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教学人文精神
时间:2022-07-15 11:48:53
导语:法律教学人文精神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民族的兴盛,离不开济济人才的前仆后继,高素质的人才出自于高质量、高层次的教育,而高等教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如何来构建它的人文精神.中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冲击后,如何重建高校人文精神,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为一名法学教师,我有很强的人文教育使命感,同时也认为法学教育蕴涵了很大的人文教育的空间.法学作为一门古老的科学,它的产生、发展、变革和完善无不折射出灿烂的人文光辉.
人文精神是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产物,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我们今天提倡的人文精神,既不能照搬文艺复兴时期所追求的个性解放,也从根本上超越了传统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而应该是一种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文精神.
我们尊重人的权牙」,但不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我们创造价值,但应将诚信视为绝对至高准则;我们讲求效率,但不能以打破和谐作为代价.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同时也是人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法学是一门兼容并蓄的开放型学科,从中我们不难发现道德规范、经济原理的踪迹,即使是平时认为与法学毫不相干的自然科学,也有所涉及.《法律基础》是我国大学生必修的公共法制教育课.该课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大学生进行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内容的教育.学习该课程,旨在使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因此,教师应当从课程内容中充分展示法学的理性光辉,提炼人文精神的折射点,适时、主动地进行人文教育.
1.增强称,权利的法律惫识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法律意识已成为新时代优秀公民的基本素质,也是《法律基础》这门课的教学宗旨.我曾经在课上给学生举过这样一个事例:一位美国老太太在某餐厅就餐,无意中被热饮烫伤,结果她运用法律武器获取了该餐厅的赔偿.而理由很简单,那就是餐厅没有尽到合理的提示义务.我清楚地记得当时学生对于这个结果的强烈反应,他们一方面惊讶于老太太的“强词夺理”居然能够得到法律的支持,另一方面感叹原来法律离我们如此之近.在大部分学生的惯性思维中,法律只是一种惩治犯罪的工具,而对于遵纪守法的人,法律似乎没有太大的意义.按照这种理解,人无疑成了体现法律权威的工具,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无疑是与当代人文精神相悖的.人文精神的起点是对人的价值的草重,注重人的本体性.康德说过:“人是目的,永远不可把人用作手段.”
要扭转这种误解,就必须使学生透彻地理解“权利义务”这对概念.法律上所言的权利和义务密不可分,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她们构成了法学上的一对基本范畴.法律是以权利义务双向机制来引导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并且是在权利和义务的互动中运行的.权矛.J以正向的利益引导人们的行为,义务以负向引导人们的行为.由于义务具有较强的强制性,如若不履行,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义务往往被误认为法律的“独生子”.那么义务是不是法律赋予人的全部内涵呢?当然不是!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主体性,权利无疑成为这种主体性的重要象征.不难发现,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中充满了时于权利的呼唤.但要引导学生注意,这并不意味着权利是绝对的,权利的实现应以履行义务作为前提,而履行义务是为了更好的行使权利.
高等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建设人才,而在这样一个法制社会中,缺乏法律意识的人才是完全不符合社会需要的.所谓意识,是一种自觉的认知,是人们行为的指导.法律意识不仅仅指导人们遵纪守法,更要求主张自己合法的权利.我国《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作了明确的规定,这势必应该作为《法律基础》课的一个重点.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中,“权利”二字一直是被压抑着的,或盲目地将“权利”等同于单纯的“利”而羞于启齿,甚至曲解成权力.我国古代有“王权”、“官权”、“父权”、“夫权”等特权,但这些都不是法律意义上所讲的普遍的“权利”.
资本主义启蒙思想家大声喊出“天赋人权”,“人生来是平等的”,即真正的“权利”基于人的主体性而产生。民法中明确规定,人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即法律赋予自然人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资格,这种资格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决不因人而异.对于权利的认识,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一种客观的审视;对权利的主张,则是对于自己人格的草重.韩愈在(()币说》中写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作为教师,尤其是高校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传道授业”,即告知学生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我们更应该为学生“解惑”,即解决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行使权利的疑惑.要让学生懂得不仅应该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既有权利,同时还应该通过法律途径争取属于自己的法定权利,树立一种年重权利、崇尚权利的新风尚.
