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学角度谈古典散文诵读技巧
时间:2022-05-24 10:56:00
导语:从艺术学角度谈古典散文诵读技巧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进入初中的时候,文言散文开始出现在我们的书本上和课堂上,当时的语文老师教文言散文的时候先翻译其中的意思,然后分析中心思想,划分段落和层次。老师一句一句地教,学生跟着一句一句地读,这就是所谓的读或者念(诗文),也就是把文言散文读熟了,但是这样只是对文言散文的初级学习理解。叶圣陶先生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一文中指出:“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要养成熟极如流的看文言的习惯,非先熟读若干篇文言不可。”这段话表明他对诵读的理解是“熟读”、“成诵”。笔者赞同的是:“诵”是“读”的一种表达方式,“读”是“诵”这种“吟咏以声”的理解基础,二者是难以截然分开的。通过对文言文的眼观口诵心惟,熟读精思成诵,达到对诗文全面深入理解的教学方法,就是文言文诵读法。随着我们阅历的增加,年龄的增长,当历代文言散文进入大学课堂,我们再一次回顾的时候,对它们便有了新的认识和更加深入的理解。本文列举的篇目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这些文言散文用精炼的词语,畅达的文笔,反映出高尚的思想情操,至今读来仍回味无穷,散发着强烈的感染力,透露着文言散文的不可言传的韵律美感。如果仅仅是对其阅读就显得不够了,诵读它不仅能增强语感,而且可以边读边想象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然后再用语言把想象中的画面描述出来,把古典散文所不便表露,不能表露和没有完全表露出来和没有直接表露出来的语句关系和语句本质,通过朗读者的有声语言表达出来。就像张颂老师所说:“文言散文朗读比起白话文朗读困难的多,因为有众多的障碍。它字少意深,音单义广,难以补足;它一词多义,句法简奥,难以准确;它时过境迁,语焉不详,难以晓畅;它词异声同,一字多音,难以显露。它快读失字,慢读失章,难以把握;它文无定势,稍纵即逝,难以体味。”那么,面对这些障碍,我们该如何诵读文言散文呢?
一、阅读、理解、感受
我们这里所说的阅读是指对文言散文的精读,是对文言散文的创作背景、写作意图、艺术特色、中心思想等的了解和掌握。充分理解文言散文中内在实质和作者的精神实质。前面也谈到文言散文用词简练,字数虽然不多,但是立意深刻。和白话文不同,白话文更接近日常用语,修饰较多,在说的过程中个人的语言习惯也会有所体现。文言散文修饰、雕琢的话少,一字多义,而且作者添加了大量的典故、训诂等,在朗读的时候就要对这些有深入的理解、透彻的分析。在了解了这些后,对文章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当时的心境和处境进行了解,结合文章进行深度的翻译,也就是把文章译成现代白话文。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朗读者反复地推敲和揣摩,直到最后形成鲜明成型的意象。同时,对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以及它们对现代社会所产生的积极意义也要做精致的分析和正确的评价。把以上所说的几种情况结合起来,加之强有力的语言表达的基本功,相信在进行有声语言的表达时一定能做到品其所言,得其所未言和言之有物。有了深刻、精致的理解,就必须要有具体的感受。在张颂先生的《中国播音学》一书中提到的“词语感受律”[2]说到有声语言的表达,词语感受是关键,词语的刺激必须拓展、深化为词语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刺激,从而使这刺激达到有序化和强化,再受之于心。记得2010年5月在中国大学生朗诵节上(齐越节),有位选手选送的是古代散文,一出场手拿鹅毛扇,身穿长袍,看起来是古人的装扮,可是一张口却怎么也无法把观众带到作品的那个时代,有声语言制约了他的表达。通过这次大赛能发现,很多朗诵者对古典散文的朗诵进入了一个误区。他们认为古典散文就是要字拖长,字字距离都拉长,感情平平,朗诵起来压低嗓门摇头晃脑,一副故作深沉的样子。还有一个最普遍的现象,但凡我们听到李白《将进酒》的开头两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几乎所有人的处理都是热烈奔放,向上波峰式的语势。其实不然,李白想要在这里表达的是虚无消沉思想,愿在长醉中了却一切,写此诗就是要表达他怀才不遇的情境。由这一点得出,我们在拿到这些古典作品时,不能望文生义,见字出声。这样就容易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古典散文《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以短小的篇幅,写了一个结构完整、情节曲折的故事。人物有鲜明的个性,使人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文章的第一句话:“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这句话的处理上,以傲慢的语气,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字拓开,五百里做为强调的重音,和安陵形成对比,安陵表达上轻。这样重轻对比,把秦国高高在上的姿态展露出来。“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为难的语气,表达迟缓并很诚恳的态度。为难是表面,但是其内在的语气中透露的是坚定。