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十二怒汉的教学及主题

时间:2022-04-07 04:49:00

导语:小议十二怒汉的教学及主题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议十二怒汉的教学及主题

摘要:《现代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五、六两课选取的独幕剧《十二怒汉》以其新颖实用的题材,深刻多样的主题,性格鲜明的人物和张力十足的戏剧冲突,引起了学生们浓厚的兴趣,但也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笔者通过探索实践,发现此两课通过“演剧”的形式来教学,会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还从“陪审员制度”,对种族歧视的批判,坚持真理的勇气,领导艺术等方面探讨了《十二怒汉》所涉及的主题

关键词:《十二怒汉》;演剧;陪审员

由北京外国语大学编写,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大学英语》第三册的第五﹑六两课选取的是美国当代剧作家ReginaldRose创作于1954年的一出独幕剧《十二怒汉》(TwelveAngryMen)。此剧于1954年拍成电视剧,并于1957年由着名导演悉尼·吕美特拍成了一部由着名影星亨利·方达领衔主演的全明星阵容的黑白故事片,获当年三项奥斯卡提名,至今仍被公认为美国最好的法庭片之一。

《十二怒汉》全剧自始至终发生在曼哈顿刑事法庭一间不足40平方米的狭小拥挤的陪审员审议室里。看似简单到了单调的场景使故事的焦点集中于剧中人物。该剧作为独幕剧来说出场角色颇多,是12名以数字编号的陪审员。他们要审议一桩看似铁板钉钉的命案:一个18岁的贫民区少年涉嫌弑父。住在少年楼下的老人隔窗听到了少年大喊“我要杀了你”;住在少年家对面的中年妇女更是声称亲眼目睹了凶杀过程;杀人凶器被证明和少年的一模一样;少年虽自称案发时他在影院看电影,然而他既没有人证;也记不清电影的名字。一切的证据似乎都显示少年就是杀父凶手。然而八号陪审员力排众议,以其客观冷静的态度,缜密逻辑的推理,抽丝剥茧,逐个推翻了证人的证词,中间经过六次表决,同意有罪的人越来越少,最终少年被判“无罪”而释放。

这出独幕剧课文较长,出场人物众多,线索繁杂而层出不穷,语言中俚语,俗语较多,给精读课教师带来较大的挑战。然而,两年来经过对四个班的大胆实践和悉心准备,我发现此课由于其题材新颖实用,主题深刻多样,人物性格鲜明,戏剧冲突张力十足,只要精心组织,此两课通过“演剧”的形式来教学,会成为颇受学生欢迎的一课。

一.遵循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人本主义学习观的提倡者卡尔·罗杰斯,认为人类具有天然的学习潜能,但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只有发生在所有学习内容具有个人相关性和学习者能主动参与之时。他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真实情境"中的兴趣学习,他认为那是一种有意义的体验性学习。因为在真实的情境中,当所学的对他有切实的个人意义时,学习者才会去感受、去做、去行动,他的智性活动和感知、情感活动交织在一起,他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整个教学流程中,学生是有个性的认识主体、实践主体、自我发展主体,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体性,努力实现学习主体的回归。戏剧与教学相结合的活动充分体现了这一教学原则,整个活动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途径,教师的主导作用则是通过充当教学计划的设计者、技能训练的组织者等角色得到发挥的。课堂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欲望。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推崇“教学做合一”。陶先生认为:“做”是教学工作的核心,而学生演课本剧就是“做”的一种具体表现。

2.创造性原则。

即要求教师敢于放手,切不要越俎代庖,保证学生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而不是个别、零散的片断,让学生有机会自己判断,允许他犯错误,而且还要让他自己评价这些选择和判断的结果。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求学生善于活学活用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培养交际能力。利用辅助手段,创设剧场情景。这样不仅使学生广开思路,而且促进了学生潜能的发展,激发了学生创造的热情。

3.合作学习的原则。

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中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最大限度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特征:积极的相互信赖,分工协作,个体的学习成功依赖于小组的学习成功;个体的可信赖性,即小组成员须明确自己承担的任务,各尽其力。交朋友小组,形成一种有利于意义学习的气氛,小组活动的目的是使每个参与者面临一种与人坦诚交流的情景。从而有助于解除各种戒备心理,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自由的﹑直接的和自发的沟通。在小组中,学习成员解除各种戒备心理,没有任何压力,相互交流,相互尊重,形成了一种自由的、直接的、自发的沟通,彼此充满了温情和友爱。合作学习倡导者认为只有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习,才能学得更好。

