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参观与遗产教育

时间:2022-07-13 03:21:12

导语:博物馆参观与遗产教育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博物馆参观与遗产教育

一、本课题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角落里的美——另类视角看北京遗产与公益行动》的一部分。

(一)研究视角

首先通过查阅中国知网,检索与博物馆、遗产教育相关期刊论文,梳理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博物馆资源丰富,具备开展博物馆旅游良好的物质基础。如一些研究者认为,博物馆在教育功能上与学校有相通之处,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1];博物馆的功能已由最初的收藏为主发展到现代以教育为首,教育功能成为博物馆的灵魂,因此,要建立新的博物馆理念,使博物馆在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的的社会教育中得到充分体现[2]。面对目前我国博物馆业蓬勃发展的势头,应把握机遇,创新博物馆管理理念和机制,将开发和保护相结合,寓教于旅[3]。2.西班牙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案例,说明了一个文化项目可以给一个地区的人民带来巨大的利益,可以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4]。而构筑开放式博物馆可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有效的结合点,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规划技术手段引入到历史地段保护规划之中[5]。3.景观博物馆化是旅游景观吸引系统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一种趋势[6]。根据国内外环境解说规划研究现状,有的学者提出了“资源—游客”双核环境解说规划模式,并以北京自然博物馆为例进行了研究[7]。正是基于上述理念和实践,笔者对中国现代文学馆加以考察和分析。

(二)研究方法

采取田野调查与观察方法,特选定一天,带领法学院(经济法)、城市学院、财政税务学院等部分同学到中国现代文学馆参观,主要观察和记录:一是中国现代文学馆外在结构如何,体现了怎样的文化精神;二是如何从内在陈列中辨别认识常规展览与非常规展览。2009年10月25日,那天午后,西风凛冽,扑面而来。我们第一次到访中国现代文学馆。走进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大门,远离都市喧闹的静谧感便将人包围了。浏览文学馆的网站,上面介绍说:文学馆现共有藏品38万件,其中手稿、特藏、线装书、书信、作家文库藏书等,因其惟一性,以及数量无法与公共图书馆相比,所以服务对象仅为中高级以上的专业研究人员,作为普通观众不能借阅。走进文学馆的那一刻,那种异乎寻常的安静,让我的心莫名其妙地诚惶诚恐起来,似乎我将去朝拜一位威严的君王。现代文学馆之静谧,甚至给人与世隔绝之感,在其内在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的纯粹。因为这是一个圣洁的地方,它能够产生力量,人们应该对文学有一种崇敬之情。

二、外在结构:现代主义风格与传统园林风格的统一

(一)整体结构布局的文化显现

中国现代文学馆幸运地成为周边几个大型住宅区和学府的中心,这里没有繁华商业区的喧嚣,安静、开阔,具有浓厚的文学气息,深深吸引着来这里寻找精神食粮的人们。文学馆在空间结构上二分为主体建筑+小花园形式,独特的结构布局和风格设计赋予了它独特的内涵。种植在门前的两珠巨大的塔松,像哼哈二将一样伟岸壮观,像战士一样伫立在那里看守着文学馆。时间的脚步,正在塔松的阴影里,缓缓向未来移动着琐碎的步子,并且对文学怀着满满的希望。一块巨石影壁横向矗立,顿时让人沉静。其正面刻着的并不是文学馆的馆名,而是文学馆的创始人巴金先生的一段话:“我们有一个多么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作家留下来的杰作。它们支持我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使自己变得更善良,更纯洁,对别人更有用。”背面,也是一段巴老的话:“我们的新文学是表现我国人民心灵的丰富矿藏,是塑造青年灵魂的工厂,是培养革命战士的学校。我们的新文学是散播火种的文学,我们从它得到温暖,也把火种传给别人。”这两段文字恰如其分地说明了我国新文学的使命、作用和历史地位;同时,也是对文坛前辈们走过的文学道路的极好概括。它宛如文学馆的宗旨,向世人宣示着它的功能和作用,给人们以震撼和感动。中国现代文学馆由一组具有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和小花园组成,主体建筑庄重典雅,小花园精巧别致。整个现代文学馆的建筑空间布局简洁新颖,将中国传统的中轴对称式组合与江南园林的造园手法相结合,整体布局和建筑是沿着轴线对称的,而局部穿插曲径、水池、雕塑和绿地等,是非对称的,意象的,这种外在的矛盾却内化为一个统一体。所以可以大胆地说中国现代文学馆本来就是一个空间矛盾的统一体。