“虽然”二字就是现在常用的转折词“但是”,是有分量的转折。接下来的重音在“终”和“弗”上。之所以这样处理是建立在对文章背景的理解和把握上,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秦先后灭亡了韩魏两国。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想用诈骗手段并吞安陵。安陵君拒绝秦王的要求,在秦王不悦的情况下派遣唐雎出使秦国,目的就在保全国土,解除与秦国之间的矛盾。第二段落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轻寡人与?”这里“何也?”是语气词“为什么呢”,语言表达上是质问的语气。“轻寡人与”译为“岂不是小看我吗?”这一段落都是秦王的话,秦王用了两个语气助词,就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了,这两个语气助词不仅表现秦王骄横的语意,而且有问罪责难的意思。语气词份量加重延长。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岂直五百里哉?”“岂哉”哉是“呢”的意思,唐雎用反诘语气回击亲王。一个“岂”字,上声引起秦王的警醒,但很沉重坚定,体现出唐雎的凛然正气。第三段落“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挺剑而起。”这节对话频繁,一对一答中体现出人物性格。首先秦王勃然大怒,这里语气词“乎”表示“吗”,不是普通的疑问,夹杂有怒气和恐吓在内,重点强调,展示了秦王以大压小、盛气凌人的性格特征。而唐雎毫不示弱的回敬了秦王一个“乎”字,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这里的语气坚定冷静,不甘示弱,毫不客气。“布衣”是强调的重音,具体的意象是唐雎直视秦王。秦王用不屑的态度回答道:“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轻蔑的口吻,“耳”字减弱延长。在秦王和唐雎、大王之怒和布衣之怒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文章的整体意境在此部分完全展现。此时,唐雎义正言辞的回答:“‘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今日是也。’挺剑而起。”“夫”发出感叹,阳平上行语势。“拔剑而起”语速稍快,归音干脆利索。“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徒以有先生也。’”秦王当时就显出了屈服的神色和表情,语气柔软和前面的强硬对话形成鲜明的对比,“何至于此”托开,语势平稳。最后这句话揭示的全篇的主旨,整篇文章层次分明,虽篇幅短小但意义深刻,听后绕梁三日。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文言散文在朗读前必然要对文章字斟句酌地反复推敲,在脑海里形成了具体的情景和形象。当然有了这些理解还不够,还必须有具体的感受,文言散文的每个字都不是僵硬的,都活生生地代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缺乏具体感受的诵读不但会影响传情达意,而且还会降低朗诵美学的审美价值。
二、物理场、心里场、审美场
文学被正式确认为“艺术”,这实际上意味着,文学的审美性质被正式认可,同时,狭义的文学终于从广义文学即文化中分离出来。[3]文学不同于一般文化形态,文学具有特殊的审美性质。这一点在今天已成为一种普遍见解。古典散文作为文学的一种形态具有独特的审美性质。但是,究竟如何具体地体验某一篇古典散文的审美价值,如何令朗诵者进入到“审美场”的进程,也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国播音学》一书中说:“播音感受只有完成从‘物理场’感觉到‘心理场’知觉再进入到‘审美场’知觉的进程,才算达到了它的全部系统性”。[4]由此可见,朗读对有声语言的驾驭是十分讲究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尤其是进入“审美场”的进程,要求就更加的严格、细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一篇在艺术上的有高度成就的文言散文,如何把散文中诗情画意,别具清丽格调通过有声语言表达出来呢?文中有二十一个“也”字,二十五个“而”字,把诗文一样的句子散文化了,可以说是创造性的使用虚词的典范。在这里虚词不虚,它体现出不同的语气色彩,也起到具体分辨不同语势落点的作用。在朗读时,该延长的延长。尽管他们在翻译的时候有的就是“了”、“呢”、“吗”、“呀”等,在表达的时候就不能像朗读白话文那样。在白话文中处理虚词或者是语气助词时,都作为轻声,一带而过少有拖长的情况。第一段的“环滁皆山也”这个“也”是判断语气,渐弱缓收。“其西南诸峰,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由远而近,由全景到局部,景物的层次分明,先由山再到泉至山路,然后一步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醉翁亭。朗读的方位感要表达出来。第一段的第二个“也”字较快收音。“酿泉也”的“也”字是第三个“也”沿着小溪潺潺而出,低柔而收。“醉翁亭也”的也是第四个“也”,由远及近,峰回路转,游记的主体醉翁亭赫然在眼前,高兴之极,语势稍扬。一句自问自答构成了第五句“也”字的出现,表判断、感佩、怀念之心油然而生,缓而稍抑,为了承接下句,此句尾不坠为下句的再问再答“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做好铺垫。反映出了作者心理状况,虽屡次被贬,但心态闲适无拘无束。但太守又“名之者谁”?
