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双语教学的改进对策思考
时间:2022-02-11 04:35:00
导语:大学双语教学的改进对策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文关键词:双语教学;问题;改进策略
论文提要:双语教学是高校教学语言改革的一项新举措,是培养双语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在积极推广双语教学,然而对双语教学的错误理解和一般性理论支持的缺乏使各高校的双语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从双语教学的含义、性质和目的入手,分析双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双语教学的改进策略。
加入WTO后,我国经济逐渐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世界范围的竞争愈演愈烈。
一、引言
外国企业大批进入我国,我国许多优秀企业也争相到国外拓展市场,这引起了我国人才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精通专业知识、英语熟练的双语型人才成为我国高层次人才需求的亮点。为适应这一需要,在高校逐步推广双语教学刻不容缓。
二、双语教学的含义
“双语”这一术语来自拉丁语,布龙菲尔德将“双语”定义为“如果学外语学得跟本地人一样,同时又没忘掉本族语,这就产生了双语现象”。孙旭东(1993)认为,双语(或双语现象)是指在某一社团中,人们平行使用两种语言。一般来说,双语是指个体(或群体)掌握两种语言,并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正常交际的方式。例如,在一个同时使用两种不同语言的地区,一个语言使用者经常会面对两种语言的选择,他/她不仅对这两种语言能熟练地掌握,而且能在各种语境中,根据需要进行两种语言转换。
各国语言环境和教育取向的差异使人们对双语教学的理解不尽相同。麦凯(1989)认为,双语教学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且其中一种语言常常使用但并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张维佳(2002)指出,教师在学科教育中交互使用本族语和外语、甚至完全使用外语进行教学活动,以满足学习者工具型的学习动机和融合型的学习动机。
上述“双语教学”的定义虽然没有明确界定掌握本族语和外语的程度,但都表明:(1)双语教学是以学习者的外语为媒介来学习知识,使学习者本族语和外语的使用能力均衡发展,目的是培养两种语言(双语)的高水平使用者;(2)双语教学有同时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运用外语能力的双重功效。也就是说,双语教学是在学科教育中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通过授课语言的运用培养具有较高本族语和外语能力的高水平“双语人才”。但是,双语教学不是语言教学。语言教学以语言的讲解和训练为中心,双语教学是以讲授专业内容为中心,英语只是师生课堂交流的工具。双语教学虽然是以专业知识的学习为中心,但“它能比较省时、省力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第二语言的能力(卢丹怀,2001)”,正是这种一举两得的效用使双语教学在世界各国受到普遍重视。
三、全面推广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双语教学的优越性是有目共睹的,且已被许多国家的教学实践所证实。相关文献经常提到的优越性有四个方面:(1)提高专业文献阅读能力;(2)提高口语能力;(3)有利于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4)有利于理解学科前沿理论知识。
推广双语教学是扭转目前我国大学英语“费时低效”,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最优措施,这是因为:(1)教学语言能改善语言环境,增加学习者接触英语的时间,对促进外语语言能力的生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双语教育是以学习者的外语为媒介来学习知识,使学习者本族语和外语的使用能力均衡发展,目的是培养两种语言(双语)的高水平使用者;(2)双语教学可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外语能力。学生不仅掌握了会计、金融、法律等专业知识,而且长期浸没在以英语为媒介的教学中,还能操一口流利的英语;(3)双语教学的实施和推广促使高校打破学科教育体系中教学语言单一的现状,推动高校教学语言的改革。
应社会对双语人才的强烈需要,2002年教育部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2002)中明确提出了“双语教学”,并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要求高校要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国际金融、法律以及国家发展急需的专业领域开展双语教学,对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范围给予了基本的定位。可以推断,高校双语教学应定位于那些国外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学科领域。
各高校积极迎接挑战,研究实施双语教学的有效模式。“清华大学1,440门课程中,已有54门全用英语授课;北大有30多门课程,中山大学有8门课程采用原版教材;复旦大学引进哈佛大学全套课程的7,600多种教材”(蔡基刚,2002)。广东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英语确定为部分课程的教学语言,并逐步使其成为与普通话地位相同的教学语言(广东省教育厅,2001)。我国大学的双语教学已经迅速开展起来,目前双语教学在各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已占有相当比例,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双语教学必将成为新世纪中国高校教学语言改革的亮点。