二.课前准备

教师作为总策划人,须在单元教学前制定出总体方案。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主要充当协作监控的角色,他应学生的要求参加讨论、探索、研究。要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以最大程度发挥表现的空间,这样学生的思想在没有被束缚的情况下,对语言的表达愿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使他们充分自主的学习。教师是一名灵活的导学者,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鼓动学生把已有知识同正在研究的问题结合起来,以激起学生探究的要求,明确发现的目标,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常在教学开始的前两周,我会将此课布置给学生们。以30名学生一个班为例,将学生们采取异质分组的原则(按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差搭配)分为两组,一组15名学生,分别负责一课。协助学生收集和组织有关资料,让学生大量感知材料,积极启发,举一反三,这样一方面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策划能力,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另一方面让学生课前做好准备,不仅培养了学生自学的好习惯,又使他们真正地了解剧本的情节,从而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方面有了一个基础。学生对此设想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这是一个能挖掘他们自己潜力、展示他们才华的机会。15名学生中一名为“导演”,他的责任是将其组员按其性格特色,音色特点分配以不同角色,然后组织他们进行排练。“导演”虽然不上场,但他如同乐队指挥,是每组的灵魂人物,小组表演的成功与否与每组“导演”的能力密不可分。“导演”本人首先要熟悉和理解剧本,然后着手组合剧组,安排角色、落实职责,查找资料、组织排练。结果证明,所有的“导演”都感到这次任务对他们是一次很难忘的经历,是很有益的一次锻炼。

剧中需要12名演员,他们中有的台词洋洋洒洒,有的则只有寥寥几句,有的还伴随有激烈的肢体动作。学生们大都第一次用英语演出,对自己扮演的角色都非常投入。我提出的要求是尽量做到在“演剧”而不是在“读剧”。每一小组其余的两名学生将负责道具,剧务,及对此剧背景资料的搜集。

三.精彩的课堂

学生们的潜力真是很令我惊喜。一旦他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无不使这两课的教学成为使师生都获益菲浅的一次难忘经历。

上课当天,四个班的学生们都对教室进行了精心而别出心裁的布置。有的班的黑板象影片开始般写有剧名,剧作者名,有的则在上写着:“刑事法庭”,有个班的学生竟然找到了同名电影的海报贴在黑板上,海报上的字格外醒目:“Lifeisintheirhands,deathisontheirminds!(生命在他们手中,死亡在他们心中)”。12名学生演员围桌而坐,负责道具制作的同学甚至将12名陪审员的身份牌都制作了出来,或以胸卡的形式佩戴,或摆放在每一位陪审员面前。教室里气氛肃然,俨然一副法庭景象。

我先让学生们就自己所查找的资料对此剧的历史背景,剧作者进行介绍。演出开始后,学生们不断地给我惊喜。一个班的学生甚至找到了同名影片刚开始时法官的讲话,由一位学生郑重其事地念出:

“经过六天对这起漫长而复杂的一级谋杀案的听讯,如果诸位心中对被告的罪行存有一丝合理疑点,你们必须做出无罪的裁决。然而如果没有合理疑点,你们必须依照良心判决被告无罪。无论何种情况,均应达成一致意见。如果诸位判决被告有罪,本庭将不会对他进行宽大处理。他将必须被判死罪。先生们,你们面临的是重大的责任。”

然后12名“陪审员”依次离席,然后再次入场进入角色。由于之前数次精心的排练,每位学生都能将自己的台词流畅地背出来,真正做到了在用英语“演剧”而不是在“读剧”。故事中的其它道具如弹簧刀,案发现场图,甚至用来投票的小纸条都准备地井井有条。演剧的学生们倾力演出,观剧的学生们也被深深吸引。随着剧情渐入佳境,“演员们”拍桌子,跺脚,撸袖子,怒目相视,唇枪舌战,暴跳如雷。气氛热烈紧张。演出结束后,“演员们”兴奋不已,久久沉浸于剧情中,观众们也被深深震撼,给予他们热烈的掌声。参与双方都从中获得了认识和审美能力的提高。演员从排练到演出,不同于在课堂上读文本,而是以情感和身体去全面地接近与创造人物形象,观众不论事先是否阅读过文本,都能从直观的形象中获得观赏与思考的愉悦。

