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与情景教学探索
时间:2022-04-01 02:20:00
导语:小学语文与情景教学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情景教学是指运用具体活动的场景或提供学习资源以激起学习者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将学习内容和相应的情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从整体结构上感知和把握学习内容。
关键词:情景教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在教育教学中时常听到情景教学这四个字,那么什么是情景教学呢?情景教学即教师在课堂上创造一个与学习有关的问题的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求知欲,能够使学生在情景交融中主动地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现对其作出如下总结。
1激发情感,加深学生理解能力
创设情境很重要的是要激发情感,发挥学生理解与语言表达的能力。首先要让学生细致入微地理解课文语言。教材中的篇篇课文都是因“情”而作,每字每句都浸透着作者的情,流动着作者的情。要理解课文语言,就必须进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体验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特定情感,情之萌生离不开境。要了解作者之情,首要进入文章之境。教学时我们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丰富的联想,采用音乐、声、光、电、图画、图像、语言描绘等手段,再现特定的教学场景来强化学生的感受,激起他们热烈的情绪,在热烈情绪的推动下,学生便被带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从而获得与作者相似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课文“穷人”第七,第八两小节时,通过有感情地配乐朗诵,生动地再现了桑娜推开门后所看到的情景,激起了学生“悲”的情感体验。正是在这样的情感体验下,学生对“悲”这样的理解,不仅仅是字面上的理解,而是“桑娜”,不这样做西蒙的两个孩子会死的。西蒙临死时,还想着温暖她的孩子、她多么想让她的孩子好好地活下去呀,桑娜没有理由不这样做。一切景语、声语似情语,这些扩展愈加浸透着学生的情感,显示着他们的自我理解能力,自我感悟能力。
2体验情景创设,优化教学内容
我们都知道,学生在体验成功愉悦的同时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倾向,从而对学习产生新的热情。因此,小学教师应创设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当他们取得可喜成绩时,应为他们欢呼,为他们雀跃。
一是与“体验”相伴,以“演”育情。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每一篇都像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不同世界:有的花香鸟语,有的流云溢彩,有的波浪涛天,有的感人肺腑,有的悲切情深,还有的哲理启人等等。每一篇都是作者生活经历、灵感智慧的结晶,都关乎着人的世界、人的情感、人的心灵、人的生命。教师要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披露出来,可以采用让课文内容情景还原的方式,让学生角色介入,进行表演,构建起课堂实景。例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别》一文时,让学生分别扮演李白和孟浩然,学生表演认真投入、语言生动、动作逼真,很好地再现了送别时的场景,体现了两位诗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这样,才能让学生形塑于外,情动于内,学生才会在自己创设的情境中,培育情感,加深记忆,体会课文的精髓。
二是与“生活”同行,以“景”生情。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具有无限的诗意和美感,这种诗意和美感可以让生命拥抱最纯真的感动。面对教室的空空四壁,学生感受不到花的芬芳,也感受不到莺歌燕舞的欢跃。只有大自然才是最有灵性的课堂,它能激活学生的情感细胞、激活其潜在的知觉。在学习课文时,教师应该让学生重新回到生活中,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到田间瞧瞧,听听青蛙鸣叫的声音,感受稻子迷人的金黄,学生才会明白什么叫希望,什么叫丰收,什么是沉甸甸的喜悦;带他们去工厂、农村看看,去农田锄草,亲自感受一下“劳动最光荣”。学生从生活的景色中产生浓浓的情,真切的爱。
3坚持跟踪指导,促进课后学习情景化
“磨杵成针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听、说、读、写及综合交际能力的培养并非三两天或一两节情景教学课就能迅速提高或形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课堂上主动掌握的知识,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不断认真辅导学生的课外学习,随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并经常给予正常的指导,让学生自己学会创设课外学习的学习情景,使课堂内外的情景化学习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4自娱自乐“做情景”
“做情景”,实质上是强化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把语文知识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语文技能与具体生活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自会兴趣盎然,能力得到真正提高。“做情景”的主要表现方式就是编演“课本剧”。笔者认为编演课本剧是激发兴趣,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例如,编演课文《皇帝的新装》,老大臣看新装时的语言就很有个性化,词句都很讲究。若没有认真分析、反复推敲,是不能编演好的。又如《孔乙己》中“孔乙己出场”一幕:孔乙己来一碗酒,一碟苗香豆,排出九文大钱……孔乙己摆着读书人高人一等的架子,此时还能炫耀自己,夸张的语言、迂腐的性格一露无遗。学生在改编中可能会增加其他对话语言,使人物形象更鲜明。表演时,须把孔乙己有意炫耀的声调、动作,表现得细致、生动。学生如能做到,就说明学生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同时又能对人物的性格给予准确的把握。
5突出课文特点,展现优美的情境
在“趵突泉”一课教学中运用影视手段展示的一幅幅画面,播放优美的音乐与课文内容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得到了更加真实的感受。钓突泉美丽的景色把学生带入清新亮丽的世界中。那向外喷涌的泉水仿佛触手可及,给学生创造了极为广阔的思维空间,而学生的心情也仿佛融入了自然景物之中,在情境中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感到充满生命活力,充满创造激情。在语文课堂运用信息手段充分展现师生其乐共享的人际情境,丰富多彩的活动情景,形成一种亲切、愉快、智慧勃勃向上的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杨艳芹.试论小学语文互动式教学.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8(04)
2孙宏安.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朱清时.科学(7~9年级1~4册).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4傅道春.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 上一篇:歌唱练习的两个基本问题探索
- 下一篇:音乐教学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