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子看当今课堂提问论文
时间:2022-12-03 03:00:00
导语:从孔子看当今课堂提问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文关键词:语文课程改革启发式教学课堂提问
论文摘要:无疑,语文课程改革走到今天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理念、一个事实、一个梦想;新课程的步伐无论怎样艰辛,怎样满珊,都已变成一种坚守、介入和追求。新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必须彻底褥弃三尺讲台,一人唱戏的教学方法,建立适应当代中学生特点的启发式教学模式。笔者尝试通过巧设疑问,激发兴趣;提问有“度”,切中肯萦;创设情境,综合延展三种措施改进课堂提问方法,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组织体现新课改精神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机的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语文课堂教学。
两千多年前,教育家孔子说:“不愤,不启,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意思是:诱导学生,不到他心里想弄通而未弄通的时候,不去开导他。比如一个东西有四角,教给他一个角,他却不能由此而推出其他三个角,便不再教了。
这就是“启发”的原意,也是世界上破天荒提出“启发”的含义。可见,中国是“启发”的故乡,是“启发”的始祖,这是中国对于世界教育的卓越贡献,也是值得中国人引为自豪的,可是两千多年后,一篇《语文忧思录》将现代语文课堂教学置于一片声讨之中,名人学者纷纷发难,指责语文老师将学生教得没有生气,成了应试教育的机器人,扼杀了学生的聪明才智,没有发挥他们的创造思维。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众多的报刊媒体在热切关注着,热心语文教改的人在出谋划策。我们认为当今语文教学的主要弊病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越姐代厄上,许多老师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备教参、备教材,忽略了接受对象是一群有血有肉、有激情、有思维的生命个体。教师分析课文,照搬教参,即使牵强附会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唯恐在高考中答案不与权威的教参保持一致而“误人子弟”。结果面面俱到,支离破碎。讲了难点,强调重点,宝贵的45分钟在老师的口若悬河中逝去,学生得到的只是标准答案,看笔记一头雾水,考试一脸茫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受挫,创新思维和求知欲望遭到了无情的抑制,难以品尝到思考的快乐和成功的乐趣,厌学情绪日益严重。上学期我校组织学生评教,各班得分最低者均为语文老师,呕心沥血不被人知,教师怨声载道,埋怨学生启而不发。我们认为目前教学运用启发不成功的症结在于“患不知人”,在于没有解决好启发的可能性(条件)与艺术性(方法)。
语文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而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是无限的,三尺讲台一人唱戏的教学方法必须彻底摒弃,教学活动是流动的,教学过程是双边的,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才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汲取。课堂是求知的地方,既为求,则必有疑。不是学生“启而不发”,而是老师“启不得法”。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者。有疑者却要无疑。”有人说:“思维自惊讶和疑问开始。”出色的提问能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激起学生内部己知与未知的矛盾,引导学生去探索要达到的目标的途径,获得知识和智慧,养成X工ANDA工善于思考的习惯,提高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提问的作用能否得到发挥,取决于教师提问的机智、技巧和契机。
教师设置的问题,单就认知领域,布卢姆就把它们分为知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分析性问题和综合性问题。具体到一篇课文,提问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字的构造、词的意义、句子的组成、语外音、话外意,行文思路,文章结构随处可问、随处可疑。但决不能处处设防,每处必问。这就需要对问题进行研究选择,需要问的才问,值的问的才问,不能为问而提问,更不能为追求表面的课堂气氛而哗众取宠,本末倒置。切忌设计像“好不好”“是不是”之类属于回忆性质而不带有激发创造性思考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有研究发现,这类问题在目前的课堂提问中大概占60%-80%)。这种一问齐答式,看似热闹,气氛活跃,却无实际价值。因为学生不假思索就可以应答,“是”或“不是”。缺少思维的过程,是一种典型的滥问,只有多设计“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判断的空间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巧设疑问,激发兴趣
有人说,语文老师的天职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教会学生怎样阅读。“乐之”是启发的开端。孔夫子提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也》,他鼓励学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让学生在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接受教师的启发诱导,背卜没有包袱,也没有心理压力,启发诱导断然成功,否则,思维受阻,教学难以进行。教师就好比相声演员,包袱抖得好不好,观众有没有兴趣,关键在于包袱的设置。《群英会蒋干中计》是《三国演义》中脍炙人口的名章,许多同学认为此文故事情节简单,读读、看看热闹就行了,不太重视,为此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蒋干、曹操怎样中了周瑜的反间计?一时间同学们纷纷发言,甚至气愤老师小看了他们。针对学生或得意洋洋或不屑一顾的样子,我们突然抛出这样的看法,此文情节不合理:1.蒋干虽然过于自负,但也不是酒囊饭袋,如此简单的计策应能识破:2.曹操为人一贯多疑,可为什么对蒋干劝降不成而能盗得绝密信件却深信不疑。3.周瑜的表演不能不说十分精彩,但过于夸张、一反常态,应该说很难瞒得住人,更何况蒋干与他是同窗好友、军营中往来信件不可能随便乱放,更何况是蔡、张这样重要的信函,据此认为此章为《三国演义》中的败笔,不应该选入中学课本,出奇不意的反弹琵琶使充满好奇的学生跃跃欲试。“不愤不启,不啡不发,”同学们主动读课文、找根据,他们认为蒋干虽也算得上是一精明人,但好大喜功,又加上在曹营至今并未立下一功半绩,到了东吴发觉劝降无望,又不能空手而回,蔡、张书信无疑于救命稻草,利令智昏,无心去想。曹操虽袅雄也,但一连串的失败令他大失水准,俗话说人一天也有三迷,智者千虑总有一失。周瑜可谓心理学高手,看准蒋、曹二人心理,把握时机,采用反间计。整个教学过程确保了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从问到答,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教师只是提出了问题,并没有给学生任何明确的结论,学生自己发现自己认识,不知不觉中达到了学习目的。逆向质疑,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不再附和老师,图解权威,张扬了个性,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提问有“度”,切中肯萦
