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艺术教学学生创作力培养
时间:2022-07-02 05:02:15
导语:纤维艺术教学学生创作力培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纤维艺术发展迅速,带动了纤维艺术教学的不断发展。纤维艺术具有技法综合性强、使用材料丰富、形式多元开放的特点,为学生开展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空间,是培养学生艺术创作能力与艺术实践能力的良好平台。
一、纤维艺术简介
“纤维艺术是以天然的动、植物纤维(丝,毛,棉,麻)或人工合成纤维为材料,用编织、环结、缠绕、缝缀等多种的制作手段,进行平面、立体形象的一种艺术[1]”。我国早在远古时代就有利用动植物的纤维制作各种服饰与装饰品的历史,如《诗经》中的“大车槛槛,毳衣如菼。”这里的毳衣就是用兽毛织成,上面绣着五彩花纹的衣裳。在我国历史中,纤维艺术一直是民间重要的艺术形式,编织技艺一直是民间重要的装饰技艺,如历史中的丝绸、刺绣等一直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之一。现代的纤维艺术主要起源于西方的壁毯艺术,在发展中逐步融合了各民族的传统纺织文化与现代艺术理念、现代材料与纺织科技成果,是古老的纺织艺术的现代延伸。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艺术形式,它在材料、工艺与表现形式等方面更加多元开放,其艺术创作的理念与目的也各不相同。现代纤维艺术集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于一体,不仅具有强烈的艺术创作特点,而且具有很强的装饰性,还具有御寒、保暖、防潮、吸光、隔音等功能效用。
二、纤维艺术教学中创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当前纤维艺术教学的现状纤维艺术虽然与传统艺术血脉相连,但在我国主流艺术教育中一直没有自己的课堂。直到“1985年在清华美院开设编织壁挂设计制作课”[2],开创了我国纤维艺术教育的先河。如今纤维艺术已在50多所高校开花结果,取得了很多丰硕成果。目前,纤维艺术教学存在通识技能教学、专业技能教学与专业方向教学几个层次,其中通识技能教学主要任务是普及一些纤维艺术的编制、刺绣、拼贴与材料处理技术,专业技能教学是在基础技能技术上引导学生在技巧与艺术表现上进行提高,专业方向教育则是指导学生的毕业创作设计,培养专业性的纤维艺术人才。目前,大多数高校纤维艺术课程的教学存在如下问题:纤维艺术课程受到课程时间的限制,教学间隔时间较长,学生的学习过程不连贯,不利于教学的深入开展;因为课时不足,导致教师的课堂教学蜻蜓点水,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教学方法传统,不重视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学生在学习中精力投入不足,实践能力提升不够,不符合纤维艺术学习的特点;学生在创作中思维打不开,创新能力不强,模仿多于创造。
2.创新力是纤维艺术的灵魂纤维艺术是一门开放性很强的艺术形式,与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相比,纤维艺术使用的材料几乎没有限制,艺术的形态更加开放,表现手法多种多样。除了一些基础的拼贴与处理技能之外,纤维艺术的技能型相对较弱,具有更强的创意性与开放性。作品主要依赖于创作者的艺术创意能力,所以说,纤维艺术的灵魂就是创新。同时,艺术是相通的,对于美术专业内的各个分支来讲更是如此。高校纤维艺术的教学不仅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与设计能力的专业人才,而且可以把纤维艺术的教学当成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载体,通过纤维艺术高度的综合性与开放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思维与潜力,进而将这种创新能力迁移到其他方面。
三、纤维艺术教学中提高创作能力的途径
1.厚积薄发,注重技术与文化积累艺术讲究“功力”,“功力”来自于日积月累,要提升“功力”,关键在于技能的熟练与文化底蕴的积累。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在纤维艺术学习中的创作能力,就要从技术与文化角度加大积累,提升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深厚底蕴,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一方面,基本技能是创作的基础,在教学中要加大学生基础技能的学习,掌握各种编织技巧与拼贴技艺,熟练利用各种创作材料,创作出好的作品。在教学中,首先要重视编织技能的训练。编织技法具有强大的表现力,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纤维艺术与编织艺术不可分割的关系,尝试各种编织的技巧,创新编织的方法,学会运用纤维材料经过反复有规律的经线纬线交织穿插、环绕、排列构成纤维艺术的基本语言,指导学生运用编织、缝纫、粘贴、揉合、支解、重构等手段来展开纤维材料的塑型实验。其次,要重视各种材料的性质与处理工艺,与传统的编织技能不同,现代纤维艺术使用的材料更加多元开放,各种材料的性质又各不相同,只有把握材料特点与加工工艺,才能够在创作中得心应手。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文化底蕴的积累。文化底蕴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有价值的创意无一不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基础之上的。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纤维艺术起源于传统文化,纤维艺术的创作要从文化中寻求灵感,古代陶器上残留的八字纹与编织图案、传统的丝织工艺品,欧洲大量以宗教故事、风光为题材的壁挂、壁毯作品等,现代优秀的纤维艺术作品无不浸透着时代与生活、文化、政治等元素,只有提高学生的文化含量,吸收着其他各种艺术的创新元素与艺术理念才能够提高纤维艺术作品的创作内涵。
