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课教改与体验

时间:2022-07-09 10:10:56

导语:电子课教改与体验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电子课教改与体验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对电子类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全面提高《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使《电子技术础》课更加服务于人才培养的需要,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电子技术》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提出初步的改革设想。

一、现阶段,《电子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不能充分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由于电子科技的迅速发展,所需的专业知识也随之快速变迁,因此,专业课教学内容必须及时更新,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然而《电子技术》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内容却显得陈旧,新知识、新理论缺乏,滞后于专业课的发展;过分强调了基础课自身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忽视了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务这一宗旨。这样不但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了后续专业课的进行,而且课程内容也不能满足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因此,教学内容需进一步调整以适应人才培养方案的需求。

2.教学方法与手段影响了综合素质的提高《电子技术》课程具有基本概念抽象、知识点分散、分析方法多样、器件和电路类型复杂等特点。但多数的学生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较弱,而且在校期间的学习任务又比较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整而顺利地通过理论课教学,一直是困扰这门课教学的一大难题。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反映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启发性和引导性不足,互动性不强,注重对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缺乏对自学能力的开发和引导,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与学脱节的情况。正是因为上述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如何进一步挖掘我们的教学潜力,搞好《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针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3.实验方法制约了造创性能力的发展实验是本课程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的目的不仅可以帮助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规律,突破难点,而且对引导发展特长、拓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训练他们的实验技能,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使他们能独立地进行实验。学院学生大多文化基础较弱,但是有很强的动手的欲望,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实验课的效应,广泛开展实践性教学,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但是我们在实验课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有些内容设置不科学、设备不足、人数多、学时有限以及实验教学考核的不科学性等,使得对实验课重视程度不够,实验达不到预定的效果,影响课程的实践性教学。

4.考核方式单一,不能体现综合素质的培养考试的特殊性在于评价每个的学习与训练情况,即评价的目的是督促和激励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能力目标。但《电子技术》课程考试方式过于单一,只体现学习结果,不能反映出学习的过程和能力的培养。

二、改进方法与步骤

1.教学目标应明确为第一任职能力服务教学目标是指培养人才的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它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选择的出发点,是课程建设的方向盘,也是我们进行课程改革首要明确的间题。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立足当前需要,着眼未来发展,除了传统的知识能力培养目标外,还应增加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所以,为了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我们的各项改革都必须以此为基础。

2.教学内容应体现高新科技的发展新形势下,要深化学院《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搞好素质教育,必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及时、科学地建设全新的教材体系。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电子技术》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在教学内容改革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为了贯彻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要增加实用电路实例的内容,增加电子器件知识、识图用图等内容,增加仪表的使用与测量和一些简单实用电路的设计及制作,增加复杂电子电路的安装调试及复杂电子电路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等内容,进一步打牢的技能基础。第二,为了适应专业课教学内容的变化要求,必须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加强针对性,在保证基本理论完整的原则下,删去或精简分立元件电路的内容,增加集成电路的内容,减少成电路内部电路的分析,加强集成电路外部管脚应用电路的内容,删减恒流源电路、删减放大电的频率特性的内容、增加触发电路、集成电路的用及有关参数的查询表等内容。同时,在内容体上为了便于理解和连贯性,将集成运算放大器内提前到反馈放大器内容的前面,形成以集成电路主干的课程体系。第三,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实内容创新的主要目标在于让接受足够的、结合理的基础教育和必要的适应时代需求的应用育,积累创新所需的能力基础。在保证掌握本的实验方法、基本技能及实验的基础理论的前下,减少对定理、定律的验证性实验,加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内容。第四,为了拓宽的知识构,应当充实新知识、新技术及发展趋势等内容,加选讲和自学的内容,尤其是与本专业有关的高技术知识。

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应体现启发性和创新性现代教学模式强调,教员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就是要改变以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让能以主动方式获取知识,教员除了传授课本上的知之外,更应当传授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因此要大力提倡启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突出的学习主体位,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注重能力和素质提高。其次,要充分发挥网络教育手段的作用,《电子技术》已经完成网络课件的制作,加上校园网上有比较丰富的网络资源,我们要充分发挥一优势,在网络上进行学习、答疑、测验以及虚拟验等可以解决人员多、学时有限、器材不足等问题提高教学效果。最后,在教学手段运用上注意扬长避短,要采用多媒体但不依赖于多媒体。比如一些半体器件可通过实物展示,一些单元电路可用实验示的手段进行验证,那么也会有非常好的教学果。

4.考核方式应体现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认为考试应当着眼于对的基本素培养效果和质量的评价,遵循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理论向应用转化、素质向任职转化的原则,建立与教学内容一体化和素质质量相配套的考试模式。新形势下《电子技术》课程的考核应体现综合素质的提高,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考理论知识及应用能力。理论考试应包括闭卷和开卷两部分,闭卷部分考核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考题包含基本原理题和提高题,考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开卷部分考核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教员下达设计性考题,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常用电路的设计,同一道题根据难易程度可由一名或几名共同完成。第二,改革实验考核方式。实验课必须单独计分,归入课程的总成绩,并提高实验成绩所占的比重。实验成绩由两部分组成,课内和课外。课内即预习、操作、真实数据过程的评定及课后的实验报告。同时,鼓励参与课外创新设计性实验活动,对在小科技、小制作等活动中获得等级奖的给予实验成绩一定的加分。第三,考核综合素质的考评成绩。通过在课堂和课后的表现,由任课教师、教学团队共同考评,给出考评成绩。以上三部分成绩的总和作为本课程的最终成绩。

5.实验方法应体现应用能力培养由于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更高度重视实验课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强化实验教学环节,以充分利用课程计划中的实验课发展的实践能力。第一,改革实验教学管理。实行全面开放式教学,做到时间开放、内容开放、兴趣开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在任何时候可以做任何经教员批准的实验。第二,改革实验方法,增开设计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