接下来,作为教师的我会利用学生们仍处于兴奋状态,引导他们挖掘此剧所表现的深刻主题,然后再将课文中出现的语言点逐一讲解。老舍说过,“对话是人物性格的‘声音’,性格各殊,谈吐亦异”。个性化的语言,就是切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的语言,因此台词能表现出人物性格来,符合剧本所规定的特定的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我侧重于利用每个角色的典型话语对其性格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潜台词”,即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在分析戏剧语言时,透过人物的语言去挖掘出隐藏在人物内心深处的东西。帮助学生认识到戏剧冲突的实质是性格冲突,剧作者把人物放在尖锐的冲突中,特别是人物性格(指人物的世界观、阶级立场、政治观点、道德品质、思想感情、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的相互“抵触”、相互“冲突”来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思想。

在对课文进行讲解分析后,我会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讨论,并做练习,最后课后作业是布置学生们写一篇学习此课的心得体会,谈谈对此剧的理解或此剧对自己的启发。总结的方式因人而异、因篇而异,学生可就某一方面总结,比如导演同学除了要写“创作排练意图说明”、“排练手记”,之外,还要写最后的体会——这里包括经验和教训等。演员同学要写“人物塑造点滴谈”,其它的同学也要写出体会性的文章来。

从学生们交上来的作业来看,这种形式的教学效果还是非常好的。有一些学生写到了“演剧”使他们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分析能力,使他们真正体会到了英语的魅力;另一些学生则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提出了对“陪审员制度”的看法;还有学生对剧中给他/她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进行了评析。除了睿智的八号陪审员赢得了几乎所有学生由衷的敬佩以外,具有正义感,同时也有勇气的九号陪审员,注重事实,虽自负但明理的四号陪审员,固执偏激的三号陪审员等都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最为可喜的是学生们并不都是人云亦云。有的学生在对此剧的一片叫好声中提出大胆又合理的异议,如八号陪审员的形象过于完美,不切实际,不符合真实的生活;三号陪审员的明显的偏激态度岂不是使他应在陪审员面试时就被淘汰掉?还有就是在50年代,全白人全男性的陪审团也应属罕见等。

四.主题分析

在最后的作业讲评中,我再就学生们作业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将本剧的主题思想分为以下几点:

(一)了解西方的陪审员制度

1801年托马斯·杰弗逊总统在其就职演讲中曾说过:“我认为陪审团制度是一个政府赖以维护其宪法最高原则的基石,是人类迄今所能想象得到的一个伟大发明。”要理解陪审员制度,先要了解两个概念。

第一,假定无罪(Presumedinnocentuntilprovedguilty),即被告在被证明有罪之前应被认为是无罪的。从理论上来说,“假定无罪论”体现了对生命权的尊重,减少了冤假错案的机率;第二,合理疑点(Reasonabledoubt),即一个普通,公正,诚实,理智并且谨慎的人是头脑里对被告的罪行产生的疑点。在法庭审判时,检方若要指控被告有罪,一定要提出确凿可信的证据来证明被告的罪行。陪审员们必须排除任何有理疑点才能确定被告的罪行。这个术语包含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则:由于刑事案人命关天,所以陪审团在裁决无罪时,不一定非要确信被告清白无辜。只要检方呈庭证据破绽较多,没达到“超越合理怀疑“的严格标准,尽管有很多迹象表明被告涉嫌犯罪,但陪审团仍然可以判决被告无罪。然而在许多情况下,这两个原则也有助于罪犯逃脱惩罚。如果一个罪犯很有钱,他就能雇佣精通法律又愿意为了钱替任何人辩护的律师。而这些巧舌如簧的律师则不难在证人的证词中挑出漏洞,使陪审员产生“合理”疑点。例如1995年轰动美国的“辛普森涉嫌杀妻案”,前橄榄球超级明星O.J.辛普森腰缠万贯,不惜花费重金,聘请了号称天下无敌的“梦幻律师队”为自己开脱罪名。这帮律师凭着利用美国社会的种族矛盾以及刑事诉讼程序中的漏洞,把掌握着“如山血证“的检察官和警方证人驳得目瞪口呆,在舆论一致认为辛普森有罪的情况下,由他的律师挑选的黑人占多数(9/12)的陪审团最终却裁决他无罪开释。有人说,美国司法审判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宁可漏网一千,不可冤枉一人”。此语极为传神。

(二)批判了某些人思想中根深蒂固的偏见与“种族歧视”