(二)主体建筑的文化显现

进到文学馆内,就感到采光明亮,四处可见玻璃画、壁画、油画、雕像等,人们马上就被那种深厚的文化气息所浸染。文学馆的大厅里,用铜制的雕牌,陈列着近代、现代对中国影响巨大的几位文豪: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巴金、冰心、曹禺、丁玲、沈从文、刘白羽、魏巍等先生的文章手稿、信札、书画和相关图片。这些人在中国文坛的地位独树一帜,曾经是引领着一代人的精神风向标。鲁迅先生端坐写作的塑像和他的书房造型位在厅中,四壁的玻璃窗内陈放着《鲁迅全集》的最早版本,这些都弥足珍贵。主馆两侧的廊壁前,分别立着两个由景德镇烧制的大青花瓷瓶。上面有五千多名中国作家的签名手迹。我看到很多人都在找自己喜爱的作家的名字。其实他们是在找“自己”,找一种认同,找一种自我与文学的契合。主馆两侧的廊壁上,是根据每一部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所做的插图,用意识流方式呈现,色彩浓厚艳丽。用各种颜色的小碎片拼合成一幅完整的玻璃图,仿佛一个万花筒。当你眼花缭乱之时,图形若隐若现地凸现出来了。画的主题是体现作品主旨的片段,或者是主要作家等。玻璃图里有《茶馆》、《白杨礼赞》、《家》、《祝福》等等大家熟悉的作品。步入主厅,迎面便是一代文豪健将鲁迅先生的《野草•题辞》: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这是气势很大的一段宣言般的文字,读之令人豪气荡胸。《野草•题辞》是散文诗集《野草》的第一篇,也是《野草》之窗。在这里,甚至可以领略《野草》的全部内在信息。对《题辞》的张力艺术的思考为探询《题辞》本身,探寻《野草》、探寻鲁迅的内外意义空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8]。文学馆的大墙上,东南西北,各有一块馆名题字,极为醒目。正门上是主席的题字,东面是巴金先生的题字,北面是冰心先生的字,西面是叶圣陶先生的题字。和这4块匾额相匹配的是墙上近百块汉白玉花卉浮雕,取材于当年郭老《百花齐放》诗集中的名家木刻插图,它极为形象地将国家对文艺事业的最高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标记了出来[9]。北京的“现代文学馆”有个别具匠心的设计细节给每一位探访者都留下极深的印象。展室的门把手有个巴金的“手像”模型,这是为所有进文学馆的人的第一个动作(推门)而设计的。当人们一进门,就很荣幸地同文学大师“握手”的一刹那,人们会有一种宛如被文学大师引领进文学圣殿的感觉:顿有一种精神上的震撼和异样的文化体验。这就是文学艺术的细节设计带给人的深刻的精神感受。

(三)小花园的文化显现

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展厅之外,院子里是一个小花园,也弥漫着书籍古朴的香气,有些像香椿树的叶子的清香。从展厅出来,可以明显地感受到馆外的园林与室内展厅的厚实凝重相映衬,给人一种轻松惬意的感觉。下午的天气非常适合在小花园里散步,这里花红草绿、小桥流水,仿佛让大师们于写作间隙来这里小憩一会儿。在小花园的不同角落里矗立着多位现代文学大师的雕像,在这里漫步,和他们交流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叶圣陶、曹禺、老舍在促膝交谈;身着长袍的朱自清先生端坐湖畔,同面前的白玉荷花相得益彰,令人想起先生的《荷塘月色》之意境;风华正茂的冰心正凝神思索,对国家对孩子的爱再一次让人心里充满温暖;用钢板焊成的鲁迅先生的塑像,棱角分明,胡须突出,以抽象的艺术手法表现出他“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铮铮傲骨小花园里的这些精彩雕塑,用虬枝般的手写着遒劲且惊世骇俗的文章。三两个人,静静地坐在自己的书桌边上,面对他们肃然起敬,以至忘了时间与空间的存在。从几位大师的雕像前走过,他们身处相同背景下,分属不同的阶层,却为同一个理想奋斗的热情,让人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崇敬感。他们以文学作品为刀枪,为匕首,刺向敌人的胸膛;他们以文学形式在摇旗呐喊,深情召唤;他们以文学为生命,奋斗到最后一息现在被铸塑在这青草地上,成为历史的定格。他们在这里饱览湖色天光,接受后人的崇敬和礼赞,同时也在审视这他们后来的也是我们现在的这个世界。我想他们还在思考,面对今日的中国,面对21世纪的新时代,他们会对文学事业的后来者说些什么呢?我们又该作出怎样的回答呢?就像影壁上巴金先生说的那样,作家留下来的杰作“支持我们,鼓励我们,使自己变得更善良,更纯洁,对别人更有用。”文学就是散播文明的火种,我们从它那里得到点滴的温暖,慢慢地将火种传给别人,让文明得以传承。落有致地布置在这里,别有情趣,自成一景。

