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转化思政教育方法运用
时间:2022-06-04 09:44:00
导语:后进生转化思政教育方法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学校是以班级为单位的,每个班就是一个班集体,按照普遍的观念把学生在学习、纪律等方面划分为先进生、中等生和后进生三种类型,而后进生是指那些学习能力差、学习成绩不理想、“调皮捣蛋”的学生,由于大部分学校的教育评价的单一:以考试论英雄,以成绩定高低,有些学校甚至把学生的成绩作为教师教学水平和评定职称的唯一标准,这部分学生极有可能受到老师的对他们的忽略甚至是粗暴的管教,这样做对后进生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教师职业是一种良心职业,教师的工作是一种良心工作。每一名教师都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虽然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学生分为先进生、中等生、后进生三个层次,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动态的评价每一名学生的发展,而不能把学生评价简单化、单一化。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能用“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观点来评价学生,孙云晓在他的《拯救男孩》中指出青春期前女孩的发育总是比男孩快一到两年,因此女孩在小学阶段普遍比男孩学习成绩要好。每个人的发展有他的差异性,学生也一样,就好比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接受能力快,而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弱接受能力慢,不能因为学生学习能力弱接受能力差而否定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尤其是后进生,更需要的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关怀和鼓励,而不是一味的否定批判抨击。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后进生也如此,后进生并不是样样都差,只是在某些学科、某些时候差而已。有些后进生只是在学习能力上比别人差,但是在其他方面或许有许多优秀的素质,例如: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等;但是由于教育评价方式的单一,就忽视了这部分学生的价值,所以不要歧视后进生。要善于发挥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入手,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信,而不是一味的否定。
一、后进生的心理特点
(一)强烈而又敏感的自尊心
由于教育评价方式的单一,教师对他们持否定的态度,也就免不了教师有时当众对他们进行批评和训斥,久而久之他们的自尊心会显得格外强烈、敏感甚至还会产生自卑情绪,这不利于他们和其他同学的交往,而这又使他们的自尊心更加强烈,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使他们的内心更加敏感。
(二)自控能力差情绪化严重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根据需要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把需要归纳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学校里最重要的是爱和自尊,由于后进生学习能力比较差加之教育评价方式的单一,也就造成了后进生自尊需要的缺失,也就由此造成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明显的偏激,情绪化比较严重。同时由于缺乏爱的关怀也造成他们做事缺乏耐心,缺乏自控能力,意志不坚定,容易被外界种种新鲜的事物而诱惑。
(三)自我意识消极
后进生由于在学习上屡遭失败和打击,渐渐怀疑自己的实力和水平,遇事胆怯、惶恐不安,甘于落后,认为自己比别人差。在任何事情面前都否定自己,瞧不起自己。久而久之,也会形成一种消极的性格,对自己的认知极其消极。
(四)自卑感很强猜疑心重
由于在学习上的落后加之教师的批评否定,后进生产生一定的自卑感,他们不仅认为在学习上技不如人而且在其他方面也不如别人,进而使他们在融入班级的过程中总是遇到许多困难,后进生在班级中总是受到同学们的排挤、孤立和冷遇,导致他们都周围的人和事物抱有怀疑的态度,对别人怀有戒备的心理,羞于甚至恐惧同别人的沟通交流,甚至抗拒别人的好言相劝。
后进生的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必须坚持和贯彻爱的原则,即在后进生转化的过程中要用爱来影响和感化后进生,在学习中关注后进生,在生活中关心后进生,使后进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关爱。由于教育评价方式的单一后进生在学习方面的能力往往受到否定、批评甚至责骂,使他们的心理变得敏感脆弱甚至自卑,而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摒弃单一的教育评价方式,将爱的教育引入到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心、体贴和信任,使后进生感受到这种爱的存在,才能够消除后进生在学习上的心理障碍。这是后进生转化的前提和基础。下面从四个方面具体来阐述一下:
(一)尊重受教育者的握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必须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对后进生的批评和指责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最大障碍。只有尊重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尊严才能够才能使教育成为真正的教育,而不是少数人的精英教育。“差生”之类的名词是在精英教育下产生的,而这在无形中也一定程度影响了我国现阶段的课程改革,限制了一部分人的自我发展;同时也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对教师、学校和社会的不良情绪。康德说过“人通过教育而成为人”。一个人如果在教育中都没有学会什么是尊重,那么他们如何在将来的社会中尊重别人呢?尊重人是教育的第一要义,只有尊重受教育者才能教育人。一点尊重、一点鼓励、一点欣赏,就可能使一个在棍棒下从不流泪的孩子感动。尊重是新课程改革的要义之一。新课程理念规定“为了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以智力发育迟缓、学业成绩不良、被孤立和被拒绝、有过错和有缺点以及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尊重。一个孩子对于整个家庭来讲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一个孩子能否健康的成长关系到整过家庭的幸福,一个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同时也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从这个角度说,教师必须对后进生给予充分的尊重和鼓励。教师在对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必须尊重融入到具体的行动中,而不是纸上谈兵,例如在语言技巧上,教师的语气和说话方式要顾及到后进生敏感的内心,不要让他们的内心产生抵触情绪,同时在行为艺术上在,要对后进生及时准确的发出肯定性的反馈姿势,例如:口头评价时多表扬、批改作业、试卷时的批语要得当具体、多对后进生微笑、眨眼、挥手等。这样才能避免后进生对教师的抵触情绪,是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基础。
