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主义体育教学策略论文

时间:2022-07-24 10:45:00

导语:构建主义体育教学策略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构建主义体育教学策略论文

[论文摘要]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的效果和目标的实现,建构主义理论使体育教学策略发生了质的变化。它强调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进行体育教学方法的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体育;教学方法;设计

建构主义理论作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主流思想。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它在认识论、学生观、教学观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建构主义是一种认知取向的综合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不是一个移人过程。而是一个教师提供学习情境、提出学习问题帮助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建构主义更加关注学习者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通过长期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建构主义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校理论体系。学校体育教学策略的改变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思想,并将这种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提到了重要位置。建构主义教学理沦指导下的体育教学方法的设计将围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全面发展”的中心进行变革。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由来

建构主义(constnactivism)也称结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最早提出者是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认为,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以发展。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个性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可见,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认知个体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科尔伯格、斯滕伯格、卡茨等人对建构主义理论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做了认真的探索。

二、目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2.1体育教学脱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规律。每位学生都是具有独特个性和不同世界观的个体,在接受知识时他们是主体,教师应该按照每个人的实际出发制订每个学生不同的需要。很多体育教师在传授运动技能时,单一地照本宣科,首先讲解示范新动作.再要求学生分步骤由分解动作到连贯动作进行模仿练习,丝毫不区分学生基础的好与差,不注意结合学生已有的运动技能。这样做,表面看去秩序井然,学生动作整齐划一,队形也保持得比较好,其实则是脱离教育规律的单边式教学方式,是一种“我”教“你”来学的模式,使得双向交流活动变成单项的传输。

2.2教学模式单一,不注重教学情景的设置。很多教师将体育教学看作是独立的教与学,为教而教,为学而学,没有将之置于社会背景下进行施教。适宜的教学情景有助于学生对运动技术细节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时表现出的肢体状态和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都是由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形成运动动力定型、运动意义建构而实现的。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群体特征、个人特点、课程进展阶段有意识地设置教学情景,同时也要利用好学生创造的临时情景做好因势利导工作,使学生更实际地理解体育运动,促进他们的社会化,并且使他们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坚强毅力得到培养。

三、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体育教学方法的应用设计

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中,不仅需要设计教师如何教,而且需要设计学生如何学。只有把教师教的最优化与学生学的最优化融和在一起才能保证整个教学过程最优化。因此,教学方法的设计将成为整个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建构主义理论下的体育教学方法设计是在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

3.1建构性的教学目标分析是教学方法设计的基础。建构主义的学习是目标的定向。建构主义理论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它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在确定学生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以及这一主题与基本运动知识、健康知识及有关运动练习有何关联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紧紧围绕着“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教学设计。从身体一心理一社会适应三维健康观及体育的特点出发,构成了课程目标一领域目标一水平目标三个递进的目标体系,这样一来就能很好地建构学生学习和锻炼身体的情境,提高学生进行体育课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建构主义教学目标是框架性的,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的主动建构,强调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意识,从而促进人的整体发展和持续性发展。这种思想正是体现了体育教学模式发展和学校体育的价值取向。建构主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学习的基本权利,允许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体育课程内容,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在致力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能使优等生“吃的饱”,让后进生“吃得了”。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开放性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教学活动之中,在学习过程中选择真实性的学习内容,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根据自身体验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形成“人人学习有用的知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水平的知识”,“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等崭新的教学意识和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变单一的教师讲解、示范为师生共同研究问题及进行身体活动练习,变个体操作为集中交流合作,变单纯追求考试得分而不得不为之的身体训练的苦涩为探索与创新中品尝成功的喜悦。

3,2建构性的教学内容体系是体育教学方法设计的依据。建构主义把教学内容理解为达成学习目标的~种手段。在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教学内容是具有较大选择性的要素。这一特点体现在现代体育教学是从现实的、有兴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真实问题情境中开始学习的过程,通过引导学生将先前生活经验与新知识联系起来,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习,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注重健身性、科学性、兴趣性、实效性、简易性和地域性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体育课程的内容体系。由于教学内容增大了弹性和选择性,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思想,所以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发挥体育课程健身育人的功能。在教学方法设计上力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创新作为教学的目标,适合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建构性的体育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连,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与建构自己的有个体色彩的知识储备并将所学的运动知识、技术、技能与现时联系起来,使学生形成一种深层次的理解并形成自己主动参与身体锻炼的习惯和能力。由此建构起来的学生学习的情境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健康的发展。