三、内在陈列

(一)非常规展览:新中国60年文学成就展

来到现代文学馆,适逢“新中国60年文学成就展”。这个迎60周年国庆的展览收集了数千张作家照片和数千种文学著作版本。展板内容丰富,分成1949年-1977年、1978年-2009年前后两大阶段,表现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现代文学队伍的不断壮大和辉煌历史。60年来,中国广大作家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用自己的信念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为新中国的历史书写了独特的篇章。60年来,文学队伍不断壮大,几代人薪火相传。这次展览中,包括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冰心、丁玲等在内老一代作家,包括张洁、陈忠实、王火、王安忆、凌力等在内新一代作家等,都有相关展出。许多名家获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的原迹手稿是首次展出,十分珍贵。除此之外还展出了早期出版的长篇小说等书籍,根据小说改编的反映特定历史时期和题材的经典电影画面等。左图:朱自清“背影”右图:茅盾在前行看到卞之琳先生几乎发黄的文稿,便想起了那首著名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首人们都十分熟悉的哲理诗,深深地印刻了一个时代的痕迹。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四次全国“文代会”(1979年10月30日)的春风吹暖整个文坛,中国作家们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辛勤耕耘,文学作品百花齐放,也以多种体裁形式呈现出来,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和杂文、报告文学等等。在展览中单是小说题材就细分为很多门类,有乡土小说、都市与改革题材小说、军旅小说、历史小说、青春文学、网络文学等。各类体裁都反映了不同的时代面貌和丰富多彩的人民生活,可以说现代文学门类在向多元化发展,思路和表达形式也更为灵活。现代诗歌总体上继承和发扬了“五四”新的革命传统,与时代相呼应,诗人们以昂扬的激情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以自豪振奋的情怀写出了大量颂歌和战歌。中学时代书本上几位现代诗人写的诗篇,深深地刻在我们这一代人心里,也培养了我们对这一时期诗歌、诗人的热爱。像艾青创作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给太阳》、《光的赞歌》等都给人以巨大的震撼与感动,以致我第一次看到《我爱这土地》[10]时竟热泪盈眶。《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写于抗战爆发后的1938年。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艾青作为一位诗人向祖国捧出了一颗赤子之心。只有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才能如此深刻地体会“嘶哑”的“歌唱”,才能深深感觉到血脉相连的土地是他一生一世都无法割舍的眷恋。文学最大的魅力在于感染读者,让读者产生共鸣,并将情感和意识化作行动。国家和人民在危难的时刻化悲痛为力量的决心和勇气是如此的巨大。一次次读这首诗,一次次觉得深沉,以致于我发现自己“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二)常规展览:作家文库展

