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造就应用人才论文

时间:2022-07-23 05:39:00

导语:职业教育造就应用人才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职业教育造就应用人才论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素质应用性技术型人才

**职业技术学院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全国最早建立的高职院校之一,原名**职业大学;1984年,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同志题写校名,改名为“**大学”。1996年,我院成为15所国家示范性职业大学试点院校之一;1997年更名为**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被列为“国家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重点支持建设院校”。

一、不断更新观念努力探索高职教育新模式

建院伊始,我院就不懈地对高职教育的办学思想、办学模式进行探索。1999年我院首先提出并逐步完善了大系统教育观的办学思想,认为教育不仅仅是教育系统内部的事情,必须跳出教育系统看教育、办教育、评价教育,必须与社会大系统的目的一致,才能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民族素质的提高、促进综合国力的增强。因此,高校的办学模式、教学质量、培养人才的规格等均应由社会大系统的标准来检验。我院近几年来多次聘请专家辅导,组织教研室主任以上的干部学习有关文件,实行专题考核,广泛深入地研究探讨如何办好高职教育。广大教职工树立了全新的教育观,逐步形成了我院独具特色的“五多”办学模式,即:多样化的办学形式、多层次的管理体系、多变化的专业设置、多方向的知识平台、多渠道的筹资途径。在此基础上,我院确立了“以政府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为主;以学费收入、创收为辅;以社会赞助、支持为补”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方面,将扩招带来的规模效益,重点用于师资的培训、科研的投入、教职工待遇的改善;另一方面,我院本着“双赢”的原则,将能够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尽可能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我院的发展资金集中用于教学条件和办学环境的改善;第三方面,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加大银行贷款的力度,重点用于土地、建筑的扩张,从而使我院的办学环境、办学条件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经过近几年的跨越式发展,我院已成为一所具有一定规模、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高职教育院校。在校生从1999年的2000人扩展到现在的7600余人;专职教师由145人增加到300余人,其中教授15人,副高职称的95人;占地从240亩发展到了588亩;建筑面积由8万平方米增加到17万平方米;教学设备总值从570余万元增加到3130余万元。现在,我院拥有高配置微机1200多台,语音室7个,多媒体教室11个;图书馆藏书从不足10万册增加到26万余册;在全国第一家与国家数字图书馆联办了数字图书馆,收藏网络版数字图书20万册,拥有一次性可压缩图书电子文件2千万页的电子阅览系统,全国所有报刊、杂志、硕博士论文光盘版,均可通过镜像在线浏览。目前,各项办学指标不仅没有因扩招而降低,而且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达到或超过国家的要求,从而保证了我院扩招后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也为今后向高层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深化教学改革积极创建高职教育特色

