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路径

时间:2022-04-18 05:32:00

导语:大学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路径

一、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切实提高电大教育的教学质量

电大开放教育是一种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借助于现代化的多媒体通讯网络开展的实时和非实时交互式教学的教学模式。由于它打破了传统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了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而这些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于这种教学模式使师生处于分离状态,这就使得教师的教学活动实际上被物化在各种媒体教材中。因此,各种教学资源和媒体材料是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重要因素。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不但需要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持,同时也需要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才能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提供较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目前,各地电大教学资源一般包括文字教材、视听教材、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和网上动态资源等。

应该说,这些资源的种类十分丰富,内容也很全面。但目前教学资源建设也存在资源重复建设、资源更新不及时、资源形式的多元化与内容的趣味化不足等问题。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继续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具体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根据不同教学资源的特点加以制作和利用,提高其实用性。如网络教学资源,可以利用它的易选取、易重现及具有交互功能等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逐渐减少对文字教材的依赖。对重点、难点问题解析、答疑,综合模拟测试,学习效果检查等方面要注意加强。其次,视听资料的内容应少而精。例如,在中外文学类课程的教学资源中,可以节选相关影视作品片段,配以教师的指导,这样做,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教学过程中的动态资源要及时更新。教学过程中的动态资源主要包括中央电大和地方各级电大建设的网上教学辅导资源,BBS讨论区、电子邮件、电话答疑等。这部分动态教学资源应不断地及时更新,以体现专业和课程特点。第四,强化教学设计及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一体化设计。教师应从课程设计上引导学生采用电子教学资源进行远程教育学习,其适应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环境和要求,逐渐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教学实施方案的设计中,应综合介绍课程的各种资源以及其运用的策略,并且将文字教材内容与其他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一体化设计,这样有利于各类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

二、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

大学生的专业基础浅厚不一,水平参差不齐,如果不考虑到学情,教师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授课,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电大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前提下因材施教,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笔者在讲述《现代主义文学》时,提问学生是否了解现代主义,学生都沉默不语。

接下来又提问是否了解意识流小说?有学生回答:“读过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于是,我就从王小波的意识流手法谈起,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的意识流与西方现代主义的意识流小说的异同,再进一步介绍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最后,布置学生在课后阅读法国小说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的长篇小说《追忆逝水年华》,并做好读书笔记,作为下一次课堂讨论的发言提纲。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明显地被调动起来。此外,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学术讨论,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学术界存在争议的问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例如,古代汉语虚词的一些问题存在许多争论,在学术探讨会中虽然不可能有大的突破,但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对一些重要作品结合作家进行研讨,如林语堂与他的小说和散文,郭沫若与他的诗歌。根据文学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了解当前文学动态,研究新时期作家作品的时代特点和创作新手法等。

三、注重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内容偏少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而汉语言专业尤为突出所谓实践性教学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也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具体包括课程作业、课程实践、社会调查、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内容。以往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是在最后一学期安排集中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但笔者认为,有必要让学生在每门课程中感受到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和生活的密切相关,以此来强化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应强化学生“读、说、写、用”四大能力的实践性教学,即加强普通话技能训练、加强口语技能训练、加强书写规范字技能训练和加强汉语应用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实践性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名篇的诵记与欣赏、各种文体的拟作与随笔等。教师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性活动,提高他们的学术研究能力、文学创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其次,实践教学的本质特点就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去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又是社会生活的提炼和升华。电大应组织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深人生活,既可以为文学写作积累材料,又能够促进课堂学习。课堂上老师讲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好比骨头,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感性知识好比血肉,骨肉齐全,躯体才丰满、健康。

第三,强化毕业论文环节的指导,把好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关。指导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贴近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的毕业论文参考选题。通过拓宽论文的选题面,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利用直播课堂、网上教研会、视频系统等现代化信息化手段进行毕业论文的指导和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