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失分解析
时间:2022-05-17 10:26:00
导语:文本阅读失分解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文学类文本阅读在全国各份高考试卷中都有呈现,且绝大多数为必做题。文学类文本阅读赋分一般都比较大,在20分左右,有的省份达到25分。虽然赋分多,但考生在此题上的得分却不多。据统计,得分率一般在50%左右,个别小题的得分率甚至低于30%。这是什么原因呢?抛开惯常所说的理解不透彻、表达不规范、书写不清晰等因素,本文结合2011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从学的角度、考的角度和改的角度,进一步分析此类考题失分的原因。
一、学的角度:文体知识及有关表达知识的建构不系统
文学作品主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等四种体裁。一直以来,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都集中在散文和小说上。2011年全国17套高考试卷,考查散文阅读的有8套,考查小说阅读有9套。虽同为文学类文本阅读,但二者所需要的知识支撑却不尽相同。拿小说阅读来说,小说阅读试题一般都紧紧围绕小说的“三要素”和主题思想来设置,考生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三要素”等知识,就不太可能全面而准确地回答相关问题。例如全国新课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用的材料是林海音的小说《血的故事》,第(2)题考查的是情节中“细节”的作用:“小说一开始就写乘凉会上的‘南腔北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考生假如不了解小说情节的发展是为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服务的,就很难回答出“表明乘凉会上的人们的外省人身份”(形象塑造作用)、“揭示小说‘中华民族血浓于水,应该一家亲’的主题及解读路径”(表现主题作用)和“照应下文出现的各种方言”(情节自身的作用)。第(3)题考查的是人物形象,题目直接设问:“‘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一般说来,概括人物特征、分析典型性格,离不开人物形象塑造的知识。比如:可以直接从人物语言、动作看性格,从肖像描写看性格,从神态特点看性格,从心理活动看性格等;还可以通过作者的议论或者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等间接地看性格。考生如果缺乏这些“人物”知识,一般很难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就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直接设题或间接设题的就更多了。如广东卷《严冬海猎》第16题:“阅读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请分别说明作者描写的意图。”江苏卷《这是你的战争》第14题:“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浙江卷《第九节车厢》的第14题:“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江西卷《晚秋》的第16题:“请指出小说开头画线部分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回答这类问题,只有熟知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如揭示时令、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等,才可能根据具体的景物描写,有针对性地答题。否则就只能信口开河,不得要领。文学类文本阅读就有关表达知识直接设题的也很多。如浙江卷《第9车厢》第13题:“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湖南卷《想飞》第17题:“谈谈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第二人称的好处。”考生如果没有较好地掌握人称使用知识,回答问题就很难答到点子上,也难免答得不够全面。掌握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前提和基础。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尽管以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鉴赏评价能力和探究能力为主,但考生如果缺乏必要的文体及表达知识,分析就可能抓不住要点,综合就容易挂一漏十,鉴赏评价或许就不知从何入手,探究就更难找到路径。当然,“死”的知识必须同“活”的材料紧密结合,才能使答案有骨架、有血肉,否则只能是贴标签、述名词,也同样会失分。
二、考的角度:命题专家深度研读和考生浅层理解不匹配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能力都是通过考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来实现的。命题专家在对文本进行深入研读的基础上,根据考点要求,设置相应的考题并提供参考答案,拟定参考答案也是挖空心思和集思广益。而考生在考场这个特殊的空间和极为短暂的时间里,阅读文本只能浅尝辄止,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与命题专家很难相提并论。所以,考生在回答命题专家命制的高考试题时,难免失分。例如全国大纲卷《针挑土》第16题:“文中反复出现的‘针挑土’有哪些丰富的内涵?”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考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文中出现“针挑土”的地方,并加以分析、综合。第一次出现“针挑土”是在文章的开头,主要句子是“黑妮就是在针挑土”。这句中的“针挑土”,“揭示了黑妮的工作状态,从一点一滴做起,持之以恒,积土成山”(参考答案)。再一次出现“针挑土”是在文章的最后,主要句子是,“我查了针挑土的俗语,原来是这样说的,‘成家好似针挑土,败家好似水推沙’,‘赚钱好似针挑土,花钱好似水推沙’”。这里“针挑土”的内涵,参考答案提供的是“水滴石穿、永不言败的精神象征世世代代生生不息”。考生能够理解到这样的深度并概括出这两点来,实在不易。更不容易的还在于参考答案的另一点,是作为第二小点呈现的,即“‘湘援游’现状的隐喻:苗族传统文化正在慢慢消退,要促使湘西生态和文化可持续发展,如针挑土”。可以说,这个参考答案有点莫名其妙。