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药学综合实验课建设

时间:2022-04-28 02:39:00

导语:探讨中药学综合实验课建设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探讨中药学综合实验课建设

当今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求具有能够灵活应用本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高校必须加快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及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对于中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理论是基础,实验是灵魂,一次实验课从认识的角度看也许未提供新的见解,但对学生个体而言是一种探索、是独立的发现。实验教学是对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的进一步巩固,能够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为了在本科教育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随着首都医科大学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结合学校具体实际,参考兄弟院校教改经验l2引,学校在学生的实践课程环节中增加了中药学专业综合实验必修课程,在提高课程质量诸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中药学专业综合实验课程设计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国内外教育改革的一大潮流。要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不仅要教会学生“会做”,更要重视学生实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即要通过实验使学生“会想”。中药学专业综合实验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经历查阅资料、设计研究方案、学习实验方法、完成实验研究、分析实验结果及撰写研究报告等过程,训练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熟悉中药研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团队精神,锻炼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基金项目: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基金支持项目,编号lOJYY-062。佳者简介:王满元,男,博士,讲师,从事中药活性成分研究。从课程特点来说,此课程是在中药学专业学生本科教育后期开设的一门注重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综合设计性实验课程,既不同于第二课堂或学生科研项目,也不同于毕业设计。该课程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创造性地完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同时也要求学生和教师用一定的学时来规范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课程基于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分析共7门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的理论和方法,将其中2-3门课程的知识有机组合,设计出一系列的小型综合实验项目。

二、中药学专业综合实验课程建设

1.综合实验项目建设首都医科大学中药学专业的前期实验课程基本上包括技能培养型、验证型、专业型三种类型,学生参照实验指导书,使用规定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步骤来开展实验,结果基本恒定;综合实验则是后期开设的探索研究性实验课程,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后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付诸实施,实验结果未知因素较多。综合实验项目是在前期课程所达到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具体软硬件条件,采用能反映当今中药学发展及教师科研兴趣与成果的项目,同时兼顾起到扩充知识、锻炼操作技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选择教师科研成果与科研兴趣设置实验项目,学生具有从敬心理,能够提高学生兴趣,基本消除学生应付、不认真等现象。多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开展的综合实验项目对本科生而言均具有新颖性与探索性,如2011年度开展的具体实验项目就有:黄芩苷磷脂复合物镇静作用观察;不同炮制方法对附子强心作用及心脏毒性的影响;左金丸的剂型设计与质量研究;炮制对续断中化学成分的影响;济生乌梅胶囊质量标准研究;大承气汤的剂型设计和质量评价;竹节参药材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的研究;黄连与吴茱萸配伍比例变化对总生物碱提取率及镇痛作用的影响。

2.综合实验网络资源库建设由于综合性实验所涉及的知识点不确定,实验的题目要求也不确定。另一方面,每一门课程都有固定的学时以及教学进度安排,首都医科大学中药学专业综合实验的学时为36学时(课堂辅导与分组讨论4学时,实验过程32学时)。因此,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开放性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一定需要学生主体拥有较多的资源。深入分析学校多年来中药学综合实验课程所涵盖的实验项目后,笔者发现从内容上讲大都属于中药药效基础研究的范畴,学生开展项目需要解决诸如“中药或某复方中具有哪些化合物类型、哪些化合物、它们的分子结构是什么样的”以及“如何定性和定量分析中药或复方中的药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利用DreamweaverMX和Authorware软件,建立基于校园网的中药学专业综合实验资源库,选择100多味重点药物,追踪现代研究进展,结合《中国药典》一部的具体内容,以中药功效和植物分类为纲,涵盖各重点中药所蕴含化学成分的类型、分子结构、药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的鉴别以及含量测定方法等内容。通过资源库的建设,帮助学生提高了自主设计综合实验的能力,也提高了综合实验项目的可行度。同时,该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的层面,既能够对功效异同中药的化学成分类群方便进行比较,也能够从植物分类学的角度对近缘植物的化学类群进行比较,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程度。

3.综合实验教学运行方案综合实验项目在具体执行时,往往有较多困难,如教学经费的限制、课时的限制、学生实验研究技术的水准、教学实施的限制、带教教师学术水平的限制等。本校重视总体实验设计,通过教师引导性辅导课程目的、介绍具体工作程式并回顾相关专业知识,组织学生按项目分组后采用分学科教师组辅导,控制实验预算、明确各方具体职责、强化实验准备环节、进行预实验等措施基本保证了综合实验的可执行性以及教学目的。在教学形式上保证学生为主角,辅以启发教育,注意培养独立科学研究的能力,充分调动和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运行中要求学生独立、主动、认真地参与实验研究的每一个过程,在研究中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在研究、讨论中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讨论与结果汇报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表己见,支持学生将相关想法付诸实践。

4.综合实验课程考核方式综合实验课程考核主要依据四个方面来评价:文献综述(20%);研究报告(40%);研究态度与技能(30%);研究贡献度(10%)。文献综述环节评判依据主要有:文章的收集数量及相关度;文章的批判性阅读情况及讨论分析(包括系统回顾、存在的问题分析、展望与趋势判断);文章撰写规范程度。研究报告环节评判依据主要有:实验方法叙述完整正确程度;实验数据评判方法正确程度;研究报告结果表达客观准确程度;讨论部分是否结合综述部分对实验结果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展望;研究报告体例的规范、标准程度。研究态度与技能与研究贡献度主要依据带教教师根据各项目的特点确定评价标准。

三、中药学专业综合实验课程评价

针对综合实验的开设效果设计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该课程对他们学习热情的激发、科学的实事求是学风的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发扬、实际技能和动手能力、自控能力、对信息加工利用等素质和能力培养等有帮助;90%以上的学生认为对他们科学研究思路、主动精神、敢于创新的心理、从事研究的毅力、决策取舍的能力、综合运用多方法的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科学实验思维能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表达/交际能力、通过计算机检索等途径获取信息等能力提高有帮助;8O%以上的学生认为对他们具体某项研究能力、尊重他人见解和成果、科研的自信心和勇气、时间效益、独立研究的能力、组织能力等有帮助;70%以上的学生认为对他们竞争/拼搏精神、开拓创造能力培养等有帮助。这些问卷内容是以往在综合性大学以及中医药高等院校调查中大学本科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或薄弱环节。自从开设综合实验课程后,学生的科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比如学生在拿到毕业设计课题后,马上可以着手查阅论文所需要的文献资料,从中选择出完成该课题的最佳方案,进而给自己的毕业论文实验制定一个方案,能够较快进人角色,对教师的依赖程度有所减弱。成功的实验教学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完善的实验设备、科学的实验模式、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中药学专业综合实验课程建设对学生和教师都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是该门课程取得更好效果的关键。

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较长的实践和多方面有关内容的训练,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建立起相应的能力,应有计划地整体设计中药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分层次组织综合型、设计性、创新性、障碍性实验,强化全过程培养理念,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逐步提高。指导教师应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融人到综合实验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及时地给予正确指导,对实验结果给予准确的评价,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