2.见多识广,多赏多看多感悟纤维艺术的创作能力提升离不开大量的观察与欣赏,通过对大量作品的欣赏分析,学习别人创作的思路与形式,进而激发自己的创新灵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看多观察,多欣赏多感悟,见多必然识广。首先,要引导学生去欣赏一些经典作品与典型作品。通过课堂教学,通过展示各种创作图片、创作过程分析等形式,指导学生通过图片资料赏析感受各种编织技法并结合材料创造出肌理效果和视觉效果。引导学生分析作品创作的成功经验,分析作品的成功之处,建立科学合理的审美标准。在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对同学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提出各自的想法与建议,帮助对方修改等形式,逐步提升所有学生的欣赏能力。还可以让学生组成创作欣赏小组等,通过集体创作,在创作中欣赏、评判、修改等。其次,要引导学生在课外大量收集或欣赏纤维作品。引导学生去参观一些纤维艺术展览等活动,让学生欣赏更多的优秀作品;可以让学生去网络与杂志中收集各种纤维艺术图片,形成资料。纤维作品不仅在艺术展览中出现,也在各种装饰商店、生活当中出现,不仅我们纤维艺术专业会使用,其他的广告、装潢等行业也在使用。学生要善于去观察与发现,寻找里面的新元素与新工艺,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对其他艺术形式的思考,将创作灵感迁移到纤维艺术当中来。
3.讲练结合,注重实践性综合训练教师的讲解与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学科教学的初期与中期,也就是基本技艺与理论教学时期,这些知识的指导与技能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从另一方面来讲,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纤维艺术创作更加提升大学生的实践性,不仅基础技能以及材料特性的掌握需要在实践中去把握,而且学生的创作灵感与创作激情全部来自于创作过程中的快乐体验。其实,纤维艺术是一门非常便于实践的艺术门类,因为编织、刺绣、皮艺等工艺,不需要特殊的场地,甚至可以随身携带,所需材料和工具也易获得,这一特性有利于学生在课后的自主学习与训练,也有利于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将艺术创作与创业实践结合起来。未来,纤维艺术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鼓励学生走出校门,深入民间,走进市场,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是改革教学,提升学生创作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可以建立纤维艺术工作室,为学生和老师提供实践创作的条件与平台,有了工作室,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时间更加具有自由度,非常有利于纤维艺术的教育。
4.改革理念,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传统的艺术专业教师大多数重视专业传授,但是不重视教学方法与理念,这非常不利于纤维艺术学科的发展。只有改革教学方法与理念,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创作兴趣的培养,形成“教与学”良好互动的关系,落实“学做一体化”的职业教学模式,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升创作的能力。首先,要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与创作情境的激发。兴趣的培养可以通过几个渠道来实现:教师的教学应该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让课堂快乐风趣;教师的讲解应该建立在实践与演示的基础上,不要纸上谈兵;要加大作品欣赏内容,通过优秀作品吸引学生;对学生的作品要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其次,要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激发创造力。纤维艺术是一种智慧技能型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丰富的纤维材料带给学生创作空间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学中如果过度地强调教师的理念与共性的内容,容易制约学生个性的发挥与创作的自由度,会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钻研和创新的能力,因此,“在纤维艺术的教学课堂上应给予学生不拘一格选择纤维材料、自由运用表现语言的权利,为学生发现和创造、思考问题和探索问题提供最大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发展个性[3]。”
总之,作为一门新兴而又传统的艺术形式,一个历史悠久而又非常前卫的艺术学科,一个融艺术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学科,必将具有一个广阔的未来,必将引起更多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重视基础教学如编织技能与材料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学生创作力的培养,才能够发挥纤维艺术材料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化的特点。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完善与改革纤维艺术教学的方法,才能够创造一个千姿百态的纤维艺术教学课堂。
- 上一篇:农村老年教育情况调研
- 下一篇:老干部待遇情况调研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