3.3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体育教学方法设计的原则

3.3.1体育教学方法的设计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是当前体育教学新价值观地重要体现,其核心就在于成功地建构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地、自主地、创造性地得到发展。学生的自主建构体育知识的意义是建构主义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中心思想。建构主义使教师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权,允许学生参与自己学习的决定、参与课程的构建、参与教学任务的设计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并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的协商、交流、讨论和辩论等开放的社会交互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达到使体育教学过程向学生开放的目的。建构主义理论主张创造学生学习的情境,强调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学生内部的逻辑构造,强调学生学习过程是个体内部新结构不断形成的问题。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体育教学应明确地凸现在课堂教学主体——学生的身上。学校体育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多向的、高水平的思维,通过不同角度、多种渠道去主动获取、巩固和深化运动知识,培养运动技能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要求学生认识到进行运动知识、技术的学习不是简单的模仿和训练,而是建构自己亲身的知识体验,形成自己的动作技术感觉,这个过程是学生高水平思维的过程,是不可能由其他人来代替的,它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主动地加以建构,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才能获得。

3.3.1.1体育教学方法的设计应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新知识的潜在意义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变化即向学生学习所提供的实际情景具有生动性、丰富性,这样能激发高水平的思维,能引发学生对知识建构的兴趣,促使学生对知识意义建构的理解。现代体育教学内容的弹性和选择性为体育教学设计留下了极大的空间。

3.3.1.2体育教学方法的设计应尊重学生的认知体验。新教法的核心是围绕学生“最邻近发展区”进行因人而异的科学学习。从学习的目标来看,建构性的学习和教学旨在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理解。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对问题的理解不同,知识获得也有不同水平的表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在建构他们自己对各种问题的观点和见解,建构自己所坚持的判断和信念,所以只有对知识真正深刻的理解,才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体育教学方法的设计应突出学习是学生进行一种自我调节的学习。

3.3.1.3体育教学方法的设计应尊重学生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学习的基本权利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应体现为保障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尝试成功、实现创新、质疑问难、发现探究、情感体验及学会选择和尝试失败的权利。学生只有充分使用这些权利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建构体育知识的意义。

3.3.2体育教学方法的设计应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建构主义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教师通过创设外部学习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由于教学活动是有特定方向和目标的,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因而在体育教学方法的设计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教师的价值引导是建构主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师主导地位的核心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个人体验,提供真实世界的复杂的真实问题,通过学生身体力行的体育学习活动,促进学生体能的增强、技能的掌握和行为态度的改善,并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新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持续的概括、分析、推论、假设、检验等思维活动来建构起与体育教学相关的知识。

3.3.2.1体育教学方法的设计应体现教师是教学情景的创造者。“体育即生活”,体育是人类生活的经验和习惯。体育教学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教师在体育教学方法中要创造真实的、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关的教学情境,利用生动直观的方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表象,通过同化和顺应过程达到对体育知识的建构。

3.3.2.2体育教学方法的设计应体现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如情境创设、协作学习、会话交流和意义建构)都离不开教师的认真组织和精心指导。忽视了教师的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将会成为没有目标的盲目探索,讨论交流将成为不着边际的漫谈。

3.3.2.3体育教学方法的设计应体现教师是教学资源的发掘者。现代体育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增多并变得复杂,也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教师不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继承者和实践者,也是专业知识的发展者。在体育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教师有义务、有责任、有能力结合学生和学校的特点发掘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

3.3.2.4体育教学方法的设计应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帮助者和高级合作者。教师在学生进行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中向学生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设计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来配合和促进学生问题得到解决,帮助学生形成分析问题的思路,启发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程进行评价和反思,使学生能真正地、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结论与建议

4.1重视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并进行知识意义的建构,这样建构的意义才是真正有意义且是符合教学要求的。

4.2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用各种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同时决不能忽视教师的责任和指导作用。

4.3体育教学内容的弹性和选择性特点使教师在体育教学方法设计过程中有了发挥的空间和余地,教师要科学地灵活地利用这一特点,创造性地进行体育教学方法设计。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体育教学方法设计的难度势必会增加,会对课堂管理和时间安排等带来诸多麻烦和不便,教师要灵活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科学地组织教学。

4.4建构主义理论主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赋予学生学习的权利。使学生参与教学方法设计并给予一定的责任。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多种选择,但是这些选择必须包含于一定的参数内。学生可以是商讨主体,但必须遵从课程要求,学生可以自己设计任务,但这些任务要适应课程的能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