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新课程教学的异化现象对策
时间:2022-05-04 11:25:00
导语:深究新课程教学的异化现象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由于对传统和创新的关系缺乏正确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教学论文对这些异化现象及时进行反思,探究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对于新课改的顺利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传统与创新异化现象
对传统教学中的合理成分不加选择地放弃,盲目追求形式上的花样翻新,是当前课程改革进程中表现出的一个突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令人不解的异化现象。这种异化,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深入领会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对传统与创新的关系缺乏正确的理解而导致课堂教学失效或低效的行为。本文在对这些异化现象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试图对产生这些异化现象的根源作出解答,以期引起大家的关注和思考。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几种异化现象及其反思现象之一:“双基”还重要吗?
在英语课上,教师热情洋溢地拿出道具,学生争先恐后地进行表演,课堂气氛甚是热烈。课后采访学生,发现他们除了觉得好玩、刺激以外,连应该掌握的单词都不会读。
在语文课上,既有多媒体的运用,又有抢答、唱歌等形式,热热闹闹,但一篇课文教下来,学生读课文仍然结结巴巴,丢三落四,如同没有学过一样,问及课文语句更是茫然不知所答。
反思:这是当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情况。为了突出过程方法,突出体验的生成和情感的丰富,而把知识技能教学简单化处理或者冷落忽视的一种异化现象。这种异化是典型的由于对新课程误读而导致课堂教学出现偏差。在传统教学中,过多地关注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忽略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理性目标的培养,这种知识教学在被强化的同时,失去的是对学生生命的关照和对学生整体发展的关怀,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和片面发展的人,这既违背了我国的教育目的,又不符合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新课改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表明,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应贯穿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之中。它要求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但并不等于放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不表明过程与方法可以游离于“双基”之外。事实上,不管课程改革进行到何种阶段,知识和技能目标始终是基础性目标。离开了学生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只能是一句空话。那种把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相互割裂的课堂行为,除了让学生觉得刺激好玩之外,对于他们增长知识、提高智慧没有丝毫帮助。
现象之二:教学内容可以随意处理吗?
在课堂教学中,过多地补充教材以外的内容,偏离文本大谈从网上或图书馆查阅的资料,置教材于一边;要么随意处理教材,如内陆学校回避有关大海的描述;民族学校添加大量的乡土文化的内容。
反思:这是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随意开发课程资源、任意增删教学内容的一种异化现象。这一异化现象是对“回归生活世界”理念的表面肤浅的理解。在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繁、难、偏、旧,充斥教材的是远离学生生活经验、学生不感兴趣或无法学会的内容,这不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也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不堪重负。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教材只是一个引子,强调教材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谋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融通和整合,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认为回归生活世界就可以任意脱离教材,“天马行空”地在课堂上讲。那种唯教材是瞻,把教材神圣化的态度是应摒弃的,但如果脱离教材空谈拓展学习、联系生活也是与新课改理念相悖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立足教材,引导学生从教材出发关注课外学习资源,让教材成为链接课内外、沟通校内外的桥梁。那种置教材于不顾,热衷于交流课外查阅的信息资料的课堂教学,只能是喧宾夺主、舍本逐末、对学生的成长有害无益。
现象之三:讲授法过时了吗?
在课堂上,学生团团坐成为时髦,讨论声此起彼伏,教师能少讲就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反思:这是当前课堂上教师“谈讲色变”的真实写照。其实质是把讲授法等同于灌输,把讲授法与发现法对立起来。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与之相对应的,教师也力求用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出现了师生之间的对话、合作、讨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喜人变化。然而,与这种喜人的变化相伴而生的还有另外一种现象,那就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少了,学生的探究、合作、讨论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教师甚至还来不及讲解,一堂课就结束了,美其名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课堂上,满堂灌、一言堂导致学生兴趣全无,教学质量不高,但这是由教师照本宣科造成的,把全部的罪责归于“讲授法”显然是不对的。事实证明,作为历经几千年教学实践未被淘汰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是有其存在价值的。叶圣陶先生说:“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我们“谈讲色变”,与没有正确认识讲授法有关。如果只让学生各抒己见、自由讨论、盲目探究,而没有教师精辟的讲解、适时的点拨和价值观的指引,那么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就只能是形式上的自欺欺人,而没有实质上的长足进步。现象之四:信息技术是唯一的教学手段吗?
