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教育误区与措施
时间:2022-08-01 09:57:06
导语:公共艺术教育误区与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公共艺术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施与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自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之日起,美育同德育、智育、体育一起被写进了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各类各级学校逐渐开设了美育或公共艺术教育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三个方面的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高职公共艺术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因而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成了目前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迫切解决的课题。
一、高职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素质普遍不高有些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往往仅作为一种点缀和摆设,表现在:没有组建相对应的公共艺术教研室,缺乏必要的组织保障和经费支持,教师间缺乏信息的交流和反馈,教学督导不到位,甚至有些学校由一些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且教学设计没有统一要求,随意性较大,教学队伍的素质普遍不高。
2.教学模式陈旧单一在当今一些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没有从艺术教育的旧有模式里跳出来,依旧沿袭“教师———课堂———学生”这样的模式。在课堂上,教师采用灌输式讲述着一系列枯燥乏味的艺术理论和知识,过分强调共性要求,造成了学生的优劣好差之分,不但无法引导学生投入艺术的审美和思考中,反而将启迪他们艺术心灵的大门提前关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思维惰性。
3.教学实践性不强在课堂上,学生听多练少,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积累,缺少实践的体验和感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所以,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如孔老夫子所说的“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
4.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缺乏专业指导大部分公共艺术教学,都存在课堂与课外脱节现象,即教师的公共艺术教育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没有进一步指导学生的第二课堂艺术文化活动,不能真正从实践参与、实际操作入手,将课堂的学习与课外的实践运用相结合,达不到实现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和传递功能。
二、增强公共艺术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对策
1.建立公共艺术教研室,为教学提供有力保障重视公共艺术的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要从学校层面建立公共艺术教研机构,组织公共艺术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如推进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听课制度,执行教学计划,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实施教学指导,不断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深入开展教学研讨,及时了解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展师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推动教学评价研究与改革,完善质量评价体系与过程质量监控机制,从而全面提高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
2.合理设计教学模块,增强公共艺术教学的针对性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安排在一个学期内完成该课程的教学,公共艺术教材多数还是按学科体系来编写,内容普遍偏多,通常涵盖音乐、舞蹈、影视、文学等方面,多数高职院给该门课程安排30多个课时。要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完成对艺术的所有种类的教授,只能是走马观花,泛泛而谈。因此,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模块和优化教学内容:一是根据专业职业岗位需要,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如笔者在给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上该门课程时,设计了五个模块:(1)声乐模块(中国民歌、外国民歌、通俗歌曲等);(2)器乐模块(中国器乐、外国器乐、乐理知识等);(3)舞蹈模块(中国古典舞、外国古典舞、交谊舞等);(4)影视文学模块(影视、文学、配乐诗朗诵等);(5)市场营销职业岗位公共艺术模块。由于设计的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给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销售工作带来很大帮助,学生学习兴趣较高。二是不同模块由不同专业教师担任教学,专业性和针对性较强,每个教师都有各自的授课风格,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三是要因材施教,以人为本。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全面衡量全体学生的基本情况,还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并且掌握与学生的沟通技巧,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增强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必须要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简单的“灌输”、“说教”、“训导”和“训练”,树立“讨论”、“对话”、“实践”和“反省”的人文课堂教学观,[2]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品味知识的广博和精神的欢愉。如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练习安排在声乐模块,在鉴赏音乐之余,选取《多谢了》、《爱在天地间》、《一杯美酒》、《听,是谁在唱歌》、《最初的梦想》、《月光爱人》等歌曲,让学生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三种唱法的区别,教会学生完整完成一首歌曲要注意的事项,并使学生学会简单的二重唱;在欣赏小提琴独奏曲《流浪者之歌》时,可以让学生配乐深情朗诵汪国真的作品———《黄昏里的琴声》,让学生学习配乐诗朗诵的技巧,并深入体验乐曲的韵味和内涵;在交谊舞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谈谈交谊舞的相关礼仪,并模拟联谊会、Party场景,由男士主动邀请女学生跳舞,演练跳交谊舞的整个过程;引导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请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人物故事的理解进行情景剧创编,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去表演歌唱,有的学生随着小提琴的美妙乐音进入意境,有的学生用优美的舞蹈、丰富的面部表情重新演绎“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楼台相会”等全曲高潮段落,有的学生则声情并茂地朗诵。在这样一个开放活跃的音乐课堂中,学生体验着表演成功的喜悦,他们的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都得到了展示。良好的音乐课堂是学生个性解放、情感交融、创造力驰骋的场所,教师应给学生一些权利和机会,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去体验;给学生一点问题和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去锻炼;给学生一些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前进、去发展。
4.重视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1)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练习。通过积极参与艺术实践,增强实践的体验和感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就会得到发挥,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在教学中,笔者灵活运用“项目化教学法”、“情境再现法”、“成果汇报展示法”等教学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2)加强学生艺术表现力训练。一是在教学中,要声情并茂,以情感人,这种“情”可以感染,可以传递,更是可以延续。二是引导学生学会理解作品的含义,体验作品的情绪及创造特征。三是引导学生在演绎作品时,要全心投入,尽可能追求作品的完整性,并勇于突破难点。(3)树立个人品牌意识。采取自我推荐的方式,在上第一堂课时,要求每个人选定一个自己最为擅长的艺术项目,采用一个学期的周期进行准备和训练,在最后一次进行个人品牌展示,除此之外,主持、舞台布置、录像、后勤等均由学生担当。教师则根据学生选定的艺术项目,进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善于挖掘学生的亮点和优势,使每个学生都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实践证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表演结束后普遍心情愉悦,有成就感,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5“.教、学、用”一体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表现音乐是一种音乐再创作的过程,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因此,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让学生有“我们一起”感受、表现音乐的感觉,师生共同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人,共同成长。如笔者经常指导学生参加学院“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艺术节”、班级“迎中秋、庆国庆晚会”、迎新生文艺晚会等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舞台,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大幅度提高了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总之,造成公共艺术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只要我们认真探讨,按照公共艺术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和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公共艺术教学的模式和方法,高职生的公共艺术课程有效性就能得到提高。
- 上一篇:街巷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 下一篇:街镇安全监管工作方案
精品范文
10公共卫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