作家文库展是常规性展出。文学馆A座3层是“作家文库展”,四壁的大书架上共藏书8万册。我“更上一层楼”去参观,想借阅则不被许可,真是遗憾至极!展览中所介绍的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占有一席之地的400多位作家,我熟悉的也就十之一二,我知道的也就十之三四,有不少是第一次听到。但是这些文学大家的的经典之作如巴金的《激流三部曲》,鲁迅的散文与杂文集,曹禺的《雷雨》,郭沫若的《女神》,朱光潜的《谈美书简》,陈忠实的《白鹿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贾平凹的《废都》等看过之后,印象深刻。我一直觉得,阅读一页经典文学作品就是在苍茫的大海中捞起一粒美丽的珍珠。大量阅读经典文学,其实就是将一粒粒的珠子串成一条精美的项链。的确,那些杰作都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镜子。透过文学,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内心深处,文学可以让我们找准航向,奋勇向前!我沿着贴满作家照片的展览墙边,一个一个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作家的脸从我们身边闪过。触摸着那些已经暗黄的照片,心里总是充满温暖,会有一种难以描述的愉悦之情,一些文学史的细节禁不住让人露出笑容。音乐从文学馆中心向四面八传播,曼妙轻盈如天鹅之舞。看见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志愿者,拄着拐杖,对着人数并不多的参观者声情并茂地讲解着已故的作家生平,以及那些催人泪下的过往岁月。一个女子手中拿着手机在拍照,她把展示的作家手稿大费周折地一一拍下,她脸上那认真和肃穆的表情,像是一个朝圣者做弥撒时的庄严表情。或许对她而言,那些作家好像并没有离她远去,就生活在她心目中。与“新中国60年文学成就展”同时展出的,还有文学馆布置一新的“作家文库展”。此次展出了十位作家——郭沫若、茅盾、老舍、冰心、艾青、丁玲、胡风、臧克家、陈白尘、萧军的书房场景,为我们还原了每位作家的工作环境。周作人在《知堂书话》中说得好:“看人最好去看他的书房,而把书房给人看的,也就多有被看去真相的危险。”“作家文库展”有50多位作家的“文库”,布置的是他们捐赠的曾经使用过的实物。其中还有18位作家的模拟书房。这18个书房中没有一件时髦的家具和物品,大部分书房的摆设和普普通通的家庭一样,有些家具恐怕连收旧家具的老农都不要。但是,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旧家具中的丰富的藏书,都塞得满满的!其中冰心先生的书房里,放着一个大玻璃柜子,里面放的都是小读者们寄给冰心奶奶的信,这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让我回想起中学时在语文课本上学习过的《寄小读者》。在书城面前,你不得不震撼!这些作家,他们虽然物质简朴,精神王国却很丰厚,这就是平凡中孕育的力量。文学大师们的俭朴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世界给参观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这些大师各有各的人格魅力,艺术个性,但他们又拥有共同的特质,那便是经由他们所构成的20世纪中国文学的伟大风貌。他们的不朽作品,使得中国文学堂堂正正地跻身于世界文学之林。展览中不但介绍了我们曾经一直褒奖的诸多作家,而且秉承历史唯物史观的态度,对我们以往不愿提起甚至要“踏上一万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的胡适、胡风以及曾当过“汉奸”的周作人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承认了他们在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上的地位和所起的进步作用。比较客观地还原了文学本身的原貌。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笔者以田野观察的方法,记录了考察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全过程,馆内场景的描绘和真实情感的流露,让一个初读此文而从未去过此地的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让读者有心向往之的冲动,可见文学语言描述给予人的力量。考察专题博物馆,实际上是一种历史文化的阅读。文载于物,文之大道在于归人心、引人思,使读者得到共鸣,引起思考,考察现代文学馆实际是与文学王国的巨人们作精神对话。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力量来自其建筑结构与馆藏展出内容的统一。笔者恰好同时观察到常规的“作家文库展”与非常规展览的“新中国60年文学成就展”,前者是常年展出,后者仅展出3个月,而且文学馆有一半都不开放。课题组选定的2009年10月25日这一天并非特殊节日,来此参观游览者并不多,而且都是对文学有特殊爱好的人群。这说明中国现代文学馆在普通民众心目中文化认知程度还不够。当下经济的繁华和人们的精神的空虚形成鲜明的对比。博物馆是国民的“第二课堂”,在开启民智方面尤为重要。除了日常展览之外,还应该常年开展各种专题展览,实现日常展出与专题展览的统一。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力量来自结构与内容的高度统一。文化的力量在于其对人的影响,这种影响分为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两个方面,当置身于一个恰当的文化环境之中时,人们才会有种观物与体悟合一的感觉,即随着一种身入的经历而产生身心合一的共鸣。中国现代文学馆的文化力量在于它给予人的影响作用。首先,它通过其外在的特定建筑风格,使人对现代文学的文化魅力有一种直观的体验和感受。这种体验与感受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譬如文化的种子深埋于心灵的土壤,遭遇特定的文化雨露就会渐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其次,中国现代文学馆的馆藏内容,都是历经时间沧桑洗礼的文化经典,经受了历史洪流的冲刷而愈显其光辉,这些经典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读者。这是一种深远持久的文化传承,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从中得到心灵的激励和鼓舞。中国现代文学馆在结合这两者的基础上,以其建筑结构和内在文化内涵的统一形式,向人们彰显出中国文化的力量和气度。第二,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力量在于它以文学之灯,对参观游览者产生巨大的启发作用。参观考察之中,笔者仍觉文学馆有不足之处:对于各位作家的介绍尚嫌简单。对每位作家的介绍一般都是照片、生平简介、代表作,个别的也只展出他的书房格局以及一封书信或一张作品原稿。其实,中国现代文学馆还可以更好发挥其文学存史的功能,介绍一些重要作家、作品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或作用,学术界的评价与争论,也可列出一些主要争论观点,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从文学馆出来,我坐在馆前透着一丝凉意的台阶上若有所思,久久不肯离去。已是傍晚时分,华灯初照,霓虹灯下折射着陌生的面容,都行色匆匆。“现代文学馆是点亮人们生活的文学之灯么?”我在想。文学的烟花,或许正在北京延续千年的文化气息里腾腾升起。在这里,你不得不留恋于中国正义作家们那亘古不变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国家要想繁荣昌盛,离不开文化学者、仁人志士的精神武器。浩浩然的文学,使人们的理想与灵魂得以升华,使我们这个民族更加强大。一个国家的强大除了军事、经济等硬实力外,还要依靠文化软实力。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力量就在于它是文学之灯,希望爱好文学的青年都来现代文学馆看一看,你会深感中国现代文学的宏大和自己的无知与渺小,你可以在这个文学的海洋里,轻轻地漫游,细细地品味,无限地联想。它会带给你一种美的享受,丰富你的知识,陶冶你的情操,让你流连忘返。