(二)发现闪光点鼓励教育新课改规定:教师要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会赞扬每一位学生:赞赏学生的独特兴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学生所付出的努力何所表现出来善意;赞赏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身的超越。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表扬是每个人所希望的,后进生也是如此,如何运用表扬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去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而这些闪光点正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良机。当后进生的学习成绩有进步时,要赞美他们的努力,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当后进生在其他方面有特长时,应该给予后进生展示自己特长的舞台,使他们树立自信;当后进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犹豫不决时,教师应该及时给予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逐渐使他们树立课堂上的自信;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教师也只有适时及时的创造机会逐渐培养后进生的自信,才是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关键所在。
(三)建立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论把人的智力分为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这种多元智力理论对传统的智力理论提出新诠释,传统智力注重于对数学—逻辑和言语智力,忽视其他智力评价,而多元智力论则认为每个人都有其独立的智力特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所以新课改的目标是“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教师应该全面看到每一名学生的优势智力,使每一名学生有其实后进生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满足及快乐,从而提高兴趣增强自信心。其积极意义是使学生提高在其他智力方面上的兴趣和自信,从而以点带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后进生,可以通过在其他方面智力上建立起来的自信心,来提高在言语智力和数学——逻辑智力上的兴趣,再加以不断地使他们在言语智力和数学——逻辑增加成功的体验,使后进生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感受,从而达到后进生转化的目的。
(四)耐心教育持之以恒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有持久的耐心和永恒的爱心。后进生的转变工作,需要教师从与后学生学习交往的点滴做起,从教师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做起。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即使后进生转变较快表现已经比较稳定的学生,有时还会他们的一些“陋习”死灰复燃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反复。反复是指后进生思想转化过程中一种有规律和经常发生的现象。后进生要形成正确的认识,必须有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反反复复多次的实践——认识、认识——实践才能够使他们形成正确的认识。所以需要教师有耐心,做好充分的困难准备,才能防止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行百里半于九十、半途而废。后进生在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反复总是和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分不开的,教师应当抓住后进生的每一次机会反复细心地分析他们重犯错误的主观动机,研究他们头脑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斗争的曲线规律,再分析他们向好的方向转化的有利力量和所需要的必要条件,在讲道理时给予他们必要予鼓励和支持,让后进生的自信心得以重建,并通过不断实践得以加强。教师只有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持之以恒,用心去呵护后进生,用爱去感化后进生,后进生就会在反复、巩固、再反复、再巩固过程中不断改进,这也是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的希望所在。
教师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要有耐心,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尊重和关爱,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后进生学生,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教师的重要职责。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班级的影响也是意义重大的,以此为切入点有利于创造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班级氛围,从个体意义方面达到了教育公平的原则,从整体意义方面对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 上一篇:区街道年度消防工作意见
- 下一篇:农村五种车辆管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