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冲突研究综述

时间:2022-01-19 03:44:00

导语: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冲突研究综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冲突研究综述

论文关键词:教学研究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双趋冲突

论文摘要:教学研究型高校是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教学科研协调发展的大学,一般是由教学型高校发展而来。在转型过程中,教学研究型高校突出和强调的是科研实绩在提升学校层次、提高办学水平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具有一定专业特长和较高个人素质的青年教师普遮具有强烈的自我实现需要,希望在教学、科研实跳中取得他人、组织和社会认可的工作业绩。在遭遇教学研究型高校现实的教学、科研情境时,青年教师在教学追求、科研追求方面会产生心理和行为选择上的双趋冲突。合理解决教学研究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双趋冲突,需要国家从宏观政策层面上加以引导,教学研究型高校也要加强内部环境建设,青年教师亦需做好个人心理调适。

从大学理念演化的进程可以看到: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彼时大学起着传播思想和文化知识的功能;第二阶段以年德国柏林大学的创建为标志,其关于“大学应当同时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两项工作”的办学思想开创了近代大学集教学、科研于一身的先例;20世纪初期,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把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强调大学主动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促使大学直接面向社会,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并以在知识创新、科学研究方面的成果来为社会提供服务一一新理念把全世界的大学引进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大学不仅是传播思想和文化知识的场所,还是知识创造的源泉,并以其教学和科研成果服务社会。随着大学的理念和社会职能的发展,在我国高等学校办学实践中,亦依据教学—科研的权重不同,把高等学校大致划分为研究型高校、教学研究型高校和教学型高校。

教学研究型高校是介于研究型高校和教学型高校之间的高等学校,一般具有.齐全的学科专业和部分较强的学科,以本科教育为主,而且培养一定比例与数量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同时作为科学研究机构,教学研究型高校亦产生出水平和质量都较高的科研成果,是地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和高水平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的基地,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一大批具有研究生学历层次的青年教师快速跨进高校专任教师行列:根据国家教育部官方网站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普通高校30岁及以下年龄阶段专任教师1997年为108128人,2006年为320176人,35岁及以下年龄段青年专任教师在1997-2006年间年均占到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48.78%,最高年度达到52.71%。就教学研究型高校而言,青年教师们对其教学、科研的长足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代社会心理学、组织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创始人库尔特·勒温(KurtL.ewin)在上个世纪30年代按接近(gPPh)和回避(avoidance洲顷向的不同组合划分个人内心冲突的不同类型,其中接近一一接近型冲突忡proach-approachconflico即双趋冲突是指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吸引力的需要目标同时出现,由于条件限制个体只能择其一从之的冲突,垢来亦随着实践的发展、变化演化出第三种表现形式,即同时放弃两个目标而追求另一折衷目标‘一=从结果来看,折衷行为所产生的实际结果可以是正向,也可能是负向。对于教学研究型高校而言,一所高校、一个学科并不是教授越多越有战斗力、竞争力,青年教师的快速、健康成长是保持一所高校、一个学科学术活力的新鲜血液。所以,合理地解决教学研究型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一科研双趋冲突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教学研究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双趋冲突的外在表现

从人才培养类型来看,教学研究型高校教学层次以本科生、硕士生为主,个别行业性较强的专业可招收部分博士生;从学科建设和科研开发来看,教学研究型高校通常是围绕特色学科建设优势学科群,并以其为依托开展相应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因此,教学研究型大学普遍对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有一定的评判标准和质量、数量要求。作为具有一定专业特长和较高个人素质的青年教师,他们亦普遍具有强烈的自我实现需要,希望凭借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学术能力在教学、科研实践中取得他人、组织和社会认可的工作业绩。在遭遇教学研究型高校现实的教学、科研情境时,青年教师在教学追求、科研追求方面会产生心理和行为选择上的冲突,这种教学一一科研双趋冲突表现如下:

(一)教学方面,由于扩招、自考和继续教育的发展,教学研究型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幅增长,以公共基础课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增长尤甚。青年教师因为职称低,课时费低廉,普遍承担较多的教学工作任务,再加上其他和教学相关的工作,有限的时间、精力和繁杂的教学任务给其带来教学追求上的冲突。此外,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越来越多的高校为了加强教学管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纷纷推出“学生评教”制度,学生可以通过校长信箱、教务投诉信箱发表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亦在每学期期末选派一定数量的学生代表给任课教师打分,评价结果加剧了缺乏教学经验和沟通技巧的青年教师在教学追求方面的冲突。

