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学生探索创新能力探究论文

时间:2022-12-07 05:50:00

导语:培育学生探索创新能力探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培育学生探索创新能力探究论文

在当代信息社会,知识的迅速增长和知识更新周期的不断缩短,要求人们把接受性的积累学习转变为探索性的发展学习。在未来,具备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从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从学会记忆到学会选择,以“知识中心”到“能力为本”,都说明创新才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教育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根本目的。时代的发展迫切呼呼唤以新的人才观念重新审视教育,确立新的以创新意识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根本的新的教育模式。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的前提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的教学原则。

1.1克服对创新意识上的偏差

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或者是借住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这便走入了另一个误区。其实,每一个合符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具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个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别人是否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课堂,高效地驾驭课堂,把与时展的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首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来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学,做学习的主人。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全体学生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全体学生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关系,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补漏,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级中展开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成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都应细心地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潜能。

1.3鼓励学生大胆参与教学活动

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是否开始,因而,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释疑,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打破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大胆讨论发表见解,体验数学所带来的快乐。教师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判断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应随时体现。设计一些复杂多变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判断加以解决,或用辩论的形式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流畅性和敏捷性,发表出具有个性的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每堂课都要进行总结,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即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将它们概括、提取自己的观点,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保障了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培养总结能力,课堂教学中要将总结的机会尽可能地还给学生,如总结一个问题;总结一次讨论的结果;总结一次辩论的正、反意见;总结一堂课的内容等。每次总结,都挑选多位学生发言,要求他们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不要众口一词,随声附和。总结完后,让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延伸、拓展思维。

2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是发展创新意识的关键

2.1引发兴趣,激起探索欲望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数学教育中,我们应当恰当地把握学生爱美,追求美的心理特征,利用教学中的语言美,知识结构美,图形和思维方法美来感化学生,激起他们对数学的爱。学生有了这种爱,就会乐于遨游数学科学的迷宫。心理学告诉我们: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那就是有朝一日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或探索者。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经常有意识地穿插介绍一些科学家如何利用思维这一武器,去揭开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的奥秘而取得惊人成就的事例,把学生这种潜在的需求激发出来,使之产生创新思维的欲望。

2.2注重“双基”,加强认知结构的积累

因为创新意识需要把学生学过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按照自己理解的广度和深度,结合感觉、知觉、记忆、联想和习惯等认识特征,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具有内部规律性的整体结构,这是一个具有内部联系的认知结构的积累。这种个人积累的量越大,则联想、类比和想象的领域就越大,从而得到创新的机会就越多。同时创新意识的培养应当建立在“双基”教学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否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公务员之家

2.3“授之以渔”培养创新的独立和连动性

创新的独立性表现在:独立思考问题,善于发现和解决前人尚未发现和解决的问题,自觉研讨获得新知识。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现代教学法,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和探究方法,使之在认识和探究的实践中逐步培养自己的自觉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亦即“授之以渔”。但是教师还要做一些具体的诱导工作,如出一些典型例题,交给学生一些感性材料,在学生熟悉这些材料的基础上适当地给予提示,使规律性的东西若隐若现,非本质的东西则可有可无。这样便于学生独立思考时生成疑团,产生独立思考的欲望,继之寻求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

总之,在当今走向知识的经济时代,创新意识无疑是人的最主要素质。对基础教育而言,更多地关注和培养学生,发现新事物,掌握新方法以及运用已有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是新的教育质量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