人没有不怕考试的,学生没有不怕提问的,某些老师以“问”包打天下,只问不解,对同学的回答不做认真的评析,老师问完就算,学生答完就完,许多问题仍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个别老师甚至把问作为“杀手铜”为难学生,看学生的笑话,以致于许多学生患了恐问症,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老师一提问,底下学生全部将头埋于桌下,唯恐枪打出头鸟。提问不是为问而问,点缀课堂;提问也不是为奇而奇,刁钻古怪;提问更不是为析而析,肢解课文。研究提问应深入探讨每个问题对整篇课文的控制势能,努力去设计牵一发而动全局的问题,并考虑它引向重点的顺承性和导入练习的潜在性。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提得多不一定效果就好,满堂问不等于启发式。设计的问题应当让学生“跳一跳”就够得着。正如张志公先生指出的那样:“问得平直,太浅易,学生想都不必想就答出来,这种问题的用处不大。问得太迂曲,太深奥,学生想半天连问题的要点还弄不明白,这像猜谜语,也没有什么好处。问题笼统不着边际,学生可以随便回答两句,很难说他对,也很难说他不对这种问法最不好,不但不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反而会养成他们说空话、敷衍了事的习惯。提问不是走过场,有那么回事就算;也不是考考学生,也不是要难为学生一下。提问的目的是促使注意,启发思考,加深印象。”的确,提问不是目的,目的是解问。启发,其特点要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运用已知去理解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在启发过程中,要把现实的问题与学生己有的感知联系起来,为学生创造条件,达于理解。教师所提出的启发式的问题,犹如一个个光点,在学生的“头脑库存”中引起碰撞,迸发出火花,把学生现实的“惑”和原有的见闻、体验、知识、认识沟通起来,最后水到渠成地解决问题。可见,启发的前提是必须“知人”。因此,问题的设计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能力、兴趣、教育适度与学习经验,循序渐进、提纲掣领、恰到好处。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问题就从“忘却”和“记念”这对看似矛盾的标题入手;《祝福》设问在文章开头林嫂问“我”有无魂灵和地狱时,她盼望得到什么样的回答?为什么?这两类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它需要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分析理解、创造批判,这就促使学生认真通读课文,调用平时积累,整体把握文章的精髓。公务员之家
三、创设情境,综合延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造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把课文中学到的某些知识或技能延伸到课外某个相似的问题情境中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举一反三”是启发的效果目标。“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显示的是现实效果,可以判断启发是否成功。在启发过程中,教师的示范讲解,促成学生领悟,“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最后达于“闻一知十”(《论语·公冶长》),实现启发的这个最高目标。课堂教学的容量是有限的,不可能解决存在于每个学生心中的疑问和难点,因此老师必须要求学生在学完课文之后提出一两个自己还不理解或者未能完全理解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作出自己的推断,然后再求教于老师的做法是很有必要的,这种做法,有利于激发学生质疑的习惯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语文是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就课文说课文,其知识点和信息容量是有限的,而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与整个知识体系有机相联,以点带面,抽一发而动一片,从每一篇课文说开来,从每一个知识点说开去都会引发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单靠我们语文知识是解决不了的,这种跨学科的综合问题应鼓励学生做为实践活动去完成。例如讲完《内蒙访古》,给学生留下这么一个问题: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作为一处古迹、一种文化,我们对她顶礼膜拜、热情讴歌,同样是修长城,赵武灵王却被称为大大的英雄,而秦始皇却为世人所不耻呢?同学们查找资料从政治、社会、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综合解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走进社会大课堂,洞察语文大世界的积极性。类似提问往往能产生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撞钟效应”。
历史的车轮已转动了二千多年,站在今天的课堂上,仍能感觉到孔老夫子启发式教学的伟大意义。启发教学,诱导思想,也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德国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法”,美国布鲁纳的“发现法”,还是原苏联赞可夫的“以教学促发展”的学说,各种流派纷争,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教学就是老师诱导学生学。所以,诱导思想是集古今中外教育精粹之大成的指导学生学习的科学论。我们应该正视眼前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正视张扬个性、崇尚创新的时代要求,两眼盯在课改七,工夫花在课堂上,探讨适应当代中学生特点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优化启发教学的课堂提问方法,把课堂和社会联系起来,把知识点与整个知识体系联系起来,把知识的获取和知识的应用联系起来,从而启动学生的思维程序,激励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素质教育之目的。
- 上一篇:社区主任年度述职述廉汇报总结
- 下一篇:中小企业融资手段探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