(二)科研方面,教学研究型高校普遍对教师的科研工作有明确的量化考核指标,青年教师多为助教或讲师职称,不仅时间和精力有限,且科研能力上也有或多或少的缺陷,加之身处高校专任教师系列底层,自己申请课题立项的几率很小,又很难介人那些成名成家的专家主持的科研项目,缺乏被锻炼和提携的机会,再加上伴随科研业绩而来的还有考核压力、职称压力、评奖和评优压力:科研业绩和个人的年度考核、职称晋升、岗位评聘、福利住房、子女教育等等许多和教师切身利益相关的评定挂钩,这种科研导向的、频繁的量化考核让青年教师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几乎始终处于弱势地位,给其在科研追求方面造成相当严重的心理冲突。

(三)在教学压力和科研压力的双重逼迫下,教学研究型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空间十分有限,从而衍生出第三种双趋冲突的表现形式,即折衷。由于高校教学不涉及学生升学率问题(除了考研),学生的就业率亦与教师个人无直接利害关系,再加上高校教学质量考评主观性较强,因此青年教师在教学上的投人可多可少。所以,当“教”和“研”出现冲突时,任何一名教师都能清楚地认识到教学和科研孰轻孰重,退而求其次地选择一个相对来说收益最大化的中庸状态。

二、教学研究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双趋冲突的形成原因

教学研究型高校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教学与科研并重,二是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举,强调科学研究、知识应用和社会服务是大学的基本任务,也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在实践过程中,学科建设是教学研究型高校发展的战略重点,通过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来争取博士学位点和硕士学位点数量的增加,从而推动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以达到提高大学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的发展目标。由于教学研究型高校一般是从教学型高校发展而来的,因此,在由教学型高校向教学研究型高校转型的过程中,教学研究型高校突出和强调的是科学研究工作在提升学校层次、提高办学水平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科研任务来整合科研资源,集聚科研力量,带动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通过提高学科建一设水平获得学位点的授予权,并带动了学位点的建设。

近年来,随着武书连大学排行榜和各种各样的学科、专业排行榜的风行,越来越多的高校被动地卷进量化的竞争排名中。为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为了在激烈的生源竞争和就业大战中保持足够的吸引力,科研实力和科研竞争力成了许多高校尤其是教学研究型高校的有力武器—教学研究型高校普遍对教师的科研素质和科研实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教学研究型高校通过考核、晋升、评聘制度和科研管理制度对高校教师的心理指向、行为取向加以引导、定向,在管理实践中根据教师岗位、学科、职称的不同规定不同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量,并且教学和科研类别的考核指标、计分方式曾一度不可打通计算,即使在可打通计算的情况下,对于那些教学能力强的教师来说,其未能达标完成的科研工作量需用加倍的教学工作量才可抵扣,反之亦然。

在实践中,为了在短期内达到快速提高科研实绩的目的,许多教学研究型高校都把有无博士学位当作引进教师的基本标准:对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在试用期满后直接认定为讲师,并可在较短时期内凭借科研成果直接晋升副教授—以至高校副教授虽然绝对增量低于讲师但增幅却大大超过讲师—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教授针对大量研究生层次、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层次的青年教师没有经过一定的教学培训就直接站到教学工作的第一线,且凭科研成果很快晋升为讲师、副教授r}的现象指出,当前高校教学水平与职称晋升之间的现实状况,实质直指目前高校中严重存在的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与脱节现象。在这种科研导向的考核、晋升制度下,青年教师在面对教学和科研双重压力时很容易迷失自己,形成较为严重的教学—科研双趋冲突。

从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来看,中国尊师重教的传统由来已久,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教师职业亦随着教师整体职业声望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而受到青年择业的青睐。但是,知识社会获取信息的多渠道性使教师在整个社会中的知识权威形象日渐式微:教师个人获得信息的有限性使得教师在面对整个或多个班级的学生时并不时时、处处处在优势地位,再加上学生评教的主观性过强、实践中科研导向的个人业绩评定标准,使得菲薄的课时费和少量的科研津贴成了教学研究型高校青年教师收人的主要来源,致其常常不自觉地陷入为生存挣“课时工分”、“科研工分”的尴尬境地—对于个人职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的教学研究型高校青年教师来说,有限的收人来源渠道和现实的生存压力在某种程度上是造成其教学—科研双趋冲突的主要根源。

