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当代青年的道德信仰教育
时间:2022-05-08 05:14:00
导语:深究当代青年的道德信仰教育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道德信仰体现着道德体系中的最高价值理想,凝聚着各种道德诉求和规范。道德信仰对青年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选择有着深远意义。当前,受市场经济和青年自身发展特点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青年在道德信仰上出现了道德情感缺失、道德行为失范等问题。这就需要提高青年的道德认知水平,健全道德教育体系,改善道德评价系统,促进新时期青年的道德信仰形成。
关键词:青年;道德信仰;道德教育
一、青年确立正确的道德信仰的意义
道德信仰是对道德本身即道德原理、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等道德价值判断的信仰。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变革给人们的道德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青年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期,形成正确的道德信仰对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道德信仰构成青年的精神支柱。道德信仰在价值观念中居于支配、决定的地位,其他价值观念处于从属地位,所以说道德信仰构成人的精神支柱。青年确立正确的道德信仰,不仅为其生存、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而且也有利于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道德信仰是青年道德行为选择的价值坐标。道德信仰是人们对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信念的整合。对青年来讲,他们一旦确立了某种道德信仰,就会自然地形成与此道德信念相适应的道德导向,这一导向为青年的道德行为选择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道德信仰是青年实现其社会价值的保证。道德信仰作为一种高级的需要,表现为人对人格尊严、荣誉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渴望。青年确立正确的道德信仰,能够使其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意义,并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去实现这一意义和价值。通过这一过程,使他们充分体验到人生的快乐和幸福,并保证其社会价值的实现。
二、当代青年道德信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当代青年道德信仰存在的问题
首先,价值定向作用弱化。道德信仰的定向作用是实现道德职能、发挥道德作用的有效途径,它为人生指明了奋斗目标和有价值的生活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为物质水平不高、法制建设不完善、道德主体认知能力不强等方面的原因,一些青年对道德失去了信心,产生了道德怀疑主义心理。
其次,道德情感缺失。道德情感是对道德理想目标和道德规范体系表现出的忠诚、虔诚等强烈的情感。当前,许多青年缺失了对传统道德价值的崇敬感,表现为善恶是非分不清、价值标准多元化等,这些现象会淡化青年的道德情感,出现规范要求的“真空”。
第三,道德行为失范。道德行为失范是对自己原有的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系统怀疑、动摇乃至否定。市场经济下,金钱成为人们追逐的直接目标。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很多青年就会在道德行为选择上出现困惑,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还会造成人际关系的冷漠、社会风气的败坏。
(二)当代青年道德信仰问题的原因分析
首先,青年自身发展的特点及其价值的多元化,使道德信仰出现偏差。在社会的转型期,青年的心理发育和身体发育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他们的身体发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思想发育相比之下却发展缓慢。很多青年对社会的认知能力不强,自我控制能力差,这些都严重动摇了青年传统的道德信仰。
其次,市场经济对青年道德信仰确立的负效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较多地看到了“市场”积极、正面的作用,而忽视了它在思想道德方面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轻视道德精神价值,过度重视物质财富价值,过分追求最多量的金钱,极易诱发青年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
再次,道德判断缺失,导致道德精神动力缺乏。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青年的思维方式与道德信仰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如果还像以往那样过分强调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而忽视个人的自由,就会把理想和现实割裂开来,造成道德判断的缺失和道德精神动力的缺乏。
最后,家庭伦理道德的缺失和学校道德教育功能的弱化。家庭教育对青年的道德教育和确立具有启蒙作用。在我国,部分家庭中的父母过度溺爱自己的孩子,使子女极易产生“自我中心主义”思想,自私自利,缺乏社会责任感。受过去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的道德教育往往只注重于书本,与社会世俗道德现象相分离,使青年对道德信仰教育产生厌烦或逆反心理。
三、加强青年道德信仰教育的途径
(一)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形成一致的价值认同。
一个人只有确立了正确的道德认知体系,才能由此来规范引导自己的行为不会在纷繁芜杂的道德现象中失范,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实现人生的价值。所以,青年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道德认知水平,加强道德教育,促进道德价值的一致性。一方面,要改进道德教育的方式,使其更具科学性和深刻性。另一方面,加强青年的实践教育,让他们在亲身的体验中认识到道德的意义。
(二)健全道德教育体系,重塑青年的道德信仰。
构建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的道德信仰体系,是当今道德建设急需解决的基本问题。这种新的道德体系既要融合传统的道德价值体系,也需汇入当今社会优秀的道德文化。它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不仅在于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更在于把这一道德品质通过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出来,为人们提供行为的方向,使人们能一以贯之地从善。也就是说,道德信仰使一个人的道德人格、道德理想得以实现。所以,我们应加强青年的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塑造其完美的道德人格。
(三)完善道德评价系统,建立道德奖惩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道德价值逐渐隐退,原来社会中普遍的社会道德规范也日趋消失。这就需要我们把道德与法律这两种规范社会行为、稳固社会秩序的手段结合起来,既充分运用法律规范的权威性与强制力,又注重提高青年的道德自律意识,不断地完善道德评价系统,建立全社会的道德奖惩机制,把青年的道德实践活动同法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严格执法引导他们的道德价值选择。
(四)发挥舆论的导向功能,保证舆论监督的顺畅。
加强社会的舆论监督,一方面,政府要保证舆论监督的权威性。既要引导青年明辨是非,又要使他们重视道德的精神价值。另一方面,保证舆论约束途径的畅通。这就需要积极调动青年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热情,增加政府行政工作的透明度,不断强化青年生活共同体的意识,充分发挥道德舆论的力量,使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得以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1]秦红林.德育视野中的道德信仰教育[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
[2]魏长领.道德信仰与自我超越[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3]荆学民.社会转型与信仰重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 上一篇:深究汽车专业课教学方法
- 下一篇:深究初中物理教学兴趣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