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教学之问题设计探索

时间:2022-03-07 02:35:00

导语:政治课教学之问题设计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政治课教学之问题设计探索

【摘要】政治课教学历来是一项枯燥的工作,学生,家长不重视,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为打破课堂教学的沉闷现象,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必要对政治课进行有效教学的问题设计。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来之际,更显得迫切和必要。

【关键词】政治课;有效教学;问题设计

1有效教学的概念及提出

中学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有效教学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大量的研究表明,只有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有效教学理念的提出源于20世纪中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教学也是科学,不仅应该具有科学的理念,也应该具有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效教学主张通过科学的观察和测量来考查教学的效果、效益、效率。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因此,注重政治课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对于政治课的教学是否有效,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2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把握住“双主体”的关系

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现实,在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是双边活动,存在着“双主体”,即在教师的“教”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知识是媒体;而在学生的“学”中,学生是主体,知识是客体,教师是媒体。主体是指认识者,客体是指同主体对立的客体世界,是主体的认识和活动对象,媒体是主体和客体的桥梁。三者相辅相成,既对立又统一。只有认清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地在政治课教学中,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在“教”的过程中,主体(教师)媒体(知识)服务于客体(学生):在一堂好的政治课教学中,传统教学手段“一言堂”应该彻底摈弃,而代之以有效教学的新理念。在教学中,教师(主体)可以通过提示性的知识提纲(媒体),帮助学生(客体)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这样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教师再通过一些有趣的课堂设计,比如学生探讨式,辩论式,甚至小品式,来帮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例如:在上九年级第三课“我国的基本国情”这一节时,我先给学生20分钟看书,并附有相应的问题提纲,让学生边看书边解答。这些问题有:我国现在国际地位怎样?我国是发达国家吗?我国是否还存在主要矛盾?我国的国情到底是什么?它的特征有那些?表现在那些方面?这段时间有多长等。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让学生知道了要掌握的知识点,而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主动学习。然后,在剩余的时间里,教师再作简单的归纳和总结,并留时间让学生进行互动探讨,这样,一节课的容量远远超出了常规的40分钟。

这样的学习,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劳动,最大的益处是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真正达到了政治课的有效教学。

(2)在“学”的过程中,媒体(教师),客体(知识)服务于主体(学生):当学生(主体)在教师(媒体)的引导下进入学习状态后,他就会发现自己所需要了解的东西是那么的多,他就会想办法去弄清楚。他会通过经常向老师探讨,或者与同学沟通,甚至于自己查阅资料等等方式去主动学习,这时,媒体(教师),客体(知识)服务于学生。例如:还是上面的例子,很多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发展中国家有什么区别?”“是否所有国家都存在初级阶段?”“世界上还有那些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甚至会问“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象美国那样发达?”等具有一定引申性的问题。

有效教学要求教师的引导要到位,有趣,准确,总之,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足够学生索取。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一书中提到,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至关重要的五种教学行为是:

“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1)清晰授课:我的认识是,教师授课语言应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使学生能按逻辑顺序逐步理解。

(2)多样化教学:我的认识是:教师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授课,比如用挑战性的问题、热情的赞扬、多样化的视觉效果(多媒体的画面、实验演示)等。(3)任务导向:我的认识是:教师授课应有明确的任务目标,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因为“缺乏学习者的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教学活动,一定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4)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我的认识是: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加教学活动(积极思考、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而有效的课堂教学。

(5)确保学生成功率:我的认识是:教师要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发展。在教学刺激后,要安排练习或问题讨论,使大多数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3教学过程中教学问题的设计

(1)问题教学模式的构建

1)指导思想。思想政治课问题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基础开展教学,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建构,强调教学的探索性,学生的主体性,师生的互动性,强调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和应用,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自主地发展。

2)模式的基本结构。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经过不断实践,探索,改进和完善,笔者在实践中建立了初中思想政治课实施问题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教学程序—问题呈现—问题阐释—问题讨论—问题深化—问题解决

教师活动—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组织讨论引导方向—反馈调节监控过程—问题变式巩固理解—评价引导提炼结果

学生活动—进入情景产生疑问—明确目标尝试探究—自主探究体验过程—交流合作深化认知—梳理概括建构结构

(2)问题教学的实践:当然,在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主观上想不想学好,是最关键的因素。世界上没有救世主,学习好要靠学生自己努力。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学生才能得到发展。学习的本质属性是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是教师的职责。有效学习必然是自主学习,有效教学策略也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性的教学策略。为此,教师应掌握有效教学的四条基本原理,即:HTtP//:

1)情意原理:学生的心理活动包含着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认知结构和情意状态两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感情交流,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

2)序进原理:来自外界的知识和经验可以相应地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情意状态和行为结构,教师根据不同对象的发展水平,有步骤地提高所呈示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化程度,组织好从简单到复杂的有序累积过程,是提高转化效率的基础。

3)活动原理:学生外部的行为结构与内部的心理结构之间有着直接的互化关系,教师精心组织各类行为活动与认知活动,并使之合理结合,学生充分发挥活动的自主性,是促成行为结构与心理结构迅速互化的有效途径。

4)反馈原理: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向预期目标和发展,都需要依赖反馈调节,教师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学生自我评价的参与,可以大大改善学习的进程,有效的反馈机制是目标达成的必要保障。

总之,只有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学生素质,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为国家多输送合格人才。希望我们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到有效教学中来。

参考文献

[1]鲍里其.《有效教学方法》.

[2]朱锡明.《有效教学的五种教学行为》.

[3]谌业锋.《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