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考移民疑问

时间:2022-05-07 06:05:00

导语:浅析高考移民疑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析高考移民疑问

引言

据新华网青海频道西宁11月29日电悉

从最初的一个人、两个人,到现在的整班整班;从原来在青海偏僻农村落户到现在的公然在省城“安营扎寨”``````

今年5月份,我省取消了173名外地学生在青海普通高考的报名资格,10月份,省高等学校的招生委员会和省教育厅联合发文,再次取消78名学生的在青普通高考录取资格,前后两次共取消了251名“高考移民”的报名、录取资格。“高考移民”现象在我省愈演愈烈,已经严重侵害了青海考生的切身利益。

而另据3月15日的《齐鲁晚报》报道,十余名山东金乡县学生利用贵州与山东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差距考上名牌大学,通过一位“能人”踏上了移民之路。当然,这需要交给中介人高达9000元的费用。同时,在新疆、海南等地也涌进了不少“高考移民”。

从1999年到2002年,高考成绩达到海南本科第二批录取分数线上的,省外考生所占比例节节攀升:4.1%、5.8%、10.5%和11.7%。

时光飞逝,转眼02年高考就过去1年半,虽然过了500过个日日夜夜,可是通过这次高考走进同济校园的我,至今无法忘怀那扇“龙门”,无法忘记自己和同学们没日没夜啃书本的情形。

作为一名湖北籍学生,我将高考比作“鲤鱼跳龙门”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考名校的竞争更是如此。现在作为一名幸运的同济学子,回首高考,我无意述说自己为之付出的泪与汗,我想谈的是一个关乎我们考生利益的热点问题——近几年来愈演愈烈的“高考移民”之风。

一、“高考移民”的原因

按照有关规定,“高考移民”违反了国家的户籍管理条例,它会破坏国家对教育资源的配置,干扰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回过头来,我们想想为什么会产生“高考移民”?

调查发现,“高考移民”出现了“两头流”的趋势:一方面是大量流向新疆、宁夏、青海、内蒙古、山西等教育欠发达地区;一方面是少量流向北京、上海等录取比例较高的教育发达地区,但因进入成本较高,尚未形成规模。纠其原因,就是因为有的地方高考取分高,有些地方取分低。在江苏、山东、湖北进不了录取分数线的,到青海、贵州、北京就可能进录取线,甚至可能上重点大学。

在学生眼中,国家这种限制报考地域、计划性分配招生名额的行为,也是对他们受教育权的强行干涉。例如去年,山东省本科录取线在550分左右,而在贵州只要过了400分就能上本科。如此大的分数差距令不少东部地区的学生望分叹息。

为什么各地的录取分数会有些许差异?除了各地的教育水平的差异外,各地录取名额差异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从各学校每年的招生比例上看,北京、上海等地可谓占尽天时地利。北大、清华等学校可以在北京以低于一些落后地区的分数招收几倍、甚至几十倍于外地的高中毕业生。北京、上海等地的学生从上高中的那天起就可以高枕无忧地等待着那张必然到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因为北京的高考录取率接近100%;而四川、湖北、山东等地的考生则从上高中的那天起,就必须背上沉重的高考包袱,因为他们的高考录取比率远远低于北京、上海,他们考大学难,考重点大学更难。

像在我们同济,上海生源与外地生源比例接近1:1。不知道这个招生比例是如何下放的。仍以我们学校为例,上海的确有许多优秀的高中毕业生,他们进入大学后也能刻苦学习,也能做出不少成就,但从整体上看,外地学生,尤其是那些从千军万马中拼杀出来的外地学子,由于他们经过了更为惨烈的淘汰机制,他们的起点就会更高一些,他们具有更强的学习和科研能力,因此在相当多的大学科系中,上海学生始终处于下风,只要看一看各个科系拿奖学金的同学生源比较一下就可以证实这一现象。

如果说北京或者上海的市属高校,偏爱本地学生倒是无可厚非,但如果是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高校,对这种比例上严重失衡还是熟视无睹,那就是有意制造的一个巨大的教育不公平了。北大、清华身在北京,但它们是属于全中国。

反观国家利用户口、地区限制高校招生的初衷,可能主要是为了避免地区差异太大,保证一些教育相对落后地区的人才培养。实际上这一政策的作用很有限,虽然确保了入学时的人数比例,但是就业时的人才流向则完全在市场调节下,越是优秀的毕业生越容易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这也是贫困地区教育水平低下状况难以改变的主要原因。并且,教育落后地区的学校往往乐意促成“高考移民”,他们通过引入其他省份学生来提高本校的升学率。因此,国家按地区分配招生名额的做法表面上看维护了落后地区的利益,实际上根本奈何不了人才的整体流通趋势。与其给落后地区以政策性支持,还不如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增强其内在竞争能力。当然北京、上海这些直辖市除外,它们不是贫困地区,但其录取分数线也很低,而且考名牌的机会多得多。

二、如何应对“高考移民”

“‘高考移民’凸现出中国公共教育体制正在遭遇的挑战。”教育政策专家劳凯声教授说,不同地区不同分数线,是一种典型的计划体制的做法,正越来越遭受质疑。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已经打破了教育领域原有的社会关系和利益格局,人们要求享有一种更高水平、更公正的教育,以及一些更公平、更均衡的利益分配格局。教育权是最大的的公平权,在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分配上,政府责无旁贷。

高校招生政策必须坚持两个“基本点”:一是必须保证招生的录取机会均等,以能力为本位,人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应设置多个录取标准;二是市场不能提供的产品,如老、少、边、穷地区急需的人才应由国家加以解决,并以严格的程序予以保障,否则易造成新的不公平现象。

专家们指出,解决“高考移民”问题,我国必须从教育公平入手,一方面进一步提高“门槛”,严把报名关,杜绝腐败;一方面应着手解决一些根本问题:一是缩小过大的高考分数线差异;二是改革现有的全国统一高考模式,增加高校自主考试招生的权力;三是加大财务转移支付力度,增加欠发达地区教育投入,提高教育水平,带动经济发展;四是采取教育行政听证、咨询和监督等制度,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体现教育公平。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目前高考中存在的不平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提出许多改进意见。根据这些意见,国家有关部门已着手制定新的办法,进一步体现高考的公平性原则。我认为一旦还公民真正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那“高考移民”现象就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