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口述历史教学意义

时间:2022-07-16 04:02:10

导语:高中口述历史教学意义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中口述历史教学意义

口述历史即通过传统的笔录或者录音和录影等现代科技设备的使用,记录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和目击者的回忆而保存的口述凭证。而口述历史教学,简单说来就是指口述历史在教学中的应用,它包含了“主动口述历史”和“被动口述历史”两个方面。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口述历史在中学的应用并不普遍,口述历史教学在历史教育中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地展现出来。

一、高中口述历史教学运用的意义

1.口述历史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传统的历史课堂让学生习惯性地认为,历史课是由教师唱独角戏的静态课堂,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一个个冰冷的历史,因此历史课常常让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相反,口述历史给学生展示的却是一个活生生的动态的历史。口述历史的生动性,使学生感到真实、亲切,成为易于被学生接受的史实。在口述历史教学活动中,老师只是配角,学生才是主角,学生能够通过口述历史教学走进历史,亲身感受历史。

2.口述历史教学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教科书是历史教学的基本资源,但是单纯地依赖教科书进行的历史教学,必将限制学生对历史认识深度和广度。口述历史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把视线转向周边环境,以自己的实践去感受着丰富的田野知识、去挖掘史料、去寻找真实的历史。在访谈前的背景调查中,学生需要搜集大量的背景资料,仅依赖于课本是不够的,还需要到图书馆或者在网上查阅更多的著作、杂志、报刊等资料;在访谈过程中,学生获得的历史知识直接来源于眼前活生生的人,他们的经历、对历史事件的观点是在教科书中很难见到的。通过口述历史教学,学生获得的知识丰富多彩。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口述历史教学有利于历史的保留与传承“口述历史之所以可贵,是由于口述者自己口述历史,它能够较多地保持原汁、原味,较多地保留某一个方面、某种角度的历史的真实性,为全面考察历史供给边边角角的园地。”口述历史之所以重要,更是因为一些事件的口述者,大都是耄耋之年甚至是期颐之年的老人,如不及时对他们采访,并将他们的口述加以整理,就有可能会永远错失采访的机会,从而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通过口述历史引入到中学历史教学中,能让学生明白自身肩负着传承保留历史的重任,让延续历史成为可能。

二、高中口述历史教学的运用策略

1.主动口述历史的运用策略一般来说,1960-1970年中国历史的主题比较适合“主动口述历史”,根据现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十年探索时期、时期以及十一届三中以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发展变化这些内容适应于“主动口述历史”。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这课为例,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列出以下四个主题:中国近代服饰变化、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居室建筑的演进、社会习俗的改变。学生分成四组,自由选择主题,教师介绍口述历史的方法,学生通过两星期的家庭或野外访谈整理访谈内容,而后在课堂上展示成果。这课内容较为简单,但是与现实生活贴近,学生兴趣浓厚,使主动口述历史教学成为可能。经过两周时间学生的努力和教师适时的指导,学生学会了主动学习,并且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通过“主动口述历史”,能够获得除教科书以外更多的知识,他们也慢慢学会了以小见大,能够从服装、饮食、建筑以及风俗的变化上找寻到历史的发展脉络,让历史走进生活。“主动口述历史”虽然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耗时耗力,但是在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教育理念下,建议一个学期根据课本内容开展一次。

2.被动口述历史的运用策略“被动口述历史”可以是口述文字资料,也可以是录音、录像与“主动口述历史”相比较,“被动口述历史”在历史教学中可以相对拓宽历史课程的范围,在中国历史方面可以追溯到太平天国时期的历史,而且还适应于世界历史课程。根据“被动口述历史”的特点,“被动口述历史”以史料的形式穿插在历史教学中,可以产生生动、形象的效果,还可以为历史问题提供多角度的思考。例如,在教授人民版必修2专题三第一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讲到时,可以运用“被动口述历史”帮助学生理解。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不论是个人还是某个村庄、城镇都受着大社会的影响,都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被动口述历史”不需要师生做实际的调查访谈,费时较少,适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就在身边,让学生有机会“体验”历史、“做”历史。

现今,口述历史被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重视,因为口述历史教学注重田野调查、注重亲历社会,不再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而是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中心,这就直接改变了以往旧有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