尊敬的导师,但丁却要把他放入地狱的第一层林菩狱中,荷马、苏格拉底等这些贤人智者为何要放入林菩狱中?那么,学生所疑惑的这些问题也正是但丁《神曲》这部作品所体现的新旧交替特征,但丁及其创作的矛盾性与两重性之所在,也就是我们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答疑的方式将传统教学中的内容融入进去,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式其二,教学体验式。首先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转换角色,将自己设定为上课教师,讲课时该如何解读这部作品,重点、难点在哪,该怎样把握,拟清上课提纲。其次,在课堂上,让学生按自己所拟提纲进行实践教学。通过学生自我参与教学环节,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深入研读作品,积极思考问题,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也能借此锻炼语言表达以及逻辑组织能力。

3.去中心化观点,营造多维视野。文学是一门开放式的学科,主观性非常强,没有统一和标准的答案,也正因如此,才有了百花争鸣的现象。传统的文学教学中,教师会将核心观点教授于学生。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力图打破这样的模式,尽可能收集较权威参考文献中的各类观点呈现给学生,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问题与不足

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疏通信息渠道,开拓信息视野,从而帮助学生获得丰富和前沿的学术信息和动态,同时还需要重视对文本的研究,不光依靠教材,教师自身对作品需有独立的见解和准确的把握。因而,作为外国文学授课教师,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充电,更新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