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学生作文经常性错误的原因

时间:2022-03-21 09:39:00

导语:探析学生作文经常性错误的原因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探析学生作文经常性错误的原因

摘要在学生作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常识性错误,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包括社会环境的原因,教育制度的原因,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学生学习上的问题,本文对这些现象作了细致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常识性错误环境原因制度原因老师原因学生原因

每年的高考作文中,都会有一些学生在作文中出现常识性的错误,如“和坤是被顺治皇帝杀死的”,“皎洁的月光下,看着天上的繁星”,“孔令辉十多年来含辛茹苦地照顾家人”,“我国中科院院士郭沫若拒绝美国的高薪挽留,毅然回国”等。

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这些错误,令人捧腹大笑。可笑过之后,我们都应该思考,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常识性的错误。是学生的原因,是老师的原因,还是社会的原因?

依我看,大家都该做深刻的反省。

首先,有社会环境的原因。这是一个拒绝“深度阅读”的时代。即使人们在阅读,大多也是为了娱乐消遣而读,带有极强的实用主义和娱乐主义目的。阅读对象很多仅是报纸、杂志、网络畅销小说。少有人阅读那些能够代表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书,那些有关天文地理历史的书籍。只因这是一个物质至上、效率至上、时尚至上、娱乐至上的时代,这个时代弥漫着功利与浮躁之气。它决定了人们的阅读仅停留在浅层次上。社会崇尚这样的阅读,那学生阅读趣味的降低与丧失便是拜这个时代所赐。他们在写作中出现的常识性错误也就在所难免了。同时,这也是一个电视、网络充斥人们生活的时代,广大学生深深地被影响。学生对各种常识的了解尤其是历史常识不是来自教科书,而是来自有关戏说历史的电视剧和各种网络游戏。这些编制人员遵循“娱乐至上”的原则,随意戏说历史人物,歪曲历史事实。在这些媒体的“狂轰乱炸”下,学生在作文中对人物张冠李戴,对事件东拉西扯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次,有教育制度的原因。在这个时代,成绩成为衡量学生优劣和学校教学质量好坏的实质性指标。为了成绩,学生被禁锢在书本里,成天与各种应考知识打交道,陷入题海中。不少学生坦言,他们也想读那些有“文气”的书,让书中那些高贵的情感和思想滋润自己柔弱的精神。也想读那些研究各种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书,让书中各种知识填补自己空空的大脑,但没有时间。不少研究学生语文学习状况的资料表明,阅读、写作等能力较强的学生大多得益于家庭的文化背景和早期的语言阅读能力开发。应该说,真正在课堂上,“教”出来的并不多,课堂教的只是阅读的技巧。当今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多阅读名著,多阅读各类科学书籍,多关注生活和社会实践在语言学习中的主要作用。可是又因成绩,我们的语文教学只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教材、课堂、考试。我们反思过了吗?我们的这些做法是不是违背了教学的基本规律。

再次,有老师的原因。很多老师并没有将写作的本质讲清楚,崇尚“实用主义”,向学生传授的是功利的作文速成之法,要学生用那些能取悦评卷老师、能够获得高分的材料和方法等。不管材料的正确真假与否,感情的真实虚假与否,只要不偏离主题,只要材料能证明观点就行。少有老师提醒学生要注意人事要对上号,材料要正确要真实等问题。正是这种只注重技术上的教育,这种忽略了真善美的教育,学生们便养成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只管“拿来”的功利性极强的习惯。所以作文中,学生犯常识性的错误也属“正常”。

最后,有学生的原因。首先他们大多数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不爱看书,即使阅读也只是为了考试而阅读名著,读那些“瘦身”名著。这种浅阅读根本就没有将阅读名著当作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即使阅读,也是把那些消遣性、时尚性、娱乐性较强的书籍作为主粮,这哪能有深厚的文化底子?面对高考中有关阅读的试题考查,光靠那些浅层次的阅读或老师传授的一些投机取巧的方法,都会败下阵来。其次,他们缺少社会实践,缺少观察了解,才在作文中出现常识性错误。2009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就显现出生活化、体验化、理性化的新思路。如江苏卷的“品味时尚”,辽宁卷的对明星代言现象的看法,天津卷的“我说90后”等,这都要求学生要关注人生,要观察社会,要实践体验,才不会闹常识性错误,才能写出好文章。

综上所述,要改变这种现象,只有去掉那种只讲善变、速成的功利做法,还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真实的面目。而这些,仅靠师生努力还不够,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多一些“深度阅读”,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学生作文中常识性错误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