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在英语听力教学的运用综述
时间:2022-03-18 03:05:00
导语:任务型教学在英语听力教学的运用综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任务型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听力活动是对所听的内容知觉、注意、进而理解的有目的有任务的活动,知觉的主动性、任务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实施“任务型教学”;选择可以理解的真实语言材料,并将材料加工成各种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完成语言交际任务,来培养各项语言技能,习得目的语。
关键词:听力理解任务型教学听力教学
听是人们交际活动的重要方面,是获得语言信息及感受的最主要途径,也是衡量人们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标志。当前,听力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类考试如高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等都把听力作为考试项目之一。在每年的高考中听力占总分的五分之一。然而听力又往往是学生们的薄弱环节,他们在听力的过程中感到无助,而且很多老师反映听力课最不受学生欢迎,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要找到适合听力教学的方法,首先应该清楚听力理解的本质。
一、听力理解及其过程
语言心理学认为,听力理解包含在语言理解中,是听者从说话人言语的表面结构中提取出深层次命题结构的积极推进过程。“它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语言解码的过程,而是一个解码过程和意义再建构过程的结合。”
[1]它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积极主动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须从三方面着手获得理解:听者应能感知和理解言语中的词;听者应能够理解整个句子的结构;听者在理解单句后,还应转向理解整个话语。”[2]
从上述概念界定可以发现,听的过程对听者来说包括感知和理解,就两者的关系来说是相辅相成的。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合称,作为基础它在听力理解中尤其重要。感知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整体。知觉不是被动地“吸收”过程。
知觉效果受人的智力活动很多方面的影响:过去的经验、目的、情感特征以及活动的类型等,但知觉活动的任务却极其重要的。知觉和特定的活动,主动的步骤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从根本上说,“听力理解的过程是对听内容知觉、注意、进而进行理解的过程”。[3]
二、任务型听力教学
(一)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理论
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思路(thetaskorientedapproach)是近20年来所倡导的语言交际法理论的一种发展形态,它的理论基础是对基础教育产生深刻影响的认知心理学。所谓“任务”即“活动”是指人们在学习、理解、体会语言之后开展的一系列交际活动(Richards,PlattandWebber1996)。这种交际活动是帮助课堂语言学习或研究外语习得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因为“任务型教学”倡导通过语言的互动来习得语言,而在语言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他们以‘意义’为中心,尽力调动语言的(linguistic)和非语言的(non-linguistic)资源进行‘意义’共建,以达到解决某种交际问题的目的。”[4]“完成任务的过程催化了学习者自然的和有意义的语言应用,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习者语言习得(Acquisition)和内化(Internalized)的支持环境。”[5]此外,实施“任务型”教学,还有利于语言技能的整合,从而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任务型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以意义为中心,而不是以操练某种意义不大,甚至是无意义的语言形式为目的。
2.任务的焦点是解决与现实世界相联系的某一交际问题,因此交际问题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3.任务的设计和执行应注意任务的完成,即交际问题的解决。任务是否成功完成是对任务进行评估的标准。
4.遵循任务的阶梯型原则(thetaskchainprinciple)。所设计的任务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再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设计的任务具有连续性,一连串任务形成一个序列,构成“任务链”。在语言技能方面,应当先输入后输出,使教学呈现阶梯式层层推进。
5.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三)任务型教学的教学步骤
JaneWillis用PTP描述了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模式,即活动前、任务环、活动后。
1.活动前(pre-task)
教师首先引入任务。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活动顺利进行的条件。在这一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任务的主题和要达到的目标,如通过图片或谈论个人经历等引入主题;或通过不同的手段解决任务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如提供某些词语或词组、给学生时间思考、听录音或读课文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回忆起学过的词语,给他们时间组织将要表达的内容,有利于完成第二阶段的任务。
2.任务环(task-cycle)
任务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可以结成对子或分成小组执行任务。这时,他们有机会用现有的知识表达思想,内容可以围绕与主题有关的课文或录音。第二阶段是策划阶段,就是为第三阶段做准备。学生可以草拟或预演第三阶段要说的话或要提供的书面内容。策划的重点是使第三阶段的汇报内容清楚、恰当、有条不紊。教师可以来回察看活动情况,提供必要的帮助;学生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向老师提问题。第三阶段教师请一至二对/组同学汇报成果,其他学生可以补充遗漏的内容,然后由教师对汇报内容进行评议。
3.活动后(languagefocus)
活动后是语言点的教学阶段。语言点的教学分为二个阶段进行,即“分析”和“练习”。目的是帮助学生探索语言奥秘,了解句法、固定搭配和掌握词汇,并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操练语言难点。