三、教学研究型高校宵年教师教学—科研双趋冲突的破解路径思考

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德国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oWeber)曾经说过:“具备学者的资格与成为合格的教师,两者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事情。一个人可以是扮杰出的学者,但同时却是个糟糕透顶的老师。在教学研究型高校现行科研导向的管理体制下,过于强调不期开成果、科研实绩在具体办学实践中的作用,会在很大程度上让教学流于形式,并最终损害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整体利益。对于教学研究型高校青年教师而言,他们因年龄、精力、阅历和个体理素质的差异,在教学-一科研双趋冲突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不稳定的冲突平衡,当个体的心理倾向向一个目标移动时,会出现目标梯度效应:即距离个体较近目标的吸引力会增强,远离个体目标的吸引力会下降,导致个体的心理指向和行为取向处于动态的不平衡状态中—弓文既给青年教师带:"l."理上的选择冲突,也给教学研究型高校青年教师的管理工作带来新的契机:青年教师对教学和乖圈的兴趣还处在动荡变化的过程中,亦存在改变的可能性。所以,就目前教学研究型高校的现实发展来看,破解青年教师教学一一科研双趋冲突较为可行的发展方向大致如下:

(一)国家宏观政策引导。

从高校科研实绩量化管理的历史发展来看:1987年南京大学率先鼓励本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在SCI期刊上,并将SCI引人科研评价体系;同年底,《科技日报》头版刊登了基于SCI的中国大学排行榜;原国家科委亦于当年启动了“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数量和论文被引用情况的统计分析,,课题一一以SCI为排头兵的科研量化考核、管理开始了中国化行程,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接受并在实践中发扬光大,愈演愈烈。从高等学校生存的现实环境来看,近年来不少大学升级为副部级大学,其党委书记和校长顺理成章地成为副部级干部,无论这一做法的出发点如何,客观上都强调了高校的官本位意识,致使行政权力大量介人高校管理的各个方面,不仅加大了政府对高校的控制,也增强了高校对政府的依赖,在“高等教育的生态系统目前开放得还不够,,阅的情况下,国家政策对此要有所作为,从宏观层面上发挥积极的政策引导作用。

(二)教学研究型高校内部环境建设。

从教学研究型高校的现有实力和发展前景来看,这类大学无力全面保持最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质量,只能充分利用自己的行业或地区优势,鼓励创新,依托部分处于领先地位的学科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有所为有所不为,结合区域经济、社会、民生发展的现实开展基础性科学研究和高科技技术研究,努力争取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和重大科技任务,通过应用研究和开发工作,为企业技术进步、社会经济发展解决科技问题,为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力求成为高新技术领域利.研攻关和产业化的重要力量。因此,教学研究型高校在内部环境建设上要走良性竞争和个性化激励的发展方向,把制度管理和人性管理尽可能地结合起来,理解并尊重青年教师个体之间的差异,充分发挥教学、科研管理制度对青年教师培养的定向、引导、控制和改变作用,努力营造出具有人文关怀的教学声姗环境,培育高校新时期教学、科研并重的人才培养氛围。

(三)青年教师个体心理调适。

青年教师大多初涉社会,漫长的求学生涯使他们一步出校门就面临很多现实问题,在工作、生活和教学,妇的多重压力下,其理想的职业角色期望、个体对现实职业角色的主观认知和实际工作、生活之间通常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从青年教师的个人主观努力来看,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大都以学生的成长和某种思想、创意、技术发明、科研创新等形式来出现,往往不具备立竿见影的工作效果,且难以进行直接的量化测量和评价;从教学研究型高校教学、科研的组织形式来看,团队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和工作方式亦导致个人的工作成果难以进行标准化量化。所以,对于选择到教学研究型高校工作的青年教师来说,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把自己的工作方向放到兴国、兴校、兴师、兴教这一高度来认识,以平常心看待在教学、科研和个人职业发展中遇到的挫折,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实现个体成长、成才与集体发展、壮大的双赢局面。

大学是一个国家科学文化的标志,真正一流的大学要能对国家起到引领的作用,能够影响整个国家的时代思潮。叫学研究型高校作为我国大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长性、引领性的良好发挥取决于高校与教师之间、教学与科研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教授认为:只有认真从事科学研究的教师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学的规律,掌握本学科的精髓,从而更好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有科学研究体验的教师在教学中会比较自然地、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实践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感染,使学生得到巨大的精神力量,并帮助学生把学习方法引向正途,从而实现教学和科研的相互促进阿碑勺均。也就是说,高等学校生存的环境是一个开放的、互相影响的大系统,高校的科研成果不仅要服务社会,社会和业界的新知识、新进展亦要向高校转移,“没有科研,教学走不到前沿;没有教学,科研的成果无处展示;没有社会服务,科研和教学就与现实脱节,无法教书育人。”田因此,对于教学研究型高校而言,教学和科研是莫定其社会地位的根基;对于教学研究型高校的青年教师而言,教学和科研亦是奠定其个人职业发展的基石,任何偏废都会影响到高校与社会、高校与教师个体、高校与学生群体的良性、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