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创新思想培育

时间:2022-07-22 03:16:59

导语:美术教育创新思想培育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美术教育创新思想培育

我国现行美术教学大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最终教学目标之一。这就要求在日常美术教学中,美术教育要将学生潜在思维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将美术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充满生机,使学生真正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一、美术教育与创新教育

近年来,美术教育思想呈现出学科基础和个性创造相结合的局势。在美术教育中,除去审美和美术能力的培养外,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心智、个性和创造力的影响亦占有重要部分。美术教育属于美育范畴,是美育实现的重要途径;美育即审美教育。美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其对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对审美观的培养;审美感受力的培养;审美鉴赏力的培养和创造美能力的培养来实现。美术教学中,对美的感知和鉴赏是基础,将审美能力和创造美能力提高才是美术教育的目的。通过美术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培养了创新思维。创新教育于上个世纪30年代起源于美国,70年代传入我国。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着重研究与解决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及创造能力,而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程度上是学生的独立见解能力和个性化思维。美术教育运用艺术美感和现实美来影响、感染和教育新一代,使得他们知会审美知识,具备审美观点、审美思想,并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活动。

二、美术教育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美术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门类,它的核心部分是审美教学。在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的事物,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懂得美的欣赏和感知。因此,美术教育从一定程度上讲是审美教育,美术教育的根本,应当是培养人的独立思维能力,促进人的感觉能力、直觉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形成,从而养成丰富的洞察力,和个性化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的思维模式。美术教育通过设计、绘画、制作及美术作品的欣赏等方式,指导学生发现美、研究美、创造美、应用美。美术教育使学生对事物或艺术形式做出独特的审美判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点。同时美术教育以艺术形象影响着人的情感,陶冶情操,潜移默化地完成其精神层面的教育作用。由于人们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与政治的说教和法律的制约不同,它是理解、感知和情感、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从多种方面来影响人的精神。美对人不仅有表面形象的认知,还往往伴随着寓情于内的特点。它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使得人们从心理上乐于接受,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扩展了人们认知美、欣赏美的能力,对美好的事物具有独到的见解和分析能力。美术教育有着学习艺术创造和实践作为基本内容的学科特点,对于人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型人格的形成,具有不容替代的作用。

(1)美术教育以形象思维为主,和创新思维及创新想象有密切联系。所谓创新思维,是指学生在创新学习中应当有的思维方式,包涵思维的独特、流畅和敏锐等特点;所谓创新想象能力,即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形象思维的过程,学生的创造力有很大的想象力,包涵想象所具有的新颖、独立和丰富的特点。而形象思维能力又是发散性思维的基础,发散思维具有的变通性、独特性、流畅性等特征正是创造力的主要组成。美术学习必须对这些思维方式加以训练,以达到独立完成美术创作的水准。

(2)美术教育还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美术学习必须给予学生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开展绘画、制作或欣赏等美术活动,这些活动具有智慧技能和创造性相统一的特点。美术学习以其实践性强的独特优势,对于培养创造性思维提供了保证。

(3)美术教育的最终成果形式表现为物质产品,因此美术学习必须较好的应用工具和材料。美术材料来源广泛,美术作品外形多样。因此对美术作品的创作就决定了学生必须具有寻找新材料、处理材料使用材料、自制工具实用工具和艺术造型的能力;离开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就绝对是不可能的。因此,美术教育通过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同的教学组织方式、多样化的教学物质材料和美术学习独特的思维特点和成果形式,保证了其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的切实可行性,具有重要作用。

三、美术教学中对创新思维的培养

我国美术教育受长期以来传统观念的影响,一直保留着近代“因循守旧”、“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念,创新意识淡薄,偏重于培养继承型人才而不是创新型人才。因此,美术教学中如何将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基础知识和技巧训练同步,将是美术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重点所在。首先应当在美术教育中树立创新的观念。观念是行为的导向,树立创新意识是开创创新教育的前提。现代大环境给予了我们创新教育的机遇,在美术教育方面,教师应当加强理论知识的经常学习,才能在美术教学中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美术教学中,不仅应当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应注意学生道德情操、创新思维的培养,从而从全面的价值观的角度,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其次应当从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上进行创新。美术课程建立在创新教育意义之上,便与一般知识教育、和技巧教育不同,它的重点在于人审美观点的进步和发展,一般包括想象、感知、直觉、情感和审美等方面,从而促进创新素质的培养。从而,美术的课程设计以及教学内容实施都应当围绕这个目标来实现,其他知识和技能的教育都应当顺应审美育人的前提。教学内容的安排方面应当按照学生审美发展的需要,以一种健康积极、新鲜活泼、形式多样化的需要来安排,并且与现代生产生活紧密结合,体现人文性和科技创新的统一,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第三应当从教育方法方面进行创新。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其源泉还是人类精神和能力的创新。教育方法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应当坚持民主的教学原则。在美术教学中,传统教学观念较为重视智力在创造力方面的作用,教学中注重“教”、“灌”、“知”;而非“思”、“学”、“乐”;在教学方法上,要重视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才能使得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才能使学生发挥内在潜能,大胆提出问题、开拓创新。

(2)应当坚持个性化的发展原则。传统教学中注重共性排斥个性,个性化的东西常常被冷落、打击。但个性发展为培养创新思维提供了可能,在美术教学中应当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独立创新,对于学生中存在的知识和技能的差异,要坚持因材施教、彰显个性的个性化发展原则,给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一个积极进取,各取所长的机会。

(3)应当培养学生视觉知觉思维的能力。美术具有造型性的基本特征,所谓造型,即客观事物形象的创造和模仿过程。在对于绘画技术中用点、线、面去描绘事物的过程中,由于其结构和方向的不同,它们的功能也各不相同。应当培养学生重视实践体验和自身知识的积累,对于已有的美术作品,得出独立的视觉和知觉见解。

(4)应当坚持对发散思维的培养。所谓发散思维,即一种沿着不同方向思考和探索、并追求多样性思维的开放性思考模式。在教学中应当为学生创建发散思维的思考氛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怀疑是人类打开思考之门的金钥匙。在美术教育中,应当适当加大制作课的比例,给学生主动思考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的创造意识,从而培养他们独特的艺术见解。

(5)应当坚持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加大对学生想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想象力是学生对已有事物自行加工、改造成新的形象的过程。平时出去对技能的训练之外,还应当注重开展对学生兴趣的引导活动。比如讲古典诗词、舞蹈、音乐、喜剧、动画等表现形式与绘画相结合。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应当注重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激发学生对于绘画的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美术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我们应当运用更加丰富的表现方法和形式,结合具体的教学方法,尊重个性、发扬独创精神,顺应美术教育的大发展趋势;响应当代社会对美术教育的要求和理念。通过美术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现教育创新的目标,实现学生的最终培养目标,将是美术教育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