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决策意义及影响综述
时间:2022-01-22 02:11:00
导语:教师教学决策意义及影响综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文关键词:教学决策;意义;影响因素
论文摘要:教学决策是为了解决教学问题和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多个教学方案之间进行抉择的过程,是教师自我管理的一部分,其意义在于不断寻求教学创新。教师教学决策根据不同的标准和目的,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其影响因素可以归结为教育制度、决策动机、决策能力、社会支持以及对学生的了解程度等五个方面。
教师教学决策的研究,实质是从决策理论的角度去描述或者规范教学行为,创新教学研究与实践。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管理学家赫伯特·A·西蒙(HerbertA.Simon),1947年发表了其代表作《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一书,书中有句名言:“管理就是决策”。“决策”不是教学研究的内生术语,“决策一词首先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管理文献中出现。”而“最先把‘决策’引进教育领域,提出‘教学决策’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亨特(HunterM.)。1979年,亨特发表了《TeachingIsDecisionMaking》一文,其中把教师定义为教学决策者。
1教师教学决策的涵义
根据概念的种属关系,“教师教学决策”是种概念,而“决策”是属概念,后者的外延包含前者的外延。要理解“教师教学决策”,首先要探讨“决策”的内涵aM.W.艾森克和M.T.基恩在《认知心理学》的“决策”一节中开篇就说:“当我们面临个人选择时(例如是去法国还是西班牙度假),几乎每一个选择都是得失相伴。那我们该如何决策呢?”他们道出了“决策”出现时最重要的特点,即人们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时,只能做出一种抉择,难以“鱼和熊掌兼得”。孙绵涛教授在其《教育行政学概论》中说:“所谓决策,就是对若干个准行动的方案进行选择,以期优化地达到目标。在管理经济学中,以赫伯特·A·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组织成员(包括管理人员和职工)都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合理地选择手段的决策者。”所以,决策就是抉择,具有目的性。具体地说,决策是指为了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主体在多个备选方案之间进行抉择的过程。显然,决策的情境包括四个要件:一是出现问题;二是存在目标;三是备选方案不止一个;四是要花费一定的资源(即时间、精力和物力等)。
教师教学决策按照不同的标准和目的,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一种常见的分类是按照课堂教学过程的不同环节,分为教学前决策、教学中决策和教学后决策三种,这种分类有助于对课堂教学的全程进行决策分析。按照决策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教学理念决策、教学计划决策、教学模式决策、教学目标决策、教学内容决策、教学方法决策和教学评价决策,这种分类有助于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所有要素进行配套性的决策分析。按照教师教学决策的积极程度,可以分为主动教学决策和被动教学决策,这种分类可以用于考察教师对职业发展的具体态度。主动教学决策是动态决策,它使教师不断“思变”,积极改变教学方式,追求卓越;被动教学决策是惰性决策,只要没有外界的变革压力,教师就不会改变教学方式。按照每次决策有效时间的长短,决策又可分为瞬间教学决策、短期教学决策、中期教学决策、长期教学决策和终身教学决策,这种分类有助于考察教师教学决策的连贯性。
2教师教学决策的意义
西南大学教科所宋德云博士和李森教授指出:“长期以来,教师的决策权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通常被认为仅仅是‘决策的执行者’,而非‘决策者’。这就导致了教师自身的决策意识淡薄。”同时,教师教学决策有如下意义:(1)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本质问题的进一步认识;(2)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3)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其实,概念的内涵决定着概念的意义。根据教师教学决策的涵义,教师教学决策意味着教师不断地寻找新的、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案,即教师在每一次教学活动中,寻找和比较多种备选的教学方案,以实现最有效地进行教学。这是一种创新教学的方式。“数量孕育着质量”,教师通过不断地寻求最有效的教学方案,创新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所以,教师教学决策的意义在于:不断寻求教学创新。教师寻找和比较多种教学方案的过程,其实就是创新教学,搜索最佳教学方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尽管教师不一定能够找到和实施最佳教学方案,但有望找到新的、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案,从而实现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能力。教学决策和教学设计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教学决策强调不断寻求新的教学方案,努力进行教学创新。
