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性的教育意义

时间:2022-02-07 10:21:00

导语:独创性的教育意义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独创性的教育意义

一、独创性及其涵义

独创性也称原创性或初创性,是指一部作品经独立创作产生而具有的非模仿性(非抄袭性)和差异性。一部作品只要不是对已有作品的完全或实质性模仿,而是作者独立构思的产物,在表现形式上与已有作品存在差异,就可以视为具有独创性,从而作为一部新产生的作品,而不是已有作品的翻版。所谓独创性并不意味着作品必须是一个人单独创作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完成的作品,如果不是对已有作品的完全或实质的模仿,且与已有作品存在差异,也同样具有独创性。

二、教育及其发展特征

教育具有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广义的教育是指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指的是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教育并非孤立存在的,它会受到社会组成系统中诸多要素的影响。教育与一定的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及文化、科技等社会现象密切相关。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都是不同的,受之影响,教育也呈现不同特点。同时,社会环境也为教育的发展提供滋养的土壤。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适应是现代教育具有的两大基本特征。

三、新时代的教育必须具有独创性

进入新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当经济发展为人类昭示文明与辉煌的同时,也对教育赋予了新的使命,提出多方面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

(一)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进行独立的创造性活动

现代社会要求现代人具有高度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这种创造型人才靠传统教学模式是不行的,必须依赖新的创造性教学。换言之,只有创造性的教学才能完成现代教学所负有的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教师不一定会设计高大建筑和精密的器械,然而他们却能塑造学生美好、高尚的心灵。教师不一定能创造出优美的画卷和雕塑,可是他们能启迪学生憧憬未来。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师必须有独创性。”

教学理念分“教”的理念和“学”的理念两个方面。从教的理念方面看,主要是创新,这是21世纪知识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最重要的要求之一。提倡个性发展也是创新的主要内容,因此提倡素质教育,归结到底在于发展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以个性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创新。从学的理念方面看,一个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懂得并能做到因材施教,他会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完成教学任务,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不断更新。教科书仅仅教会学生一些最基本的理论和技能,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学会与人相处,与社会相处,培养自身知、情、意三个方面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要反对认为学校必须直接教授那些在以后生活中要直接用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种观点。

教学方式要更加信息化和现代化。从发展趋势看,信息和通信新技术正在推动教育教学的革命。充分运用信息教学技术,通过讲课、演示和实验,生动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学生能够充分运用边听、边看、边做的学习机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实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教学媒体的有效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要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人的发展包括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和充分发展。

由于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的影响,个体在生理、心理、社会性方面的潜能存在本质差异,这就形成个体特有的一系列稳定的心理品质,即个性。学生通过在学校的学习获得发展的机会以及实现发展的愿望,得到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但全面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而是包含使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要求。所以,教育活动既要求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达到社会人的基本素质标准,又要满足学生个别发展的需要,展现其个性,在一般发展的基础上有重点、有选择的发展自己的个性。

爱因斯坦非常重视对学生独创性的培养。他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深刻地阐述了培养学生独创性的重要性。爱因斯坦指出:“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社会。”对一个国家来说,“要是没有能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因此,爱因斯坦认为,“国家的最高使命是保护个人,并且使他们有可能发展成为有创造能力的人。”在爱因斯坦看来,“有创造才能的人对人的教育作用,归根结底总是远远超过政治领袖。”和谐教育思想中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源于爱因斯坦的亲身经历和深切感悟。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重视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素质的培养:

一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学习手段的变化,相应会产生新的学习方法。每个人都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如宏观学习法、归纳学习法、发现学习法、问题学习法、比较学习法和协作学习法。宏观学习法从宏观出发,把握全部结构和内在联系,使联系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概念。归纳学习法把课程各组成部分,各部分的内在联系和全课程整体结构结合起来学习,求的对课程的整体认识。发现学习法经过观察、质疑、联想,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问题学习法一般由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根据问题寻找有关资料,提出假设,进行试验,以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学习法通过对所学知识之间的比较,从而确定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以正确掌握知识。协作学习法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在一起组成团队,从事学习活动,以提高学习成效。

二是培养自学能力。现有知识和未知知识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当环境变化时,及时学习新的知识,适应新的环境。学会学习的落脚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人们只有通过练习解决问题和努力发现,方能学会发现的探索法。一个人越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就越能把学习所得归纳成一种解决问题和调查研究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对他可能遇到的任何问题都有用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学会自我激发学习动机,充分了解自身条件,掌握学习策略,善于从各种渠道获得信息,与教师、同学共同研讨等方面着手。

三是在社会中学习。学校教育为个人的成长打下基础,使其具备进入社会的能力,但人是社会人,广义的教育还涵盖在社会中的学习。学到的知识更多,更广,才能不断获得发展。在社会中学习包括在工作中学习,向亲戚朋友学习,从成功中学习,从失败中学习等。只有这样获得知识才是不断更新的。

独创性教育突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让学生受到情感、意志、动机等多方面的培养,呈现自主的色彩,凸现独特的个性,丰富内在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浓厚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独创性的教育是一种健全的人格教育,它以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卢梭认为,“教师的艺术是:决不要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无关紧要的琐碎的事情上,而要不段地使他接触他将来必须知道的重大关系,以便使他能够正确地判断人类社会中的善恶。”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现实生活,尊重学生独特的学习风格,努力形成和谐、独创性的师生互动的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