2.诚实信用的人文精神
在讲解民法的基本原则时,为了加强学生对“诚实信用”原则的理解,我举了这样一个案例:何某有一栋可以眺望海景的别墅,当他得知有一栋大楼将要建设,从此别墅就不能眺望海景了,就将别墅卖给想得到一栋可以眺望海景的房屋的张某,请同学们评价这一行为.一位同学在回答问题时,竞全然不提诚信,而是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角度表示赞同这一行为.作为一名法学教师,面对这样的答案,我深感忧虑.虽说这表明他具备很强的经济意识,但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他在波涛汹涌的经济大潮下,已经淡忘了还有比利益更为宝贵的诚信.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当下关于“学术腐败”、“考试作弊”等焦点问题,这些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进程中的不和谐之音归根结底都是由忽视诚信、道德滑坡导致的.#p#分页标题#e#
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一种人文精神.
和人的物质性需求相比,人文精神更看重人的精神性品格,它基于社会经济生活,而又高于社会经济生活.诚信的人文精神首先表现在人的茸严上.我国自古就有孔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至理名言.19世纪德国著名历史学家蒙森也说:“人性的年严与光荣不在精明而在诚实.”由此可见,诚信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讲诚信,则有卑严;有年严,才可言人的价值.否则,无从谈起.其次,诚信还表现为对他人的关怀,即在讲究自身年严的同时,也要茸重他人的羊严.这种尊重,实质上就是对他人价值存在的一种认同.
你讲诚信,别人首先感到在人格上得到你的尊重,这就是人文关怀的最明显的效果.
同时,诚信还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始于罗马法,后来被民法所继承和发展.由于其适用范围广,对其他法律原则具有知道和统领作用,因此又被称为“帝王规则”,可见其并非一般的、普通的原则.《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合同法》第6条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规定“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条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此外,在《证券法》、《保险法》等经济法律规范中,对于诚信原则也有同样的规定。并且,在《刑法》的有关条文中,对于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严重违反诚信原则的情况,还规定了相关的罪名,例如各种作骗罪等.
由此可见,诚实信用原则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原则,是我国市场经济法制之本.
3.树立和谐发展的科学理念
在我国法制化进程中,平等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特权思想、行政干预、人情世故等仍屡见不鲜.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利益被一些人无限夸大成无所不能的怪物,而社会利益被抛至一边,不闻不问;自然资源被无度开采,环境被肆意破坏.借助于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人的主观能动性得以无限发挥,但是否人类就可以志意妄为呢?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主体性,但人的身份是复杂的,同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人是国家的公民,是社会的成员,同时也是自然界中的一分子.所以,人们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还必须最大限度地追求一种和谐发展,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人们常常用天平作为法律的象征,这形象地说明了法律是公正无私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正因为有了这种平等关系,人与人之间才是和谙的;权利的天平一旦失衡,矛盾、冲突便会取代和谐.而平等又是源于对人的价值的认识和肯定.法律是文明社会的产物,平等是其最显著的特征,公民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平等的权利,只有这样每一个人才能在同一平台上行使权利,及行义务,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过程中,应当体现人文式关怀.如《宪法》中在“公民的基本权利”中明确规定了“特定人的权利”,以此保护诸如妇女、儿童、老人、离退休人员、烈军属等在社会上相对处于弱势的特殊群体.在如《合同法》提倡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权利人与义务人应当相互协作.这样才能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法律强调“权利义务”,遵循“法无禁止竟自由”,这都为体现人的主体性、独立性提供了强大的法律保障.法律是公正无私的,但是,我们并不认为法律是冰冷无情的.法律本身是没有感情色彩,但作为法律关系主体的人或人的集合(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定会时于法律有着感悟与期待,我们希望那是一种温暖的、能够照亮人的心灵的色彩.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不少人以一种冷眼旁观的姿态对待法律,他们畏惧法律的强制性,“顺民”一般地被动地服从法律.因此,我认为应该将学生培养成有思想的法律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服从者;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种种法律现象,形成自己的法律观点,积极主张权利、乐观履行义务.只有这样,法律才能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同时,我们也应该对“义务”有一个广义的理解,它不仅仅指对于法律关系相对人的具体责任,还应该推广至人对于社会、对于自然的责任,谋求人的和谐发展.例如《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政策,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合同法》规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无效;民法将“污染环境致人损害”的行为明确列为特殊使权行为等,这些都体现了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人文精神的培养,为当前社会所必需,为学生成长所必需,因此,理所当然也应为学校教育所必需.作为高校的必修课,《法律基础》不仅是一门法学基本内容的介绍性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德育课.虽然该课程学时较短,但其作用,我们却不可轻视.在授课过程中,不仅应向学生介绍法学的总体结构、基本原理以及各部门法的主要内容,同时还应该对课程内容作深层次的挖掘,结合社会科学的自身特点,努力开辟出一片广阔的人文教育的阵地.
- 上一篇:评论王阳明万物一体观
- 下一篇:睡眠不良与慢性疾病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