四、目前双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双语”和“双语教学”的实质缺乏正确理解致使双语教学出现偏差。如有人将“双语”理解为“加强英语”,从而大办特办“英语强化班”(张维佳,2002)。有的教材使用英文原版,但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交流却使用中文或很少使用英语,作业和考试也均使用中文。这实际上不是真正的双语教学,只能是双语教学的初期或过渡阶段。还有的教材使用英文原版,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交流也使用英语,但讲授内容均是学生已经学过的。这也不是双语教学,因为这种教学的目的不再是使学生熟悉专业内容而是熟悉语言,是语言教学。这种模式势必造成人、财、物和时间的极大浪费。这些问题普遍存在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学管理者和教师对双语教学的实质和目的缺乏正确认识。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高水平的双语人才。因此,教学中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解答问题,教师都要坚持使用英语,向学生提供较多的语言输入信息,让他们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更多地接触英语。
2、缺乏成熟双语教学理论与模式指导,缺乏科学的信息反馈和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具体表现在:(1)对双语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2)对双语教学师资培养和课程设计缺乏长远规划;(3)对开设双语教学班级或教师缺乏必要的条件审核;(4)对双语教学质量评价不科学等。
五、双语教学改进策略
1、高度重视双语教学,加大投入。目前,人们对高校双语教学的成效普遍不十分认可,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开展双语教学的时间较短,功效尚未显现;
二是双语教学课程比例较小,没有形成规模。双语教学的成效并非短时间内可以取得,也取决于规模效益。总体上看,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各高校必须有长远规划,高度重视双语教学加大投入力度,逐步提高双语教学课程比例。
2、正确理解双语教学,重视双语教学师资培养。双语教学的正确方向是培养既了解本专业国际前沿知识又具有很高国际交流能力的高级人才。国际交流能力包括书面和口头两方面,而口头交流能力不足是我国大多数毕业生所面临的尴尬。现在大多数双语课程仅将英文原版教材作为学习材料,教学语言仍然一味地使用汉语,这种双语课程只能使学生了解原版教材的知识,对提高国际交流能力作用不大。双语教学必须使用一定比例的英语做教学媒介,并逐渐向全部使用英语做教学语言过渡;双语教学必须创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使用英语围绕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交流的情境。这对双语教学师资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双语师资的培养非常重要,决定着双语教育模式的成败,必须引起学校高度重视。上海财经大学主要是通过将专业教师派往国外学习的方式培养双语师资,这种方式虽然收效显著,但投入较大。各高校可以通过聘请有国外留学经历的人员作双语课程的教师或者通过英语教师协助专业教师加强英语学习以达到双语课程的教学语言要求。
3、对双语课程进行必要的审核。对准备开设的双语课程进行审核是非常必要的。双语课程与普通课程不同,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投入都相对较高,教学效果不好将造成极大浪费,并影响双语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1)该双语课程对学生专业发展的作用。实施双语教学需要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强烈的需求。但是,双语课程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学生所学专业长期发展的需要。语言学习是双语教学的副产品,不能因强调语言学习而忽略了专业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必须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某一领域的世界前沿,同时为他们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使他们终生受益。
(2)学校是否具备讲授该课程的合格师资及学生是否有学习该课程的英语语言和专业知识功底。实施双语教学需要师生双方都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双语教学不同于语言教学,语言教学的学习可以从零开始,双语教学则不能。在移民国家或者不同文化发生地缘接触的国家,外语学习有良好的环境,师生双方都有双语的生活背景,开展双语教学自然容易一些。在我国,从整体上看,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现阶段要全面开展双语教学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在高校中,在一些英语整体水平较高的班级开展双语教学是可行的。在开展双语教学前不仅要对双语课程对学生专业发展的作用进行分析,还必须对师生的英语水平及专业基础知识进行评估。
主要参考文献:
[1]布龙菲尔德.袁家骅等译.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60.
[2]孙旭东.国外双语教学中的一个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3.2.
[3]麦凯,M•西格恩.严正,柳秀峰译.双语教学概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45.
[4]张维佳.双语教学的性质、条件及相关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4.
[5]卢丹怀.双语教学面临的新挑战[J].全球教育展望,2001.10.
[6]蔡基刚.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压力[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
[7]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我省高校英语教育工作的意见》.2001.
- 上一篇:旅游业合理利用资源与保护环境剖析
- 下一篇:三八妇女节学校教师讲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