十号陪审员来自贫民区却看不起穷人。他说“我一辈子和他们住在一起”,“他们的话你一个字也不能信!”“在这些地方长大的孩子,都是垃圾”,“他们杀人压根就不需要什么大不了的理由,他们天生如此,天性粗暴!”十号陪审员的偏激引起了众人的反感。九号陪审员反驳道:“一个人这样想是多么可怕啊!从什么时候起说谎成了一群人的特征了?”陪审团内可以有不同意见,但是讨论时一定要遵循基本的逻辑规则,做到以理服人。十号陪审员的这种背离理性公允的偏激违反了陪审团最基本的规则,众人纷纷厌恶地离席以示抗议。这种以偏概全,以个体代替全部的思维方式是非常不公平,甚至是危险的,是种族主义分子的典型表现。

(三)勇气的力量

故事刚开始,在第一轮摸底投票中只有八号陪审员一人投了“无罪”票,他立刻似乎成了一个“异类”,竟然敢站在绝大多数人的对立面。随着剧情的展开,我们发现五号,十一号陪审员对案情也一直有自己的疑问,然而,只有八号陪审员选择了勇敢地站出来。他的沉着,睿智及高尚的人格魅力逐渐感染了众人,一个接一个的陪审员被他说服转而投了“无罪”票。八号陪审员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人物,与四号陪审员一样,他也受过良好的教育,不同的是自负,超然,冷静,自诩高人一等的四号陪审员将案子视为一个有待解答的拼图游戏而不是一个关乎人命的大案。八号陪审员却在其理性之外比四号陪审员多了人类所特有的“同情心”。他对从小备受虐待的少年是同情的,然而他投“无罪”票的原因还是因为他对自己陪审员的职责的高度负责。他对此案还存有“合理疑点”,因此他按照法定的原则投了“无罪”票。八号陪审员无疑是正直勇敢的,他并不惧怕成为“众矢之的”。正是他的勇气与坚持才最终改变了少年的命运,也证明了社会的公正要靠每一个普通有良知的公民来实现。几年前美国总统选举时,政论家们曾用此剧来说明民主社会中,每个公民所投的“一票”的重要性。

(四)领导艺术

《十二怒汉》常被用于国外MBA课程的教材,用来教授领导艺术,说服别人的艺术。剧中的一号陪审员只不过是名义上的团长。在整个审议过程中,他循规蹈矩,尽职尽责地将审议以一定的程序进展下去。然而,作为一个陪审团团长,他缺乏一个领导者的高知灼见,对案子他没能提供自己的见解,八号陪审员由刚开始孤立的一对十一,逐渐改变局面,提出一个又一个合理疑点,推动审议向前发展,最终说服其他十一位陪审员全部接受了他的看法。作为陪审团的灵魂人物,八号陪审员实际上充当陪审团真正的团长。由八号陪审员身上可以看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在说服持不同意见者时的几个特点。

1.谦逊,“以守为攻”

故事开始,八号陪审员处于一对十一的极为不利的位置,面对由于各种原因投了“有罪”票的其他十一名陪审员,八号陪审员并没有胆怯,也没有急躁,更没有因为认为自己正确就摆出一副咄咄逼人,得理不饶人的架势;相反,他一直以一副谦恭的态度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八号陪审员深谙只要有“合理疑点”就不能定被告的罪的原则。因此,他自始至终都没有说“被告是无辜的”,他说的最多的话是“我不知道”,“我不肯定”,“我不想改变你的想法,我只想谈一谈”,“我没有任何精辟的见解,我知道的和你们一样多”。面对这样一个似乎连自己都没有信心的“持不同意见者”,其他的陪审员不知不觉中就受到了他的影响。试想如果八号陪审员自恃有理,如七号,三号陪审员等大喊大叫,其他陪审员恐怕压根儿就听不进去他的分析,更别提被他说服了。

2.各个击破

面对十一个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人,八号陪审员并没有笼统地对待。他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和心理,采取了“各个击破”的战术,使本来试图说服他的那十一位陪审员逐个被他说服。

当胆小怕事,人云亦云的二号陪审员说“我就是认为他有罪,我的意思是,又没有人证明他是清白的。”八号陪审员立刻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二号陪审员的法律常识性错误:“不需要有人来证明他是清白的,假定无罪直至被证明有罪,证明有罪是起诉书方的责任,被告根本不需要开口。”

笃信证据的四号陪审员认为那把弹簧刀独一无二,足以证明被告有罪,然而八号却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早有准备地甩出他买自少年家附近的一把一模一样的刀子,以事实有力地反驳了四号。四号又提出少年声称案发时在看电影的说法“不可信”,因为他一小时后被捕时竟想不起影片的名字。八号陪审员随即问了四号陪审员几个类似的问题,结果四号也记不清他自己不久前看的电影名字,由此证明了人的记忆是不可靠的。