三、任务型听力教学的实施
根据任务教学模式,在听力课堂教学中应采取以下三个基本步骤:[6]
(一)听前任务
呈现学习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组织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具体步骤。
(二)听中任务
设计出数个微任务,构成任务链,学生以个人、伙伴或小组形式完成各项听力任务。教师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丰富多彩且能引发任务的方案。教师除根据课文或阅读材料设计单词猜测、内容预测等任务外,还可以利用磁带、标识、杂志、广告、照片、地图、小品、挂图等引发任务。任务可以通过口头也可以通过笔头来完成。如“一边听录音一边画地图”,“一边听指令一边执行命令”。“或进行罗列型任务”:根据听到的内容,罗列有关事实,或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对文章脉络进行梳理。
(三)听后任务
各小组向全班展示最终任务结果,自评、互评、师评任务完成情况,总结语言知识点并开展巩固性和拓展性训练。听后可根据不同的材料进行不同的说写等产出性任务。可以根据听到的内容写一份调查报告、一封信、说一个故事、唱一首歌、列一个时间表,听完有关一家人商量周末购物计划的内容写一份购物单来完成这样一个学习任务。
(四)教学实例
以NSEFC,Unit1,Makingadifference中的Listening为例,说明任务型听力教学的具体步骤:
1.听前任务。(1)告诉学生他们将要听到一段介绍Greatminds故事的文章。(2)集体讨论,建立大脑思维图。课前准备几张有关Greatminds事迹的图片,让学生采用“脑风暴”方法罗列一些词语对人物进行描述,并说说与众不同的素质。(3)预测活动。让学生分成若干组,要求学生讨论并猜测:
Whatmakesascientistsuccessful?以及Howtoacquiretheseimportantqualities?然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同时要求学生专心听磁带,核对自己的猜测,找出问题的答案。
2.听中任务。个人通过听录音核对自己的猜测并回答课文后相关练习问题,弄清对话中的细节。
3.听后任务。(1)巩固:请同学将听到的内容改写成一篇演讲稿,并面向全班同学发表讲演,也可以就听力内容让学生即兴讲演。(2)反馈:要求演讲者汇报自己的心得,之后,客观地评估同学完成任务的成果及完成任务的过程。(3)分析语言形式:要求同学回顾对话并列出对人物的形容词和短语,设计实际情境应用这些词语。
四、教学启示
(一)选择和设置合理的听力任务
首先,备课时应注意解读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内容,确定哪部分内容适合采取任务型教学活动。对于适合采用任务型教学的教学内容,也要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情况,以及学校当地具体条件,确定如何设计教学任务。
其次,教师要把握各种任务类型的特征,在教学中,根据情况善于选择、转化各任务类型,为学生创造更浓更有效的活动机会。交际任务练习有拼图玩具、信息差、解决问题、做出决定、交流意见等。“拼图玩具”指人人只有一块拼图,所有人参与进来才能完成交际任务。“信息差”指交际双方的一方拥有某种信息,另一方为完成交际而需要这种信息的任务。“拼图玩具”与“双向信息差型”(two-wayinformationgap)交流机会最多,效果最佳,“解决问题型”“做出决定型”次之。在实际教学中,“交流意见型”在讨论过程中用的比例高,但提供给学生的机会少。因此教师应根据需要灵活运用任务类型。
再次,任务应具有趣味性、科学性、交际性、可操作性、可拓展性及语用、语境和语义的真实性,让学生体验成功,训练学生的听力技巧与策略。只有全方位多角度的考虑与计划,认为的设置才能趋于合理,意见交流的过程才得以进行,自然习得语言的过程才有希望实现。
(二)充分认识教学中师生角色的转变
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必须把课堂的重心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移。教师的角色由过去的语言警察(Languagepoliceman/woman)而变成了活动期间的观察者(observer)、帮助者(helper)、支持者(supporter)和活动后“语言总结”中的信息传递者(languageinformant)。在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organizer)、鼓励者(encourager)、协调者(harmonizer)和贡献者(contributor)。学生成了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要将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只有尊重学生,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教学才能够收到好的效果。教师应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7]
总之,我们课堂训练听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行日常交际,而日常的交际,不论是广播、报告、故事还是听别人谈话都具有特定的目的,即带有一定的任务。这就意味着课堂上的听力也要有任务性,让学生去获得“信息差距”(informationgap)。[8]任务型听力教学强调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学习策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第二语言习得和记忆。学生在有目标听的同时也锻炼了说和读写的能力,并且通过交际活动,学生把自己所听到的听力资源与其他的学生进行资源共享,意义协商与共建,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束定芳.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1996.
[2]彭聃龄.语言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1994.
[4]方文礼.意义协商与位于焦点式任务型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
[5]Ur,P.TeachingListeningComprehension这[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4.
[6]施文雪.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实施[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6).
[7]贾志高.有关任务型教学法几个核心问题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5(1).
[8]徐晓晴.从任务型机械看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教学[J].苏州科技学院报,2004(11).
- 上一篇:改善公司管理结构与董事会建设的思索
- 下一篇:小议我国证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