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德育生活化的有效路径
时间:2022-05-18 02:15:00
导语:小议德育生活化的有效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传统的学校德育目标一是口号高,二是目标大。德育内容思想政治色彩浓,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与新课程德育标准严重脱节。本文所研究的德育生活化,使学校的德育目标基于生活,使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德育管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连接,并融为一体。从而引导学生在探究生活的过程中,感悟生活,领悟德育内涵,激发道德情感,并加以内化和升华,从而真正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德育管理;生活化
所谓学校德育生活化是指以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和生活为依据,从学生的认知、理解、体验、感悟、交往和实践出发,开发利用现代生活资源,关注人的现实生活的需要,不空洞说教,不脱离学生生活,制定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德育目标,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本文就实现德育生活化的途径作一探索,以抛砖引玉。
一、实行德育目标生活化
传统的学校德育目标追求“高、大、虚”,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被要求做道德高尚的人,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这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生理实际和心理实际,缺乏感召力、凝聚力和内动力。因此,学校的德育目标要主张基于生活、源于生活,实行德育生活化,使德育内涵具体体现在学生生活之中,通过丰富个体的生活经历,依据个体成败得失的经验和感受来引导学生思考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选择、确定自己所要遵行的道德。使学生能身临其境,亲身感受、体验成功。教师从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接受、容易做到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贴近生活实际的“近、小、实”的德育开始,逐步走向社会需求的“远、大、高”的德育目标。避免用同一目标培养学生,用同一模式教育学生,用同一标准评价学生。切实强化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
二、实行德育内容生活化
德育即生活,生活即德育。德育内容生活化,就是要使德育内容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生生活现实,贴近学生群体,与学生日常生活、自主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社会生活等紧密连接。也就是要通过学生生活,创造性地、多元化地把德育内容还原于学生日常生活之中。如在食堂饮食管理上,我们可以在学生中开展对一餐饭的讨论。引导学生去寻找资料:为什么旧社会人民为了能吃上一餐饭竟那样艰难困苦,甚至卖儿卖女?为什么改革开放前人民还要为了能吃上一餐饭那么艰辛,起早摸黑地劳动?现在人民为什么不仅能吃上那么丰盛的饭,过上好日子,还要讲究科学用餐?通过讨论,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体验共产党领导好、社会主义好、党的政策好,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之情。同时还可以结合对一餐饭的大讨论,教育学生热爱粮食,反对浪费,不乱倒剩饭剩菜,学习劳动人民勤俭节约的精神,从而实现德育生活化。
三、实行德育方式生活化
学校要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新举措,努力创建德育工作新方式,使德育寓于日常生活之中。要痛改德育途径封闭、孤立、强制、灌输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压抑、控制学生的生命活动,违背学生的学习天性,与生命的自然取向相抵触,造成部分学生无心向学、灰心丧志、厌倦课堂、冷漠社会、不守纪律、互相争斗、辍学出走,等等。因此,教师要转变育人观念,以人教人,以心换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工作实践中要积极探索适应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德育方式,要广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实践活动,促使德育融于日常生活实践之中。在社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学科学习中,利用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的、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国内政治内容,浩瀚如海、源远流长的历史知识,广阔博大的地理常识和蕴涵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语文学科等教育内容,让学生课前去搜索、去挖掘,课中去畅谈,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熏陶学生的爱国心境。在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国内外大事的庆典中,我们相应开展演讲赛、辩论赛、文体活动;还可以利用“三八”妇女节,举行“只要妈妈露笑脸”的作文竞赛。平时开展一些为敬老院服务工作,为老人洗衣、洗被、洗头、洗澡、洗脚;开展上街道、公园打扫清洁卫生,为贫困儿童献爱心等活动。通过让德育内容融于现实生活之中的方式去激励学生将自己与他人之间、自己与制度之间、自己与学校之间进行比较、对照、合作,从而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修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德育生活化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德育工作本身规律的呼唤。实践德育生活化的途径是多元的,德育生活化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将为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成就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探究其规律。
- 上一篇:小议英国老师专业发展的理念
- 下一篇:学校德育工作的瓶颈及对策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