(二)探讨其不足与希望

就本文内容与题目的对应性而言,笔者感到仍然有需要考虑之处,比如这次研究对考察过程叙述较多,而对遗产教育部分涉及较少。为了充分发挥专题博物馆的作用,更好地开展文化遗产教育,现针对专题博物馆的建设谈及一些建议与看法。第一,建议设计开发“北京现代文学之旅”。作为专题博物馆,一定要体现其专题性。就中国现代文学馆而言,对于在馆中所展示的作家,不一定对每位的介绍都十分详尽,但一定要做到“全”,即涵盖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历程中具有杰出贡献的所有作家。对于他们的介绍要详略得当、言简意赅,介绍的内容要突出他们的具体贡献,并配以相关文献的佐证,让参观者游览之后可以对所参观的专题,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清晰完整的脉络图,对于专题的内容有进一步而又全方位的认识。作为专题博物馆,要起好引领带动的作用。参观专题博物馆势必会在某一点激发起游客的兴趣,从而产生旅游动机与需求。因此,应当抓住这一契机,形成相应的配套旅游线路,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就中国现代文学馆而言,应当形成这样一条特定的旅游参观游览线路,可以暂命名为“北京现代文学之旅”。具体内容为:中国现代文学馆作为参观线路的首站,要给游客以整体的印象,启发他们在之后对其中的一些名人大家的实物和著作作进一步的参观、学习、感受。比如说:鲁迅、郭沫若、巴金、冰心、老舍等,通过对这些名人故居的游览以深入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认知,并满足他们相应的旅游需求。在旅游中给游客介绍一些当今文化遗产教育现状,引发人们对于这一现状的思考,更深化与文学巨人进一步作精神交流。如此以点带面旅游线路的设计,不仅可开发新的旅游市场,而且对于往日游客涉足较少的名人故居而言,也焕发了它们的活力,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双赢的局面。对于提高大家对遗产、专题性博物馆的认知而言也是益处颇多,对于长久的遗产保护也至关重要。第二,可以中国现代文学馆为例开展对文化遗产教育的讨论。可以就文化遗产教育的起源、发展、未来,以及在遗产教育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等等开展讨论,加强遗产教育和博物馆参观的内在联系,探讨博物馆的建设与遗产教育的共同节点,比如如何搞好博物馆内部建设同时更好地对青少年进行遗产教育等等。文学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载体,最值得人们去传承,是文化传承的重中之重。我们常常说一个人“有文化”是由于他的文凭,其实一个人是否真的有文化,重点在于他是否领悟了文化中的精髓。对于文学这种无法触摸的遗产,如何让人深入理解其精髓,获得精神力量是文化遗产教育的关键。我们是不是除了研究博物馆的外形,以及博物馆的内存以外,应该再多花些功夫在孩子兴趣的培养上。一个国家的未来在于孩子,一个家庭的未来也在于孩子,一个人的培养更在于他的孩童时期。孩子是有无限可能的宝库,一旦博物馆可以吸引孩子,那么孩子回报的就不只是给博物馆了。而我们文化遗产教育的主体难道不是学生、不是孩子么?所以面向孩子应是博物馆参观和遗产教育的重要方面。中国现代文学馆应该重视对不同人群的教育成果,以便于将来可以根据您的研究对博物馆的遗产教育方法进行改进。第三,应大力宣传中国现代文学馆在保留文化传统,延续文脉方面的意义。传统文化是一种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统一的历史沉淀。传统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这种影响也会表现在特定的建筑形式上,进而形成一种深层次的建筑风格,表现出特定的建筑特色。任何的建筑形式都是在其相应的文化传统之上构建而成的,并非来自建筑者的凭空想象。这其中所延续的文脉意象传递的是历史的信息。适当加强建筑形式的文化内涵的阐释,在解读文本、提炼精神内质的基础上,让读者领会类似中国现代文学馆这种建筑艺术形式的具体文化意蕴及意义。一部文学著作的成功之处在于将作者的心境与经历通过文字传达给读者,但基于时代背景、文化水平的不同,不同人对于一篇作品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出入。因此对于现代文学的传承应该从现代文学所经历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来解读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借此来引领读者,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专题博物馆的倡导与建设