一是文本叙述“湘援游”时,根本就没有出现“针挑土”这个词,与题干“反复出现”的表述不符;二是参考答案所挖掘的“内涵”,是小说中间部分情节的内涵,而不是“针挑土”的内涵。(怀疑在删改时删掉了某个带有“针挑土”的句子)考生如何能答出这一点呢?此题赋分6分。也就是说,考生回答得再好,也只能得4分,另两分几乎没有得到的可能。再如福建卷《走进腾格里》第15题:“文章第輯輥訛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你的看法。”可以说,命题专家对这段文字不知道读了多少遍,并在集体智慧的基础上,结晶出非常完美的三点答案:①对城市“物资”生活的不满和批判(“用自来水冲洗身上的汗渍和沙粒”“用汉堡包、用啤酒填塞肠胃”“用灯光和电视照耀空余的生活”“诅咒过的物资”);②对沙漠的不舍和不得不离开的无奈(“像一根骆驼刺把根扎在这里”“像一匹骆驼”“把这里的天空,这里的沙漠,这里的夜装进胸间,带回去”“我还得回到那个世界里去”“我没有办法……”);③对未来生活的希望(“让他照亮我的精神”“让灵魂有个呼吸的地方”)。笔者不知道评分细则是什么,但知道考生如果仅答出其中的一点或两点,绝不可能得到满分6分。如果要求考生必须回答出其中的两点或三点才能得满分的话,也应该给考生一个提示,把题干改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这样的话,考生的回答就可能不只局限于其中的某一种情感了,失分的几率就相对少些。考生对文学类文本探究类试题的回答,和命题专家的深度探究所得差距更大。如浙江卷第15题:“第9节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提供的示例是这样的:①疏于管理、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会给他人带来麻烦和伤害,乘务员、列车长、摘车厢的人似乎都在纠正差错,可差错却越变越大,个中原因正是工作作风的问题;②判断问题勿机械武断,解决问题勿依赖惯性思维,错挂两节车厢造成的差错之所以迟迟未能得到纠正,和列车长、摘车厢的人思想僵化、缺乏独立思考精神是分不开的。这两点“思考”当然没有问题。可小说为我们提供的思考也许远不止这些。难道第9节车厢的乘客就没有值得让人思考的地方?如果考生写出参考答案之外的思考,恐怕很难得分。
三、改的角度:苛刻执行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不变通
有人说:“高考语文成绩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课堂上学来的吗?不是。是从考场上考来的吗?也不是。高考语文成绩是阅卷老师改出来的。”这句话道出了试卷批改对语文分数的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在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批改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大都为主观表达题,考生想得到小题满分很不容易。因为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所形成的答案,很难与参考答案高度吻合,或多或少都有些出入,这很容易被阅卷老师认为答案概括不全面、层次不清晰、表述不准确等,从而被扣分。例如江苏卷《“这是你的战争!”》第12题:“文中的手帕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活动?请具体说明。”本题4分。相关情节在文本的第④段:弗之走了一段路,迎面走来几个学生,恭敬地鞠躬。“孟先生,我们是工学院三年级的,愿意参加翻译工作。”弗之想说几句嘉奖的话,却觉得话语都很一般,只亲切地看着他们年轻而带几分稚气的脸庞,乱蓬蓬的黑发上撒着雪花,雪水沿着鬓角流下来,便递过一块叠得方整的手帕。一个学生接过,擦了雪水,又递给另一个,还给弗之时已是一块湿布了。参考答案提供了三点:(1)面对洋溢着爱国热情要做志愿者的学生,递手帕的行动表现了孟弗之作为老师的嘉许和关爱;(2)同学间的递、接,表现了志同道合的同学间的忘形与契合;(3)师生间的递、接、还,表现了彬彬有礼的师生在民族大爱的召唤下情感的水乳交融。这样的参考答案无可挑剔。可考生在考场上,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组织和表达到这样的程度。
此题的评分细则要求是,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2分,答出三点得4分;没有作具体说明只笼统回答的酌情扣分。请看一位考生的答案:表现了孟弗之对这几位同学的赞赏,对他们拥有爱国之情的感动;也表现了他对同学们的关心之情;(以上没有具体点出“递”这个动作细节)手帕全湿,表明学生满怀爱国热情,之间的递、接显露友爱之意。(没有关于“还”这一细节说明)这样的答案在高考阅卷时得1分。再看另一位考生的答案:孟教授递去手帕,表达了对志愿者的关心,为他们愿为祖国战斗而感到欣慰;几位学生传递手帕,表现了他们共同努力,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有着与国家共存亡的爱国情怀。应该说,这位考生对“手帕细节”的理解是准确的,答案组织得也不错。可由于笼而统之,且仍缺少“还”的细节分析,这位考生在高考阅卷时只得了2分。另一方面,目前高考阅卷大都是网上评分,为了公平、公正,每小题都至少由两位阅卷老师评判,两位老师对同一考生答案的评判一定会有差异。因为考生的回答是主观的,阅卷老师对考生答案的理解也是主观的,而参考答案又是客观的。考生答案的主观和阅卷老师评判的主观,很容易造成失分的“客观”。就拿上面所举的第一位考生的答案来说,如果不甚苛求的话,孟弗之对学生的关心之情点到了,递、接的友爱之意答出了,完全可以评定得3分,至少也应该得2分。可这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实现。这道小题,如果一位阅卷老师评1分,另一位阅卷老师评2分或3分,或者一位老师评2分而另一位老师评3分的话,那就一定要打回去让阅卷老师重新评判。重新评判不仅影响阅卷速度,更要被批评,影响个人形象。怎么办?很简单,“严格”按照参考答案来:表述不够一致的,一律算错;似是而非的,一律为非。这样,阅卷老师似乎没有错了,可考生的得分就大打折扣了。综上,要提高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得分率,我们广大师生需要扎实地教和学,切实提高文学阅读水平;高考命题专家要能切实从考生和考试的实际出发,命制出更为科学的阅读试题,并提供操作性强的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广大阅卷同志(批阅此题的大多数为高校在校研究生),要认真研究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更要切实对考生负责,增强评判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诚如此,文学类文本阅读才不会是当前师生所说的“鬼见愁”。
- 上一篇:区委安全问责工作方案
- 下一篇:区委环保部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