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难就业策略策略论文

时间:2022-07-25 05:16:00

导语:毕业生难就业策略策略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毕业生难就业策略策略论文

论文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因于:政府和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不足、家庭和个人的思想准备相对不足、高校应对就业市场变化的自主权相对不足。解决就业难的问题,需要时人的择业观念的形成过程进行适时而科学的引导,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积极探索就业工作新机制。

论文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原因;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复杂问题,交织在其中的有两条线:从上到下是纵线,包括政府、社会、家庭与毕业生个人三方;从进到出是横线,包括选型、培养和营销三个环节。从宏观上分析“就业难”的成因,目的是提出解决“就业难”的对策。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因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社会各方面对高等教育大发展准备不足造成的,具体体现在“三个相对不足”:

(一)政府和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不足。国家在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之初,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一直定位在稳步和适度发展上,尽管社会上要求增加招生的呼声很高,但基调还是“适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优化结构,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据此,“九五”时期的头三年,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分别为96万、100万和108万人,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年递增速度均为5.5%。1998年l2月24日印发的《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贯彻《高等教育法》,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加快高等教育改革步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根据各地的需求和经费投入及师资条件的可能,在采用新的机制和模式的前提下,2000年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总数将达到660万人。招生计划的增量将主要用于地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生在校生规模应有较大的增长。高等教育入学率由1997年的9.1%(新口径),提高到2000年的ll%左右。1999年6月l3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第二项第9条明确提出,“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百分之九提高到百分之十五左右。”1999年6月以后,由于国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果断作出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决策,高等教育由“稳步发展”转为“加快发展”,揭开了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跨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序幕。1999年当年扩招48万人,相当于当年一下子兴办了48所万人大学,其后的两年连续扩大招生,高校在校生比1998年翻了一翻。1999年6月提出的“到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百分之十五左右”的目,在2002年就实现了。整个大众化的发展进程缩短了8年。大幅度“扩招”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缓解就业压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保证社会稳定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由此也引发了教育、教学和管理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一系列问题最终又都在随后的毕业生就业问题上体现了出来。当然,这并不是说,“毕业生就业难,都是扩招惹的祸”。大学毕业生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也并不是“扩招”以后才出现的。“扩招”前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据统计,1998年高校毕业生的待分率就高达30%。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实质上是“择业难”的问题。急剧的“扩招”使得社会提供给大学生选择的与其价值身份相适应的就业岗位不足。

(二)家庭和个人的思想准备相对不足。在“精英教育”时代,高校毕业生短缺,社会精英岗位充足。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种与之相适应的。在社会精英岗位上的就业。“扩招”后,社会精英岗位与高校毕业生数量相比明显不充足。就高校毕业生整体的就业情况而言,是进入了一个“大众化就业”的时代,一部分高校毕业生通过竞争,进入社会的精英岗位。同时,必然要有一部分高校毕业生从事与大众化教育相适应的工作,这是正常现象。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家庭和学生还不愿意接受这种现实,或者讲,家庭和个人的思想准备还有一个过程。

20世纪5O年代,如果一个高中生回农村,那是很了不得的事情,因为那时候高中生是稀缺资源。大学生也是同样的道理。在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的国家,大学毕业生干的也往往是很基层的工作。同样地,在今后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后,可能连硕士生、博士生也要干一般性的工作。大学毕业生也要淡化“特殊性”,消除不恰当的“优越感”,降低过高的就业“期望值”…。

然而,要家长和毕业生降低就业期望,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现在的学‘生,竞争考学,交费上学,刻苦求学,目的就是毕业后能找到一个体面的工作,以攀爬社会精英层次的台阶。这种观念和期望,是在学生很小的时候,家长和老师就灌输给他的,也是他学习的动力和目标。因此,真到了毕业的时候,突然要求他们把精英化的就业目标降低到大众化水平,他们是不愿意接受的。所以,家长和毕业生在目前阶段仍然是会竭尽全力去实现就业的高期望,而不愿考虑岗位的相对稀缺和所追求的岗位是否与自身素质相适应等。而宏观上,如果这种期望成为普遍,就业难的问题就必然存在。