文学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记录,对任何一个国家、民族来说,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应该是一个崇高的字眼。在20世纪的中国,在风云激荡的百年中,文学本身就是中华民族争取民族自由、独立解放、国家富强的悲壮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五四”以来中国文学的主流与中国人民的悲喜忧患始终紧密相联,许多作家及其作品紧贴着这个时代的脉搏,而留在了现代中国人民心中。这一文学的世界,除了以丰富、浩繁的作品留存于历史,还应以独特的物质形态立一座丰碑,让走进新纪元、迈向新时代的中国人,时时能够从中凭眺一个壮丽、绚烂的精神世界,在追求富裕生活的同时,也懂得继承并拥有前辈留下的精神财富[11]。正因为如此,1981年巴金先生在为香港《文汇报》写的《创作回忆录》之十一《关于“寒夜”》和《创作回忆录•后记》中最早倡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这一倡议在《人民日报》正式刊载后,立即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得到了当时中央主管文化宣传工作的胡乔木同志的赞同,并会同当时北京市和解放军总政文化部的有关领导同志白介夫、刘白羽,最后商定:由总政歌舞团腾出北京西郊万寿寺内的西院,暂借给中国作协筹建中国现代文学馆。巴金先生从1981年就呼吁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4年后终于如愿。1985年,文学馆在北京紫竹院以西的那座已被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庭院中挂牌成立[12]。在巴金、冰心等老一辈文学家倡导下,1999年10月中国现代文学馆搬到朝阳区芍药居小区文学馆路45号今址。很多次想问问这个世界,在物欲横流、利益至上的今天,还有多少人能像巴金老先生一样,从1904年出生到2005年,终其一生,不计回报地坚守着文学?还有多少人能静静地腾出一些时间给文学,让自己的心灵得以安静?当我了解到中国现代文学馆建立的背景时,深深感动于对中国现代文学馆建设投入热忱甚至生命的先辈们。在这背后,需要多么巨大的动力支持才能完成这样意义重大的事情呢?据中国现代文学馆史料记载,对耄耋之年的文坛先辈来说,建立此馆几乎成为他们有生之年的最大心愿。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告慰那些已经辞世的文坛星宿,同时使国家民族的精神遗产能够以满意、妥善的方式保存下来,启悟后人。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建设,是一个孤立事件,得益于极少部分人的倡导,而不是社会成熟发展的必然结果。巴金倡导建设中国现代文学馆自然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在当下整个社会的浮华之风甚盛的情况下,我们更应充分发挥它的文化传承、遗产教育作用,并期待有更多的专题博物馆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