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环境教育探究论文
时间:2022-12-17 11:39:00
导语:初中学生环境教育探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酸雨频繁、臭氧层遭到破坏等。全世界约有11亿人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中。有些地区的环境仍在受到破坏,如乱砍滥伐森林、乱排废水废气、非法开采矿山等。众所周知,人类必须依存于环境才能生存与发展,而要使人们保护环境及合理利用环境,就必须实施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既能培养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兴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这就为具体而有效地实施环境教育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和保障。近几年,我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环境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在如何培养学生环保行为习惯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1.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学校作为环境教育的主渠道,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王红旗教授认为:“环境教育是涉及各科教育渗透性的综合体。”因此,教师在学科教学活动中应采取深入研究、善于发现、灵活渗透的原则,注意将环境教育渗透其中。化学、生物、物理、语文、数学等学科中的知识与环境联系紧密,是学校教育贯彻落实环境教育的重要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要注意收集资料,然后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提高环保意识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例如,学习化学课本中香烟烟气里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等几百种有害物质时,教师投影一首小诗:“我愿用生命去交换,不要让烟雾窒息熟睡中的婴儿,不要夺走清新的空气,不要让烟雾成为孩子的玩具,请给他们阳光和青草的气息;不要用火焰灼烧你的肺,不要用毒剂涂抹你的神经,不要焚毁仅存的记忆,它曾经那么年轻又那么灵敏;啊,亲人不要在烟雾中向死亡奔跑,不要抛下爱你呼唤你的人,不要让孩子无声地哭泣;终止你手中曼延的烟碱吧!如果早知道这一天终将来临,我愿意用生命去交换你手中的香烟。”教师向学生介绍,一对相敬如宾的夫妻,面临着失去彼此的巨大痛苦——丈夫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妻子看到丈夫遭受的痛苦折磨,心疼、无奈,她在这种凄惨、悲痛的心境下写了上述这首小诗。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意识。
2.在节日活动中丰富环保知识
节日是师生生活的一部分,是开展环境教育的良好契机。我们结合每年的3月12日植树节、3月21日世界森林日、3月22日世界水日、4月7日世界卫生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等纪念日,采用观看录像、开展讲座、展览图片等形式,围绕纪念日主题开展相应的环境教育和环保宣传活动。向学生介绍我国的环境状况,警示他们保护环境。例如,通过“植树节”活动,让学生了解树木与气候的关系,乱砍乱伐对人类造成的危害,让学生意识到树木对人类的重要性,懂得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的道理;在“世界地球日”活动中,可以设计“地球是我家”的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在“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认识海洋、河流、山脉、平原、城市等标志;在“地球母亲生病了”的活动中,组织学生讨论“地球母亲为什么会‘生病’”“人类该怎么办”等。通过层层深入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理解人和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进而培养学生关心、爱护环境的态度和行为。
3.在热点事件中增强环保意识
地球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念,使人们与外界乃至整个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人类变得更加相互了解。地球虽然很大,但大洋彼岸发生的事件仿佛就在自家村落。教师要善于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让学生了解国内外重大环境事件和社会环境的热点问题,提高学生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意识。例如,2010年5月美国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平台发生爆炸导致原油泄漏,大风和海浪促使石油直接流向一些最敏感的海岸地区,此时正值墨西哥湾一年一度的鱼类产卵和浮游生物繁盛期,也是这个脆弱的态系统最易遭受破坏的阶段,事件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这一热点事件具有重大环境教育意义,对学生成长与自然和谐相处能起到积极的影响。
4.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环保行为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里逐渐形成的,因此环境教育应贯穿于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需要教师除了有较强的环保意识,还要有较强的工作热情,处处都做有心人,善于寻找、捕捉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教育内容,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比如一次美术课结束后,满地的纸屑无人理睬,我就抓住这一现象开展“各种各样的纸”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纸的用途及造纸的原理,认识到浪费纸是一种破坏环境的行为,节约用纸既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又是环保的基本要求。
日常生活中的环境教育内容很多,我们主要选择了以下内容通过环境教育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少买不必要的衣服;采用节能方式洗衣服;减少粮食浪费;合理使用空调;合理使的用电风扇;合理采暖;采用节能的家庭照明方式;用布袋取代塑料袋;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使用冰箱注意节能;合理使用电脑;合理使用电视机;合理用水;合理利用纸张;减少使用过度包装物;合理回收生活垃圾;积极参加全民植树。
配合以上内容在班级中开设“环保卫士”奖,使学生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逐渐懂得人与大自然应和谐相处的道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到这些知识,久而久之存在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学生的良好习惯也就养成了。以前郊游活动时有的学生会乱扔纸盒、果皮、饮料瓶等,如今他们能自发带上垃圾袋,把纸盒、果皮、饮料瓶等收入袋中。公务员之家
5.在家校同步中放大环保效应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手册、个别家访等途径,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活动。教师热诚邀请家长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并与家长一起讨论环保活动计划。使环境教育的范围从学生在校延伸到社会,认识到生活垃圾会污染空气,应尽量减少生活垃圾量,为环境减负,垃圾就要丢到垃圾筒里并将垃圾分类以利于回收,积极为孩子营造保护环境的氛围。
根据家庭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电池得不到很好处理的现象,我们开展了“电池与环境”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组织调查、开展讨论、撰写小论文等活动,认识电池的分类、构造、原理、用途及对环境的危害,学生知道废旧电池的危害后,纷纷从家中收集来废旧电池,并开展了废旧电池回收宣传活动,将废旧电池的危害告诉自己周围的人,让更多的人知道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有害影响,明白电池需统一回收处理的原因,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力量。这次环保宣传活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环境保护已成为时代主题。积极主动地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和造就环境保护人才的需要。通过学科教学渗透环境保护知识和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综合素质,增强了环境保护的责任感。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加强校内外互动,环境教育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 上一篇:透视交易费下政府的职能作用研究论文
- 下一篇:初中语文新课改特点分析探讨论文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