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教学的本质

时间:2022-04-12 05:32:00

导语:谈论教学的本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谈论教学的本质

教学本质是教学论的核心问题。所谓教学本质,就是使教学成为其自身而又与其它事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就要对教学是什么进行追问。所以,对于十几种教学本质理论,如认识发展说、认识实践说等追问,如果说教学的本质是这些观点的话,教育的本质不也是吗?教育的本质也可以是认识发展说、多本质说等等,所以它们难以揭示出教学成为其自身而又与其它事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本文从教学实践入手,不仅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自下而上归纳的思维进程,而且采用自上而下演绎的思维进程,用联系的、动态的、全面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尝试着探寻教学的本质,而这种结论的得出,莫过于与教学最近的概念———教育进行比较。

一、教育的本质———与其它实践活动的比较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这个定义经得起追问,较好地揭示了教育的本质。马克思说过,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是人在没有活动之前已经在头脑里把活动的目的、结果设计好了,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这样就把动物之间本能的父传子现象排除掉。人的各种活动就是为了达到各种目的,不同目的决定了不同本质的实践活动,只有直接目的或首要目的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活动,才是教育,这样就把不以影响人身心发展为目的的活动如政治、经济活动区分开来,也把无意或间接影响了人身心发展的其它活动如艺术活动、创作活动区分开来。但是,继续追问,比如医生的手术使病人的瘸腿健步如飞,体质健壮了,医生的活动不也是体育教育了吗?显然不是,所以,在叶澜教授的定义里,必须加一条规定:以教与学为形式,这样,就把通过其它途径如手术促进人身心发展的活动排除掉。经过不断的追问,逐步抽象出成为其自身而又与其它事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教育就是:以教与学为形式,有意识的、以促进人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这也是广义的教育。那么与广义教育比较,狭义的教育是什么?再次追问,就在于它的专门性,所以主要指学校教育,因此,狭义的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的教育活动。

二、教学与教育的比较

请做下面一道选择题:这些活动哪些是教学?班会、校会、运动会、春游、备课、夏令营、上课、预习、智力竞赛、复习、参观访问、作业。显然,一般情况下,它们都是教育活动,但是,哪些是教学?对这些活动追问,就是在反复地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就是在寻找教学的本质特征。初步追问的结果,上课是标准的教学,为什么是,可以慢慢分析出几条线索:是有教师教学生学的;是传授知识的;是要促进学生发展的……总的说来,上课与非上课一个概括的区别就是上课很正式。当用上课的这些标准与其它活动比较,判断它们时,这些活动一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班会似乎是教学;校会、运动会、春游、夏令营、参观访问是第二类,不是教学;备课、预习、复习、作业是第三类,也不是教学。为什么呢?因为班会与上课很相似,很正式,有教师教学生学;有时是传授知识的;是要促进学生发展的……但是,进一步追问,如果班会是学生主持的,或班会上教师不是传授知识,那么和上课是有区别的,这个区别应该是不够正式或正规,为什么不够正式或正规呢?是班会内容比起上课不够系统、连贯,教育方法、内容也较随意,因此,通过对班会与上课的分析、比较,概括出上课比班会,也就是教学比教育具有更系统、连贯的,更具计划性的特点。第二类不是教学,因为与上课比较相去甚远,比班会更不正式或正规:没有教师教或没有学生学;或者不是传授知识;不是在教室进行……但是,最本质的不正式还是教育内容和形式散漫、随意、不系统。第三类活动比较正式,但与上课比较,很明显只有师生一方,或者只有教师,或者只有学生。但是,如果追问,备课时教师是在为谁准备,预习、复习、作业是学生自己随便自学吗?与上课有什么关系?于是得出:这些活动虽然形式上只有一方在场,但实质上师生都在参与,备课是教师在根据学生的情况备,预习、复习、作业是学生根据教师的教而学,是实质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教与学有机联系在一起,成为真正的教学互动,所以第三类是教学,它们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对比这三种类型,于是得出教学是比教育更系统、连贯的,更具计划性的,更严密的,也就是更正式更正规;为什么教学比教育更系统、连贯,更具计划性、更正式呢?归根结底是因为教学经过教师系统、连贯、更具计划性的思考和准备,那么,教学的本质就是教师用系统、连贯、更具计划性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去影响学生的过程。而这种系统、连贯、更具计划性思考的载体是什么呢?就是课程或教材,由于对课程的认识分歧较多,所以本文用教材来说明问题,那么,教学就是教师以教材为中介去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为什么以教材为中介能够成为教学的本质呢?通过与其最相似的教育概念比较,发现二者几乎一致,唯一区别是教学以教材为中介而教育不是,所以以教材为中介是教学“成为其自身而又与其它事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正因为这个“规定性”,使得教学成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更专业的、更高效的教育。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教学的内容———教材具有较高的发展价值,它所反映的知识体系是人类在反复认识过程中取得的最基本的认识成果,同时在教材中还凝聚了各种情感、意志、性格等精神力量,具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其次,教材本身虽然具有多种的教育因素,但它们在静态下是不能发生作用的,必须通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教材开展积极的思考、体验过程才能发挥作用,这就不仅需要教师对教材做系统、连贯、更具计划性的思考,而且对教材如何转化为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以及组织形式等必须同样做精心的准备。从实质上讲,教学就是要做好教材的文章,挖掘其中包涵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教育因素,以此为依据,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组织形式等,教好教材。正因为以教材为中介的教学活动的所有组成元素都是经过教师系统、连贯、更具计划性的思考,所以它比起非教学活动少了随意性、散漫性、偶发性,多了系统性、严密性、连贯性、计划性、科学性,更具专业性,因此决定了它的高效率。当用归纳的方法概括出教学就是教师以教材为中介去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这一本质特征后,再用演绎的方法论证它,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它,发现具备这个条件的教育就是教学。例如春游,尽管一般情况下不是教学,但当它参与到教材中时,就可以转化为教学:比如教师为了上好《春天》这一课,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去春游,让大家好好观察,上课时大家因为积累了素材,踊跃发言,积极互动,课上得很成功,这时,春游已经成为教学的一部分,类似于预习,或者成为了一种感性的教学方法,同样的道理适用于所有的第二类活动。因此,教学的本质就是教师用以教材为载体的系统、连贯、更具计划性的教育影响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三、教育与教学的关系

把广义教育、狭义教育、教学的定义放在一起,用辩证的观点对它们进行思考,发现狭义教育与广义教育比较,在于它是专门机构、专职人员承担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专门性、专业性教育;教学与狭义教育比较,在于它以教材为中介,而教材的实质是一种系统性、连贯性、计划性的思想体系,所以教学实质上是一种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更强的教育,是专业教育中更专业的教育,所以决定了教学是一种全面、高速、高效的教育,它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决定着学校教育工作质量的高低。而从教学到广义教育,灵活性与普遍性则逐渐增强,教育有教学比不上的灵活性与机动性,不管是广义教育还是狭义教育,都是教学活动的有力补充,它们共同为达到教育目的服务。由于思考者处在某种有限的层次当中,或视角不同,对于教学生活而言,试图为它寻找到一个终极的、统一的本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那么,这篇文章就从教学与教育比较的角度提供一条思路,抛砖引玉,以期对大家探寻真理的思考提供一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