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教学的运用透析

时间:2022-07-13 04:59:00

导语:多媒体在教学的运用透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多媒体在教学的运用透析

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多媒体教学以其它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正逐步走进课堂,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显示出语文教育改革的美好前景。

然而,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语文多媒体教学也存在诸多问题。这到底是多媒体教学本身的问题,还是在应用时出现了偏差?

1.多媒体语文教学的优势

1.1能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的出现,能把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变抽象为形象,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创设一个更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这样,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体味作品中所创造的意境,迅速而正确地把握文章的内涵。

1.2有利于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传统的语文课,一篇课文至少要用两节课才能完成,长一些深一些的课甚至要讲一个星期。运用多媒体上语文课则不同,它打破了课堂45分钟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有些内容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了。

2.多媒体语文教学的弊端

我们将着重点放在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的局限性。

2.1多媒体不能取代语文个性化教学;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不单是认知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活动。语文课的特质要求语文教师用优美的语言,通过生动富于魅力的朗读,去诱发课文中的美,去感受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同时将自己感受到的美去感染学生。而这一切,多媒体课件是难以取代的。

2.2多媒体的滥用与误用,直接导致了语文课教学诗意的苍白,语文丰富性和复杂性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我们知道,文学语言就不同于其他语言,它具有含蓄性、情感性、隐喻性、象征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特点。因而采用多媒体的直观视觉形象是难以传达文学语言的内涵的。

试想,朱自清的《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那“偷偷地”和“钻”其情味又岂能用直观的视像来传达?“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其用词之妙又有哪位摄影师能用画面来表现?教师不能过于依赖以声像功能为主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而应该让师生之间面对面的共同研读与欣赏,领悟语言运用的规范、准确和意蕴丰富等,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3.走出困惑的选择

3.1原则,①以教学性为出发点。使用多媒体与否,关键是看能否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能否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即以教学性为出发点。如果不根据实际,反而会起到画蛇添足的效果。②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把重点放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果上,也就是说,要以学生为中心,比如:课件制作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力和理解力;课件制作应充分考虑学生可能提出的一切问题。③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如果语文课上没有了语文教师富有激情、充满个性化的声音。那么,就必定索然寡味,学生的积极性又从何而来?因而,我们必须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切忌滥用或不恰当使用多媒体技术将原来的优良传统也丢掉了。

3.2对策。①维持策略。在语文教学中,对于某些问题,用传统的语言、文字等形式已能表达得十分清楚;另外,文学语言不同于其他语言,利用多媒体直观的视觉形象有时是难以传达文学语言的丰富内涵的。在这种情况下,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最佳选择。②折衷策略。把多媒体与其它多种媒体同样看待,研究多媒体与其它媒体的有机组合,在教学中合理设计、搭配、应用多媒体和其它媒体,共同发挥出综合效益。特别是选择适合发挥多媒体特性的语文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教材。③摒弃策略。对于某些需要创设情景或是随时需要在教学中更新知识和增补学术前沿内容等的教学内容,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创建新的语文教学环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所展现出的诱人魅力。

总之,语文教学应在充分分析语文学科自身特征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选择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教学手段才是明智的选择。不能盲目攀比或迷信所谓的现代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因为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手段,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实现“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