3影响教师教学决策的因素
3.1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包括跟教育教学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现时政策和学校规章制度,它规定着教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制度规制着教师教学决策的自主权边界,对教师的教学决策权具有决定性影响。例如,在招生录取方面,中国采取的是统一招生考试制度。这种制度决定了教师在统考科目上的教学决策权较小,因为教师必须围绕着考试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应试教学,必然导致中小学的教学模式单一化。
此外,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具有行为准则的作用,因而教育制度还包括国家和社会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1991年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出的原则要求,成为教师教学决策过程的基本价值追求。
3.2教师教学决策的动机
所谓决策动机,就是教师发动和维持教学决策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教师进行教学决策的内在动力。根据心理学原理,动机由需要和诱因引起,当遇到教学问题时,教师教学决策的需要就会产生;当这种需要可能得到表达和满足时,教师教学决策的诱因就会出现。教学决策的需要和诱因,无论是来自外部,还是来自教师自身的体验、愿望和行为,都会促使教师产生解决教学问题的决策动机,根据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的意义和价值进行决策。因而,决策动机的产生对教师教学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教师教学决策的动机决定教学决策的倾向性。教师的决策动机一旦形成,就会使实现教学目标的意义明确起来,从而使教师在众多备选的教学方案中尽快选择。其次,决策动机决定着教学决策的积极和自觉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决策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只有具有水平较高、强度较大的决策动机,才会在教学决策中确定明确的决策目标,并为之采取积极的行动,决策效果更加明显。
教师的抱负水平和进取心是实现某种理想的自我期望与要求,它长期影响着教师教学决策的动机水平。如果一个教师拥有较高的抱负水平和进取心,就会对自己的工作提出更高的标准,从而促进教学决策。反之,则工作马马虎虎,得过且过,很少产生解决问题的动机和愿望,也就不会有高质量的教学决策。因此,教师应当具有某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学生和教学敢于负责,以最大的毅力去完成所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和使命。教师教学决策不仅要着眼于学生的“今天”,更应该紧紧盯着学生的明天。
3.3教师的决策能力
教师的决策能力是指对教学方案拿主意、下决心,做出最佳选择的能力。教师只有深谋善断,才能敏捷而准确地发现教学问题;只有能够确定合理、明确、可行的目标,才能正确地分析、对比多种教学方案,权衡利弊得失,做出更为理想、更为经济、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决策,进行更为有效的教学。显然,教师要提高教学决策水平,就要把增强决策能力放在优先位置。
一般而言,知识水平高的教师,教学决策能力也强。丰富的知识是教师获得教学决策信心、控制教学决策过程、确保教学决策成功的基础。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知识存量迅速增长,因此,教师必须加强知识和经验的学习与积累,系统理解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拥有熟练的专业知识,深人了解决策理论,广泛涉猎综合知识,并自觉地在教学决策实践中磨练决策能力。
3.4社会支持的程度
一个充满鼓励、信任的外部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师教学决策的信心和质量。而一旦处于负向激励的环境,教师在面临困难时就极易放弃。所以,教师获得同事、领导,以及管理制度的支持,对教学决策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反之,则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当然,在教学决策上,教师可以主动争取社会支持,争取各种力量的配合。
3.5学生状况的掌握
学生,无论个体或集体,都影响着教师教学决策的取向和效果。最有效的教学决策建立在丰富的信息之上,其中,学生是教学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之一。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是教师需要经常研究的课题。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思想、有个性、有自尊心的学生,要做好教学决策,必须从了解和研究学生着手,包括了解学生个体和集体两个方面。主要是学生个体的思想品质、学业成绩、兴趣特长、性格特征、成长经历以及家庭情况等等。对学生个体进行综合了解、全面分析,有助于了解学生集体。了解学生集体,除德、智、体、美、劳等情况外,还要重视研究班集体的发展情况、学生干部状况等。了解学生,教师可以选择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访问调查法或书面材料分析法。总之,教学决策要求教师充满爱心和信任,善于观察学生,尽量熟悉每个学生,重视学生的课堂反应和书面材料,从而不断提高教学决策的效果。
- 上一篇:建筑施工市场管理思考论文
- 下一篇:剖析施工企业对园林工程的投标措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