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传统填鸭式课堂教学

时间:2022-10-12 08:20:00

导语:转变传统填鸭式课堂教学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转变传统填鸭式课堂教学

摘要:纵观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及考试制度,仍存在着诸多弊端。面对现在数学教育的现状,笔者甚是感慨!现在的数学教育以考试为目的,很少考虑到学生未来的发展。针对当前的数学教学,学生也是苦不堪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归根结底是数学课堂教学仍然墨守成规,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生的需要。为此,笔者大胆尝试,想为数学课堂教学寻找出路。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巩固三个环节进行探讨,以寻求一种高效率的数学课堂,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数学;高效课堂

“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不假思索或很少思索”[1],只会机械地记忆,机械地做题,学生成了做题的工具,缺少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教育要恢复人善良的本性,同时必须从人的天性出发,使人的身心得到自由的发展。教育的方法应该是自然、自由的,顺应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特点来进行教育,不能按成人的意志来强迫儿童接受教育。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2],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那么,这就要求我们构建起一种区别于传统的课堂形式——高效课堂,什么是高效课堂呢?笔者认为高效课堂是教师依据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在规定的课堂和时间内,尽可能投入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并最终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及个人的价值需求。为了更好的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笔者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及课后巩固三个环节进行了探讨。

一、课前准备——磨刀不误砍柴工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作为学生在上课前要作好预习,首先要预习教材,通过预习教材,将教材上不懂得的地方做上标记;然后做好读书笔记,构建教材内容的基本框架;再次试做课后习题,检测自己对所预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作为教师要充分备课,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教材,要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研磨教材的重难点以及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同时还要根据课堂设计的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需的教具和课件及学生操作的学具;备学生,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识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做到因材施教。

二、课堂教学——以人为本促高效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整个人的情感和认知均投入学习活动之中;学习是自动自发的,即便是在推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时,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事物意义的动力也是来自内在的愿望。“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激发与培养学生稳定的兴趣,才能把学习做好。对此,他根据自己的体会,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的命题,从此被我国教育者沿用了两千多年。”[3]因此,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必须理解和尊重学生,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主体性及潜能的发掘,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4]。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对学习感兴趣的人,才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才会不由自主地喜欢学习,关注学习,主动学习。作为教师应该具体处理好四个问题:

1.教学情境的创设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5]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主要动因是——良好的情境。……现代教学论也认为: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6]教师应将情境创设这一环节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包括生活性情境的创设、实践性情境的创设和合作性情境的创设。其中生活情境的创设目的是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实践性情境的创设目的是让学生感知“数学有用”;而合作性情境的创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比如:在教“垂直与平行”一课的一个片段中,我们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在一节体育课上,老师给同学们测量跳远成绩,当小刚跳时,老师从跳板的一个顶点测量,而当小丽跳时,老师从跳板与小刚作垂线段量,这时小丽不高兴了。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如果是您,那么您会选择用哪种方法替您测量?于是,教师引导学生们展开讨论,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同学们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直线外一点到直线可画无数条线段,但只能画一条垂直线段并且垂直线段最短。所以采取作垂直线段测量法最合理也很公平。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感受到数学的真谛,让学生学得轻松愉悦,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问题的展示与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教学的重难点为核心,通过探究学习的方式展开教学。在教学的开始提出预设性的问题,特别是对课堂起关键性的并且学生经过努力能完成的属于挑战性的问题,激起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当前研究课题的认知冲突,这样学生会以高度的注意力与浓厚的兴趣投入到教学中。比如鸡兔同笼问题: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几只兔?给出这个趣味性问题定会激发学生们浓厚的兴趣,接下来教师进行引导启发,使学生在探究中知道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能解决问题,并得知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是“找出两个相等关系”。同时也使学生在探究中懂得感受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

3.精确讲解

所谓精确讲解,就是教师把问题的来龙去脉,问题的真谛讲清讲透,让学生真正地学懂学透。“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时,很有可能教师预设的问题学生在预定的时间内解决不了,那么教师就必须毫不犹豫地去讲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这并不是‘注入式’教学,而是教师驾驭课堂能力及主导地位的体现。有效的课堂不能单独地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漫无边际、毫无意义去引去导,把时间白白浪费,这是不符合教育的实效性原则的。只要教师把握住‘放’与‘收’的度,就一定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知识。”[7]由此可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能盲目地排斥精确讲解,不能给它戴上“注入式的帽子”,作为教师更应该有效地应用它,充分发挥它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

4.多媒体的使用

多媒体制作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应选择对突破教学重难点有帮助的,起到传统教学媒体不可替代作用的。此外,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特有的功能,比如可以呈现大量的信息、动画效果、图文并茂、电影电视等等。根据教学的内容、教学的环节筛选教学媒体,让媒体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三、课后巩固——巧设问题助新知

以往教师只抓课堂45分钟教学,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而对课后学生的学习重视不够。课后复习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延续,是一种与自己理解能力同步的学习。应该承认,仅凭课上的45分钟很难将学习的知识完全掌握,这一点,很多同学在课后学习时已经感觉到了。为什么课后学习时,还要重新查书或请教同学呢?就是因为有的知识学生根本没有领会;有的虽然领会了但并没有记住;有的虽然初步领会和记住了,但掌握得并不深刻,因此,遇到问题时仍然不知道怎么办。可见,下课后认真地按照自己的理解程度进行课后复习、课后反思、课后巩固,对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是十分必要的。而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就要精心设计,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能力特点,分层布置任务,同时提供必要的复习提纲和参考资料。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都能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从此不再讨厌数学,真正喜欢上数学这门课程。

高效课堂是教学实践的热点话题,它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将会引起更多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我们要脚踏实地,从素质教育目标出发,做到以人为本,依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回归于生活,让学生感知数学的真谛,进而喜欢上数学,爱上数学。广大师生更需共同努力,真正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性,从而最终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预设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