评价一堂课的好坏,一条硬性标准是是否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于是,在许多公开课、竞赛课上,白色大屏幕堂而皇之地取代了黑板。在有些课上,幻灯片一放到底,过去的“人灌”变成了如今的“机灌”。反思:这是过分夸大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而导致课堂教学异化的现象。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最多不过是一张挂图、一块小黑板,教师教得累,学生也觉得枯燥。这时,多媒体和幻灯片等现代教学手段适时出现,图文并茂,音形兼备,能充分调动学生多方面感官的参与,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其优越性不言而喻。但如果因此而否定传统教学手段,把粉笔和黑板逐出课堂,那也是不现实的。且不说多媒体制作的费时费力,单就课堂上的师生交流来看,它远比不上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效。再加上许多多媒体课件往往只注重图案和声音的处理,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只忙于仓促记录,而无暇顾及真正的教学内容。
那种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黑板和粉笔并不能因此而被逐出课堂。每一种教学手段都具有其特点和功能,也有其各自的适用范围。在教学中,它们是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关系。只有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异化现象课程改革毕竟是一项没有模式可以借鉴的行动。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行为偏差一味地批评和指责是不对的,但如果任其发展后果将是非常危险的。我们能够体谅教师在课改之初出现的种种非正常的教学现象,但如果仅仅停留在情感上的理解显然是不行的,而要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少犯错误。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一方面固然与教师没有深入理解新课改所倡导的理念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教师对传统与创新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有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传统教学的精髓缺乏正确的认识而导致盲目放弃传统。传统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积累。
几千年来,中国的传统教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思想,祖先留给我们的有“不奋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思想,有“教学相长”的教学原则,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读书方法,然而一提传统教学,我们就只知道批判传统教学扼杀了学生的思维,禁锢了他们的头脑,仿佛传统教学已如过街老鼠,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敢提讲授法,不敢提师道尊严,唯恐一提这些就是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对学生的专制,就是师生关系的不平等。我们对传统精髓的无知和片面理解让我们不加选择地放弃了好的传统。横扫一切的态度让我们无知地放弃了自身过去有效的经验,人为地割断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的联系,在拒绝传统教学经验的同时不加选择地运用教学新手段,不遗余力地创造所谓课堂教学新模式,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肤浅和流于形式。第二,对自身优势缺乏正确认识导致盲目“跟风”。部分教师对自己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认识不够,对自身的优势估计不足,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这种情况更多反映在老教师身上。诚然,老教师在课堂上师生交流的过程中确实不如年轻教师的课堂活跃,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方面确实没有青年教师那么娴熟、灵活,但中老年教师在过去的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优势。例如,他们在“双基”传授与训练方面能够做到落实与扎实,在组织教学与班级管理方面经验丰富、灵活有序,他们的板书往往工整而美观,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讲解往往条理清晰、逻辑分明。
这种课堂也许风平浪静,波澜不惊,然而却内涵丰富,也许平凡如山间野花,但却自成一景,值得回味。如果这部分教师在保留传统教学经验和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融入新课程理念,他们的教学将更加丰满多彩,形神俱佳。一部分在传统教学中尚未“站稳脚跟”的年轻教师,他们虽然在接受新课程理念与行为转变方面较为迅速,创新特点明显,但却缺乏扎实的支撑与厚度,因而课堂上鲜有师生之间思维的碰撞,而多流于华而不实的形式。第三,对外来理论盲目追随。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的教育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一提到某种新的思想或理念,都会被我们用来试图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于是在本次课程改革中,一大批外国的教学新理念被引进来。这虽然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但由于没有理解这些理论的真正内涵,缺少专家的指导,教学中出现了教师为了达到与这些理念相吻合而盲目创新的现象。第四,功利主义和浮躁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功利主义和浮躁情绪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病症。它不仅让学者难以安心从事学术研究,也对中小学教师产生了不良影响。这种功利主义和浮躁情绪反映在新课程改革中,突出地表现在一堂堂所谓的“创优课”上。
现实教育给教师的成长规定了这样一种模式:三年成长,六年成熟,九年成功,十二年成名。如何才能成名?最现实的一条捷径就是通过一节节各级各类的公开课﹑示范课达到扬声立名的目的。为了在众多的创优课中脱颖而出,教师必须想尽“高招”,极力“创新”。既要创设各种情境,又要兼顾现代教学手段,既要探究,又要合作,否则就难以受到评委的青睐,教师也会因此而丧失晋职和扬名的机会。正是在这种功利主义和浮躁情绪下,我们的课堂多了一些华而不实,少了很多平实厚重的传统。课程改革是一场革新而不是革命。这意味着它是割舍传统教学中那些与现实不相适应的部分,而不是连根拔起,彻底否定传统。正像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一样,传统教学方法也有着优秀与落后两方面。对此,我们应该持理性的态度,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创新只有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才会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才会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抱残守缺,甚至顽固地认为传统无懈可击是非常可笑的,但离开传统空谈创新也是幼稚的。传统和创新是相互依赖的共同体,那种试图割掉一切传统渊源的伪创新,恰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定会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影响课程改革的进程,这是我们在实践中要极力避免的。
参考文献:
[1]温红彦.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J].中小学教育,2005(3).
[2]余文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J].中小学教育,2005(7).
[3]何玉凤.透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异化现象[J].全球教育展望,2005(2).
[4]温欣荣,薛国凤.课程改革背景下基础教育问题的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5(8).
- 上一篇:剖析液化石油气汽车的前景市场及其对策
- 下一篇:山东区域创新系统建设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