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学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思考论文
时间:2022-12-23 03:53:00
导语:财经学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思考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电子商务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本科专业建设正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专业人才与社会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以山东经济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提出了“加强信息技术与商务融合,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电子商务专业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并在课程体系整合、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模式探索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
引言
电子商务是一门以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法学为基础,以基于互联网的商业贸易为核心的电子事务应用作为研究对象,为机关、企事业单位输送电子商务应用人才的综合性、边缘性学科;进一步明确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建立和优化符合教育部要求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设置和优化符合实际需要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环节,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当务之急。作为向社会培养和输送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如何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有利于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创新人才的教学模式,培养大量的电子商务创新人才,这既是当今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改革与发展要求,也是时代赋予高等院校教学的新任务。
本文从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在实现信息技术与商务融合的基础上,对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一些研究和探索,在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科建设、专业方向调整方面做出适应社会形势发展需要的改革与创新,以培养适合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
一、我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我校提出了“强基础、宽专业、重能力、高素质、求创新、创特色”的本科教育原则,把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压缩课堂理论教学课时、拓宽专业口径、增加实践教学课时作为重点,使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科专业的最新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以切实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电子商务是基于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以及法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也是一个跨专业、面向技术、管理和经济等多个层面、注重将工程化的方法和人的主观分析方法进行结合的一个学科,因此,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以及实践教学需要体现在信息技术应用中体现管理思想和商业模式,在解决管理和经济问题时应用先进信息技术。
鉴于以上分析,我们在对我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培养目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提出“加强信息技术与商务融合,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电子商务专业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并将电子商务专业分为两个培养方向:电子商务开发技术和电子商务运营管理。
二、整合课程体系
1.确定核心课程。我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数据结构、网络数据库设计、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分析与设计、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原理、西方经济学、运筹学、网络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和电子商务案例分析13门核心课程。这些课程体现了电子商务专业具有“信息技术与商务融合”的特色。
2.依据培养方向,整合模块选修课程。两个培养方向在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以及学科必修课方面没有差别,不同之处体现在专业模块选修方面。电子商务开发技术方向开设的模块选修课程为:J2EE原理与开发、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数据库设计、电子商务安全技术、嵌入式技术、多媒体技术、IT项目管理、网络支付与结算等。电子商务运营管理方向开设的模块选修课程为: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营销、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网络经济概论、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电子商务法规、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网络支付与结算等。学生在进行模块选修的时候根据兴趣可以选择两个方向的课程,使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科专业的最新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以切实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三、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实践教学具有深化知识的作用,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理论教学只能使学生达到理性认识阶段,它必须经过转化,才能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和真正的内在力量。实践教学具有强有力的整合知识的作用,可以将专业知识和信息资源按照系统化与有序协调的原则进行整理融合,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围绕我校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和要求,在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模式中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表现在:
1.提高实践教学的学分、学时比例。在整合后的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的学分达到38个学分,专业必修课和模块选修课中实验学时比例达到30%以上。
2.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在主要课程中启动开放性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设置较多的开放性、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主要课程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占60%。例如,在《电子商务分析与设计》专()业课程中,参考国外经典原版教材,课程详细介绍电子商务系统开发的主流方法和每一个步骤,并设计了这门课程的实验指导书。
3.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开放性实验的内容和时间,以专业实验室为依托,组建学生专业教学创新基地,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的人员、场地、设备等现有条件,为学有所长的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创造良好的环境;教学采用国外流行的学生分组的方式,模仿软件项目开发团队开发软件的过程来进行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锻炼其系统分析和实际设计实现的能力。
4.改进毕业实习(设计)流程。在电子商务专业方向实习中,通过组织学生观摩企业电子商务系统和运作流程,鼓励学生自主选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动手,创造性地开发中小型系统,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吃苦耐劳的作风。有的学生毕业后未出试用期就委任为项目小组负责人,受益匪浅。通过种种措施提高培养的质量,使得我院的毕业生在社会上得到认可,具有比较好的口碑。
5.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有实践基地作保证。我们采用两种方式建设实践基地:第一种方式是建设校内实验室,加大投入,保证基本实践技能训练,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开设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沙盘实验或实习项目)的改革,使其具备创新内涵。第二种方式是建立校外实践基地。这种方式为学生走出学校,体验真实的社会环境建立了良好的基础。组织学生参加科研课题,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方法。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通过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国内外进修或攻读博士学位等方式培养在校青年教师;大力引进电子商务相关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在补充教师队伍时,尽量吸收不同高校的毕业生,使教师队伍具有良好的学缘结构。
2.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外名校、名师及优秀的企业家和相关专业的专家到校讲学,把国内外最新的信息及时传递给教师和学生。每个学校具有不同的办学特色和创新理念,通过组织相互学习、专题研讨等各种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更新思想观念。公务员之家
3.课程主讲教师参与项目实施工作。每门主要课程至少重点培养二至三名教师,其中,一名教师为主讲教师(课程负责人)。新教师到校后,明确其今后的教学与科研方向,部分课程聘任兼职教师授课,尽量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工程实践,如参加纵向课题或企业委托课题的研究,作为技术人员参加相关项目实施工作,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有机结合。
五、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
1.211培养模式。以开放式、走出去办学为指导思想,积极探索与科研单位、企业联合培养学生的新模式,争取确定“211”的培养模式。“211”模式是指学生四年本科教育期间,两年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背景下的宽口径专业通识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一年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育,根据学生兴趣分方向培养电子商务开发技术或电子商务运营管理两个方向的专业人才;一年的电子商务专业课外实践教育,通过“产学研结合”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使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四年级能够参与本专业教师的横向和纵向科研课题的研究或到校外实践基地实习,为学生提供实践和锻炼机会;最后通过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环节的学习和实践来巩固和检验本专业的学习成果。
2.企业培训考核与学校学分互认模式。我校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办学新模式,该模式由企业针对企业需求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充分发挥高校理论水平和授课技巧上的优势,由高校讲师讲授理论基础知识,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实战课程由企业的项目经理带领学生完成,讲授一系列企业所需的知识以及进入企业项目组进行实际开发,熟悉企业开发流程、实用技术、工作方法和企业文化等,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心态。经过培训,学生在毕业后整体素质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可以立即进入企业工作。这样的合作模式,不仅可以解决学生的就业困难,也为学校教学改革和开放式办学积累了经验,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一批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的三方共赢。
总结
随着信息技术在中国传统行业和领域的不断渗透,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在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得到广泛的应用,社会需要大量的既懂商务运营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探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大量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院校的职责。本文从适应社会需要出发,在实现信息技术与商务融合的基础上,对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一些研究和探索,在专业的学科建设、方向调整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做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改革与创新,以培养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山东经济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报告[R],2008,(5).
[2]姚娟,王红霞.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江苏省13所高校的调查问卷[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