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胚胎学教学

时间:2022-07-06 08:55:02

导语:医学类胚胎学教学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医学类胚胎学教学

当前,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性医务人才。为满足全民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各类医学院校专业设置也相应增多。医学课程教学需要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由于不同专业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和就业目标,我们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探讨不同专业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1《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设置的目的与意义

组织学和胚胎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学科,是医学生必修的核心基础课程[1]。本学科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关于人体的组织学和胚胎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得到有关的基本技能训练。通过本学科的教学,要求学生能达到:识别各种细胞、组织和主要器官的光镜结构;辨认人体主要细胞和组织的超微结构;了解这些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对人体胚胎的早期发生和主要器官的发生能有一较系统的认识;从而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不言而喻,学习医学科学必须首先熟悉人体的结构、组成及其基本生命现象,组织学从微观水平阐明机体的结构与相关功能,无疑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入门课程之一,它为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理学以及临床医学等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随着生命科学的研究不断深入,现代组织学的内容不断充实、更新和扩展,不仅形态观察更微细深入,而且涉及的领域更为广阔,从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探索许多复杂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以及环境与生物体的相互关系;不仅与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的许多重大理论进展相关,而且与人类社会面临的众多实际问题和疾病防治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外研究的很多重大课题都与组织学和胚胎学相关,例如:细胞与组织的衰老,细胞与免疫、组织与器官的再生,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等,因此学好组织学和胚胎学意义重大。

2当前不同专业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材、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缺乏针对性现在医学院校开设的专业课种类多,如临床、预防、药学、护理等医学专业都使用同一套教材,同一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大纲。医学生大部分都是学理科的,但是还是有少数专业招收的文科生,这些文科生在高中没有学过生物学,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学习起来很吃力,学习积极性不高[2]。在实践教学中,我们比较了临床专业学生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情况,发现临床班的学生在高中时候上过生物课,在组织学实验课程中他们观察切片得心应手,而护理专业的学生根本就不会使用显微镜。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小专业的学生认为学习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没有什么意义,普遍存在“不知为何要学、学也不知有何用”等想法。小专业的学生抱怨学时多了,而临床班的学生抱怨学时少了。不同专业的学生,课程设置应该有针对性。

2.2教学模式单一,理论和实验没有很好的结合目前,大部分教师主要是采用“满堂灌”的方法授课,理论课全由老师讲授,现在很多学校大课都开设的三连堂,老师讲的口干舌燥,而学生听的晕头转向。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知识点多,不利于学生记忆。久而久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理论课紧,实验课松”。相比之下,实验课特别开放,全部放手让学生看,特别是护理药学等小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学生认为实验课很自由,想干啥就干啥。实验课课堂纪律涣散,特别是现在很多学校都购买了显微镜数码互动系统,硬件设施学习环境都提高了,但好多学生没有利用这么好的教学资源学习,而是利用电脑玩游戏。在实验教学中,我们经常抽学生回答问题,例如:看的是什么切片,切片名称是什么?这张切片需要看些什么结构?有些学生浑然不知。理论和实验脱节,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由于形态学实验上课多,理论课上完有些学校要过很久才能上相应的实验课,知识很多都就遗忘了。这样,学生这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利于学生独学立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3不同专业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改革措施

3.1制定特色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对不同专业学生设定不同的培养目标,结合他们的学习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且使用不同的教材。有些小专同护理及药学应该和和解剖学的老师沟通,有些章节内容可以连贯起来上,比如讲泌尿系统的时候,他们可以使用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教材,内容相对较少,也比较精辟;而对于临床或检验班的学生应该使用邹仲之编写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材,对于文科生的学生,在开始上实验课之前应设计1~2个学时的时间,先告诉他们细胞的一般结构特征以及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为以后的实验课内容扫清障碍,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轻松。显微镜的使用是每个医学生必备的知识,不管以后从事科研工作还是临床工作都是需要的。现在很多研究生做课题的时候都不知道如何使用显微镜,正常的组织结构也不认识,可见在本科阶段组织学与胚胎学的课程没有学好。我们有针对性的设计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内容,与课程在各专业培养人才过程中的定位相适应,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重视能力培养和训练,比如生物技术专业版的学生,引导学生自己运用组织学技术设计实验,研究组织胚胎发育和疾病中的科学问题,让学生真正自身感受到生物技术的价值和运用前景,重视他们科研思维的培养和锻炼,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2传统教学与数码互动系统相结合传统教学枯燥乏味,数码互动系统固然有它的优点。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有些学校还建立了虚拟切片库,我们学校也筹建了一套,它确实可以收集很多切片种类,这样可节省时间、使枯燥的形态课变得形象直观,操作起来简单方便,学生可以在寝室也能看切片,同时也减少了学校购买切片及显微镜的经费。而万事万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优缺点,我们不应该盲目的追求新的而舍弃传统的教学,但是我们也不应该一直走老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比如在老师给学生示教的时候可以使用虚拟切片库,每章重要知识点就让学生一定要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显微镜,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绘图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实验报告作业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自己绘图,自己去镜下找视野,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辨能力。教师应及时批改实验报告,并且要点评。大部分学生做的实验报告都不规范,教师应该使用最原始的教学工具“粉笔”,引导学生如何绘图,而不只是用多媒体互动让学生看看就行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把传统教学与数码互动系统相结合[3],有利于有限课时内给予学生更多的知识,同时也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3开设相关专业的选修课及实验课,提升教学质量由于组织学、胚胎学内容不但涉及到分子生物学,也涉及到遗传学、优生学等内容。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我们将教学大纲制定的知识内涵外延。根据相应的知识内容,开设出了相关的选修课,如“生物医学与人类健康”、“免疫细胞学”及“医学美容”等,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另外,我们学校还开设了“开放性实验”[4],即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行设计和完成的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适应实验教学的改革,我们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了特殊的实验内容及实验教材,如小专业的学生就只开设传统的HE染色,针对检验班的学生,开设了血涂片的制备等,而对临床班的学生,我们融合了解剖学、病理学甚至临床学科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开设了一些创新型、综合性的实验。上述实验的开设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而且还有效的培养了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研意识。由于选修课及实验课的开设,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因此教学质量亦大幅提升。

4结束语

在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教学方针和政策的指导下,作为教师,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应该不断探索: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不同专业的学生更多地了解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知识,使学生兴趣增强,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