(三)高校应对就业市场变化的自主权相对不足。我们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大环境下进行的,精英教育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行政的手段来实施的。但大众化教育一开始就生长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用精英化教育的眼光、办法看待和发展大众化教育,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来解决市场经济的问题显然是不合适的。但现实中,有时也很无奈地不得不这样做。譬如讲,现在的毕业生就业完全走向了市场,国家也提倡就业工作要坚持市场化的导向。但高校是无法真正和彻底的做到。招生、经费、学费、师资、职称等等,都是行政上报批,没有完全按市场化运作。高校里,除了就业,其它的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按照计划的行政的方式来运作,这种的情况在一般院校里非常突出。还有,如各个高校的定位不同,特色不同,毕业生就业的层次不同,那么,高校的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模式的选择就应该按市场的要求而有所不同。但现实中高校是没有办法来灵活应变的。这个问题,各高校不是没发现,而是很难变。因为全国高校教学评估的标准是一样的,你不按评估指标办,你就不合格,就要被亮牌。按市场规律,高校教学应该是有差别的,教学评估应该是分类进行的不能搞一刀切。

总之,由于高校应对就业市场变化的自主权不足,从就业的三大环节分析,就业营销基本坚持了市场导向,而在选型和培养上却仍然主要坚持行政导向,很难及时而灵活地应对就业市场的变化,造成了很多无效供给,产生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应该在义务教育结束后适时进行,而不应仅仅停留在就业前夕。有一种主流观点认为,加强毕业生的择业观念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解决“就业难”重要举措。各高校积极开设就业指导课,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进行职业生涯设计,这对促进毕业生就业有积极影响,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人的择业观念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具体的择业观念是一个结果。在就业前夕,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基本定型,此时对其进行择业观念指导,只是对结果的一种纠偏,属“强迫式疗法”,难度很大,疗效不佳。要从根本上解决人的择业观念问题,必须进行过程控制,采取“渐进式疗法”。择业观念的形成过程可分为朦胧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践修期四个阶段。笔者认为,朦胧期应主要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发展期应主要集中在中学阶段,成熟期应主要集中在大学阶段,践修期应主要集中在踏人职场以后。因此,如果把就业指导仅仅集中在就业前夕或者是大学阶段,显然是不能从根本生解决人的择业观念问题。要引导毕业生树立“符合国家需求的、与自己职业能力相匹配的、有利于发挥自身潜能的就是最适合自己的”择业观念,必须从择业观念形成的整个过程进行适时而科学的引导。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应做到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二)强化教育主管部门在就业导向问题上的宏观调控职能,把就业的市场化导向从上到下真正树立起来。现在的就业与招生脱钩的现象事实上是很严重的。一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想做大本地教育事业,提高毛入学率,从主观上希望各高校上专业,多招生;二是多数高校都希望抓住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机遇,加快发展,做大做强,而把就业的问题推迟考虑。上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促成招生与就业严重脱钩。实际上,高校很多“就业难”的专业大都在1999年以后新增专业当中。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一是要准确、科学地统计与公布当地各高校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用于引导招生与就业工作;二是对新报批专业,要经过就业部门综合论证后,研究审批,不能仅仅依靠各高校自己的论证。就业状理想的要限最慎重审批;三是对就业率低的专业,应直接削减招生计划,在全省范围内保持供需基本平衡;四是要科学地评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经评估不达标的要限制招生,树立质量为本的导向;五是对于就业状况较好的专业,应严格控制一哄而上;六是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扩大高校的自主办学权,特别是办学模式的选择,学生转专业的审批等等。

(三)建立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机制,把高校从繁重的毕业生就业任务中解脱出来,以使其专心致力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高校毕业生及时而充分的就业,决不能仅仅或主要依靠高校。而目前的形势是,在“就业率”的统一指挥下,高校不得不树立“就业的导向意识”,并且陷入了繁重的就业任务之中,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四年的本科教育,实际上最后一年是没有质量保证的。在学生能否正常毕业这一问题尚模糊待定的情况下,高校又要提前负责他们的就业工作,并要保证较高的一次性就业率,这其中就有很多值得商榷的问题已经暴露出来。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体制上加以梳理。高校首先要保证的是培养质量,是符合质量要求的“毕业率”,然后是教育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学生正常毕业,取得毕业证书后,由人才交流部门和劳动就业部门代表政府负责就业。政府在市场调配下,登记、统计、公布高校的毕业生失业率,并直接与高校招生、专业设置、经费核拨等挂钩,以此促进高校提高有效供给,提高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逐步建立起“高校招生与培养一人才与劳动就业部门推荐与监控一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一政府宏观调控一高校招生与培养”这样一种闭合循环的良性牵制的长效多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