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本教育推广思考
时间:2022-02-16 04:14:00
导语:初中生本教育推广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针对目前一些质疑生本教育的言论,我认为初中生本教育有必要加快推广步伐。首先,教师要树立生本理念;其次,要确保生本课堂的有效性,其中包括教学内容的有效性、组织形式的有效性等;再次,要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文本解读,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文本的演绎,使学生成为讲授者、倾听者、参与者和评价者。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有效性
生本教育理念虽然已经深入人心,但在初中的实施情况却不尽人意。有老师说,只要应试教育不结束,中学的生本课是没办法实行的;生本课只是课堂热闹,学生根本没学到知识,对考试毫无益处。然而,请扪心自问,哪位老师去看生本课时,没有被孩子们精彩的回答感动?没有为孩子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动容呢?在我看来,孩子们能积极参与课堂就说明他们喜欢这种上课模式,也就说明生本上课模式是有效的。我们没有理由不支持!所以我认为,生本教育在中学有必要加快推广步伐。以下是我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关于生本教育实践的一些总结。
一、学校、教师应该树立生本理念
所谓理念指导行动,只有学校有了生本理念,学校教师才会将一切教学活动围绕这个中心来设计,否则一些老师是不会改变既有模式的。其次,学校不能空喊口号,要落到实处。例如学校可以经常组织学校老师互相观摩,取长补短;或者学校领导制定随堂听课的制度,促进生本教学的顺利进行。
再就是老师,又特别是新老师,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教师的设计没有预想的好或者是学生的配合存在问题等,这时候,我们不能马上就动摇了我们的生本信念,相反,应该积极地寻找解决的办法,细化、优化教学方案,直到实现理想生本教育为止;同时,有些问题我们暂时没有找到解决办法的时候,可以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
二、“生本课堂”追求趣味性更应突出“实效性”
要想使生本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确保生本课堂的有效性,否则就是一场闹剧。以下是我在实践中的一些心得。
1.问题表述讲究趣味性。在课堂上,老师提问是不可或缺的,但同样的教学目标,有些老师问出来很生硬,让人提不起兴趣;而有经验的老师一提出问题学生就有找答案的冲动。
例如在教学《紫藤罗瀑布》的写作特点时,我对第一个班学生直接要求“讨论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结果半天也没有学生举手发言。在另一个班我改变了问法:这篇文章的语言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结果问题一抛出,马上就有很多同学响应了,有学生说文章采用对话的形式来写,有同学说文章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有人说是文章涉及的人物形成鲜明对比……每个小组都交出了答案,精彩纷呈。这就说明讨论问题的设置也讲究趣味性,问得好会“一呼百应”,问得不好则“鸦雀无声”。
2.讨论前,老师设计的讨论问题应该是非常明确具体的考虑到学生水平的差异性,老师给的讨论问题应该是非常明确具体的,不能泛泛而问,比如让学生找环境描写的句子,成绩好的同学当然一看就明白,但成绩差的可能就不太懂了,老师要作一定的提示,如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其中自然环境如花草树木、动物、天、地、等的描写,社会环境是……这样,老师要举些简单例子稍作说明,学生马上就了然于心了,讨论起来也就很流畅了。
3.老师参与讨论过程必不可少。(1)以往没有小组讨论习惯的学生,需要老师指导他们怎样讨论。比如分析某一段落或某一篇章的语言,可以让一个同学朗读,其他同学则边听边找出相关句子。(2)学生在进行讨论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老师要给予指导。另外,针对有些学生比较内向,不敢举手发问的,老师就要主动询问引导。这样,在一问一答中,老师不仅指导了学生,还发现了学生学习的难点在哪里,这也为接下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奠定了基础;(3)通过老师和学生的近距离接触,师生之间的感情也会不知不觉地加深了,学生会有感于老师的耐心,认为老师和蔼可亲;也可能会有感于老师的宽容,不自觉地跟老师亲近了。
三、尊重学生的文本解读,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文本的演绎
平时教学中,老师常常会不自觉地把所有的重要知识点都罗列好了,然后一点点地向学生灌输,或者让学生按自己设计好的模式去做。事实上,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还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主动学习性没有全部发挥出来。
所以,我认为老师应该更多地让学生参与文本阅读,演绎文本。
1.学生既是“观众”,也是“演员”。例如,我在教学《石壕吏》时,学生主动提出要自编自导《石壕吏》课本剧。一开始我有些犹豫,担心学生可能会表演不到位,弄不好会悲剧变喜剧,但看同学这么积极,也就放手让他们去做了。
后来,我发现同学们果然积极地写了剧本,还分配好了角色,并且主动利用课外时间排练。很快,到了上课那天,同学们的表演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感觉自己在看真正的话剧演出一般,而我也通过学生们对文中人物的表演,知道学生其实已经领悟到作品的精神了。
2.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探究者。每个人的经历、阅历都不一样,那么对文本的解读往往也会各有不同,老师可以大胆地让学生质疑课本。
例如在教学完《湖心亭看雪后》后,有同学提出了疑问:明明有船夫,为什么作者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他是看不起船夫吗?
这个疑问提得多好啊!说明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发现并解决学生的疑问。
实践证明,尊重学生的文本解读,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文本的演绎,能取得理想的课堂效果,不仅学生爱学,效果也比老师唱独角戏来得好。
以上就是我在初中生本课堂实践中的一些经验总结,或许这些对于生本课堂的诠释还不是那么到位。但是我知道,生本课堂的自由轻松的氛围是孩子们向往的殿堂。因此,我们老师一定要解开思想的枷锁,相信生本、实践生本,这样我们才能有成功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刘锡庆课.《关于中学语文教改的若干思考》.《程教材教法》.1999年版.
[3][美]马斯洛等著.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二十世纪文库).
[4]《关于师生关系本质的认识》.《教育评论》1998年04期.
[5]《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上一篇:备考复习教学管理探讨
- 下一篇:外来务工人员归属感探索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