三号陪审员看重的是楼下老人的证词,八号陪审员则用实际的情景再现,证明了老人不可能在他所说的时间内看到少年并听到少年喊“我要杀了你!”三号陪审员仍然固执己见,八号陪审员一改惯常温和谦恭的态度,变得咄咄逼人。他故意以“你是个虐待狂”来激怒三号陪审员,等三号陪审员怒不可遏,叫喊着“我要杀了你”扑向他时,他又镇静地反问:“你并不是真的要杀了我,对吧?”以四两拨千斤之势轻而易举地反驳了三号之前叫嚣的:“那么大声喊叫,一定是真的要杀人。”

十号陪审员以邻居妇女的证词为依据,八号指出他逻辑上的错误:“你不信那男孩儿的话,你又怎能相信那妇女的?她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不是吗?”

六号陪审员认为少年与父亲的争吵是他的作案动机,八号陪审员则提出少年一直生活在家庭暴力之中,挨打受骂是家常便饭,不可能因为挨了两个耳光就去杀人。

3.以退为进

西方法律规定,重大刑事案件的陪审团必须要达成一致意见,裁决才能生效;否则,就得重组陪审团,对案件重新审讯。当三号,七号,十号陪审员仍然固执己见不愿再讨论下去,审议似乎要进入僵局时,八号陪审员走了一步险棋。他提出再进行一次无记名投票,由其他十一个陪审员进行。如果大家还是一致认为被告有罪,他将不再坚持。但是,如果有人投无罪票,他们就要继续讨论下去。八号陪审员的提议看似让步,但如果不这样,陪审团会由于达不成一致意见而解散。八号陪审员深知再换一个陪审团,被告很可能被判有罪。与其这样,还不如试一试运气。果然,受八号陪审员人格力量的感染,同样良知未泯的长者九号陪审员在关键的时刻站在了八号陪审员一边,使形势开始逆转。

(五).真理愈辩愈明

《十二怒汉》可以看作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剧中的人物没有名字,以编号出现虽然是美国法律为保护刑事案件的陪审员的人身自由安全而设,但是在这个故事中也可以视为姓名在此已不重要。十二名陪审员代表的是每一个读者。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故事以一对十一到最后十一人均被那一人说服并不是说明凡事都要达成一致意见;相反,这正说明每个人都有保持自己对事物不同见解的权利。然而,你的见解必须建立在事实和逻辑之上,而不是主观臆断。刚开始人们由于缺乏经验,缺乏勇气,缺乏智慧,缺乏责任感而意见不同,这是很正常的。八号陪审员每提出一个假设的时候先都会一定有人会反驳他,但是当他证明他的假设合理,对方就会被他说服。真理是愈辩愈明,不怕异议的。辩论不是一件坏事。实际上,自从双方开始讨论,形势就向理性的方向扭转。个人的偏见,私利都不能成为说服别人的依据。在辩论中,最终胜出的肯定是持有真理的一方。

(六)司法公正的相对性

故事最后八号陪审员的胜出并不说明被告就肯定不是真正的凶手。但这已不是本剧的重点,因为就算他是真凶,他也有权利依照法律得到公正客观的审判和裁决。司法公正是守望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底线。在西方文化里,法庭审理认定案件事实的唯一依据只能是控辩双方所质证过的证据,法庭判决一个犯罪嫌疑人有罪与否的唯一“准绳”只能是已经颁布了的法律。任何一个法庭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如果其遵循了正当法律程序,则无论其做出的结论是“如何的不可思议”,社会公众也只能相信且尊重法庭的判决。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道格拉斯(WilliamO.Douglas,任期1939-1975)精辟指出:“权利法案的绝大部分条款都与程序有关,这绝非毫无意义。正是程序决定了法治与随心所欲或反复无常的人治之间的大部分差异。坚定地遵守严格的法律程序,是我们赖以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主要保证。”

五.结语:

高校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文化的传承和人文精神与创造力的培养。本堂英语戏剧表演课的教学为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创造了一次实为难得的契机,为他们提供了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和表现欲大大的超出我的预想。通过角色的扮演和创造,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底蕴,使他们获得了介入生活、思考生活、评判生活的机会。同时通过这次学习协作的活动,学生们加强了与人沟通的能力和技巧。通过这次有益尝试的教学尝试,我认识到只有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并能不断地探究与设计,创新教学才能得以不断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