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诠释

时间:2022-04-12 08:24:00

导语:高校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诠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诠释

论文关键词:跨文化意识;外语教学;载体

论文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文化的镜子,文化的发展能够推动和促进语言的发展,而语言的发展和丰富也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高校外语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让英语真正成为文化传播的工具。

美国语言学家Spar曾说过,“语言有一个环境,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文化的镜子,文化的发展能够推动和促进语言的发展,而语言的发展和丰富也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多年来,跨文化教学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已成为广泛探讨的问题。通过探讨,人们得到了一些共识,即在外语教学中传授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的同时,还应注意文化背景知识教学,注意培养得体的外语交际习惯。外语教学实践也证明,跨文化学习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直接有利于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对学生进行文化背景知识介绍的必要性

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和信息传播的载体,它承载着跨文化交流的职能。进人21世纪,伴随着中国与国际接轨,英语已经成为传递信息和沟通世界的重要工具。对于高校学生来说,英语不仅仅是了解世界的工具,更是在世界上展现自我,让更多可以通过英语交流的人们了解中国的媒介。基于跨文化交流的要求,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拥有广阔的视野,在立足本国文化理解的基础上,更加有的放矢地进行英语学习。中国要在未来的国际社会中崛起,一方面需要我们了解世界,另一方面还需要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跨文化意识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培养的不仅仅是能够熟练应用一门外语的人才,更多的是需要能够将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和谐处理的具有相当文化意识和理论水平的人才。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贯彻这个理念,帮助学生树立英语的一个总体观念—借助英语进行多元文化间的有效沟通。因此,外语教学中应该充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文化的导人,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对学生进行文化背景知识介绍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对文化背景知识的兴趣

任何语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学习语言过程中,还必须了解文化。外语学习更是如此,加强文化教学不仅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习能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和热情,更快更好地学习外语。这是因为以往的外语教学中只重传授,学生学到的是为适应语法学习而编造的空洞的书本知识,信息含量少,学生只是被动机械地啃书本,缺乏语言应用能力。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课本中关于英语国家鲜活的文化背景资料会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教师平日授课时,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这不仅仅是指词汇、语法,而是社会概念、社会心理、人们的价值观和风俗习惯的不同而引起的。这主要体现在,打招呼和问候,各种称呼、致谢、赞扬及其它社交礼节。中国学生在路上见到英语外教,常常出于礼貌打一声招呼说“Whereareyougoing?”然而,这种打招呼的方式是中国人的习惯,外教并不感到这是一种礼貌,反而认为好像是警察在盘问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外语水平有着深远意义。

(三)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系统化意识

在跨文化意识的基础上,如何能让学生放开视野和主动地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多媒体教学设施的引人大多偏重一些兴趣的启发和实用性,要使学生掌握好英语还需要树立一个语言学习系统化的意识。也就是说,除去课堂教学的时间,通过互联网、报刊、杂志,学生每天至少应该读一篇外国人撰写的新闻稿和文章社论,每天至少收听一小时英文广播,让英文歌曲的旋律和外文电影、电视剧占据课余生活的1/3。教育者应与此同时及时搜集反馈信息,并予以纠正和指导。在教学实践中,可为学生提供了诸如TIME(时代周刊),USAToday(今日美国)等网络、期刊资源的索引,并针对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给出收听英文广播、歌曲和观看英文电影、电视剧的建议,让英语学习实实在在地全面贯彻在学生的生活中。

当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然而,在贯彻系统的、实用的、全面的英语学习同时,更需要我们放开视野,让英语真正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我们的外语教学应紧扣世界教育的发展方向,为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素质的人才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