暂接不表,埋下伏笔,朗读至此,设立一个悬念。为文章的结尾“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相照应。“在乎山水之间也”和“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是第一部分的最后两个“也”字,点明了主题,山水之美令人陶醉,放情林木,醉意山水,这是作者的真意。作者就根据这样的“意”写了秀丽的“境”,从而达到情与景的交融,意与境的和谐。朗诵这篇游记感受的审美体验,表现为主体本身对景物和文字语言的刺激和对稿件和内容的深层感悟。优秀的散文应该有风光旖旎的图画美,给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以悦目而至鉴心。朗诵者要能将这些“意”和“境”的物理场转化为自己的审美体验,传递给听者,让听者感受到散文的意境美。朗诵的审美体验建立在对文字稿件的深层感悟之上。“审美体验是人类各种体验形式的最高层次,它表达了全部人类经验形式的终极经验。所有的人类艺术,都只能诞生于审美体验之中。”[5]对于朗诵者来说,审美体验意味着他对自身局限和生活表象(稿件文字反映的)的不断超越。如《醉翁亭记》中“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若夫”在文言文中承接上文而引出另一层意思时常用,近乎“要说那”“像那”的意思,稍高走起,领起展开了景物描写。虽说是散文体裁,但文中采用了不少骈句,读来声调铿锵,节奏感强。日光一照,雾释露消,又显示出清新翠绿的颜色。傍晚,日下西山,暮霭遍地,岩石穴壑一片昏暗。“也”字下行较长,作者传神地写出早晚不同的景色。第三段“至于负者歌于涂,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用“至于”领起展开景物转到人事,四个句子句式完全相同:先具体描写画面,后概括画面内容。“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有唱有憩,有动有静,以众宾喧哗之动,对比出太守颓然之静,生趣盎然。“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画面融洽欢快,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声音飘然而至。“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句子的处理淳朴率真,心中坦坦荡荡。字字有力,“也”渐高拉开,前句为辅,后句为主,形象地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第四段首句“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拓开字音,强调太守的“归”和宾客的“从”字,表现出留恋忘返之情。“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在这里作者写了三种“乐”:禽鸟乐、游人乐、太守乐,太守之乐的境界最高。也是本文的主旨所在。“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文章结尾作者才道出太守之名,悬念解开。自问自答,表达了作者(太守)心胸旷达,澄明洒脱的性格。要达到对文言散文朗诵的深层感悟的审美体验,必然经过表层感悟的物理场,然后再到中层感入的心理场,最后才是深层感悟的审美场。可以得出,朗诵的审美体验建立在对文言散文的深层感悟上,既是朗读者对稿件和文章整体意蕴的深层体验而获得的某种“感悟”,又是在这种“感悟”下对局部具体感受的超越和升华。
总之,那种把朗读和朗诵看作是“念文章”、“唱文章”的观点,是完全不理解艺术为何物,也根本不顾生活语言规律,不顾艺术语言特点的。这并非朗读或者朗诵本身的固有缺陷,而是朗读者或者朗诵者语言功力不强所造成的,正说明了朗读和朗诵需要较深的语言造诣,文学艺术修养,较强的理解感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当然,我们也要避免那些一味追求“说”得自然随意,任意改变文字作品的内涵和形式,任意地改变特定场合、特定依据、特定目的、特定期待的表达方式,以自己的偏爱代替其表达方式。摒弃那种用“朗读无功力”、“朗诵无艺术”来解脱自己不能朗读、不会朗诵的语言行为。
- 上一篇:区民政部工作总结暨意见
- 下一篇:书记在工商银行行业发展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