我院在多年办学过程中,突出高职应用性的特色,把教学改革作为我院各项改革的中心工作,在学生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1.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坚持实施“双证书”制度依据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我院形成了“一条主线、两个强化、三个突出、四个结合、五种能力”的学生能力培养模式,即“以培养学生高等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强化外语教学、强化计算机基础教学;突出岗位的针对性、突出行业的适应性、突出职业的地方性;注重数量与质量的结合、学历教育与岗位技术培训的结合、行业培养与学院培养的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延展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配合我国加入WTO后行业岗位准入制的实施,我院加强与有关部门合作,全面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目前已有英语、计算机等级、秘书、CAD、导游资格、美工、营销、物业论文格式管理、统计等30余种职业技能证书考试,有76%的学生在毕业时拿到了“双证书”,大大提高了我院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2.加强专业建设整合课程体系为了保证所设专业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的要求,我院各专业均成立了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由企事业专业技术人才、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企业家和学校本专业的教授组成,主要负责专业服务方向的把关、人才培养模式的认定、职业技能的分析、骨干课程的设置、实习基地的提供等内容。由于高职学生入学分数较低,学生理论水平较差,因此,按照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不太适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为此,我院针对高职的特点,强调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具体做法是: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一方面通过“减、并、合、补”等方法,对理论课进行有机整合,增加理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突出整个教学环节的实践属性,对实践课进行有效整合:第一,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实践课与理论课比例为:文科类专业4∶6,工科类专业5∶5,艺术类专业6∶4。第二,从入学到毕业,实践课坚持三年不断线,纵向由浅入深,自成体系;横向与理论课同步沟通,使实践课程体系与理论课程体系基本形成梯型结构。第三,我院建有64个校内实训室,这些实训室采用商业及应用软件包来模拟实际岗位环境,让学生如临其境,进行“实战”演练。如工民建专业的PKPM软件包,证券专业的“钱龙股票接收系统”等,它们除了满足本院的教学需求,还为其他院校和社会提供了服务,充分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此外,学院还利用社会资源,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起7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均签署了协议,并挂上了“**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实训基地”的标牌。3.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实施“双师化”教育办学以教师为本。要搞好高职教育,就必须有一支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专兼聘相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我院采用“送、下、带、引、聘”的方法,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即:选送部分教师到重点院校的对口专业进行深造;让教师下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实习,丰富、提高他们的实际知识和能力;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从生产一线引进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担任专业教学工作;聘请行业专家、企业家担任客座教授。教学以学生为本。为着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鉴于有些教师以理论教学见长,有些教师实践经验丰富的现状,我院提出了对学生实行“双师化”教育的要求,一方面,选择优秀的理论课教师任专业基础及专业课教师;另一方面,注重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事业单位的专家任实践课教师。保证了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足够的实用技术。

三、服务经济建设造就高素质实用性人才

**是老工业区、革命老区,也是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不是西部的西部地区”。在这样的条件下,我院以大系统教育观为指导,树立在穷国办大教育的理念,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借鉴经济发达地区和沿海地区高校“打台球”、“打侨牌”的办学方针,采取“下围棋”的策略,抓住任何一个可以使用的棋子,把它放在合理的位置,为学院发展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努力探索出一条在老区、贫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办好高职,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新路。我院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根据适时和超前性的原则,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对有些长线专业果断停止或减少招生,对新兴产业所需的专业及时增加。今年招生的30多个专业绝大多数是围绕**市经济结构的调整需要,为培养**市“一城带四城”的发展战略目标所急需的应用人才而设置的,并力争使所设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起到导向和先行作用。**曾是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为支持**发展接续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城镇化和信息化进程,实现工业立市的目标,我院新设立数控技术、食品工程技术、涉外秘书、计算机软件工程等专业,努力为地方经济的腾飞多培养一些应用性技术型人才。为了给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质量、应用性人才,我院采取校企联办、校校联办、与社会力量联合办学等开放办学形式,为地方开办了很多紧缺人才专业。如:与天津城建学院联合培养燃气与供热专业的学生;与清华大学、中央音乐学院联合举办远程教育;与**市环保局联合培养环境与监测专业的学生。特别是在今年,根据文化部提出的在全国每一座城市都要建立一座数字图书馆的要求,我院率先与中国数字图书馆联合举办了数字图书信息处理技术专业,为我国数字图书事业超前培养人才。由于我院十分重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未设数学专业的情况下,2001年首次参加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即取得河北省专科组一、二等奖各一个,2002年再获一等奖、二等奖,并且在全国比赛中获得一个二等奖。我院还十分重视对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的训练,引进外籍教师授课,学生参加河北省大学生“世纪之星”电视英语演讲大赛,在本、专科混合编组的情况下,连续两年获得三等奖,学生在毕业分配中也很受欢迎。河北旭日集团年年接纳我院学生;定州市建筑行业已连续9年预定了我院工民建专业学生300余名;美术装潢专业是我院的一个传统专业,仅在深圳的就有6家我院学生创办的装饰装修公司;山西渝晋钢铁有限公司、武安铁厂等企业今年均一次性接纳我院毕业生上百名。餐旅专业近几年的毕业生在毕业前就已经与**、石家庄、北京等地星级饭店全部签约。营销、金融保险、装潢、证券、物业管理、农产品储运与加工等专业签约率为90%以上。职业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及超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上,有着特殊的优势,我们对此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去年年底我院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在有关部门论文格式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市再就业培训基地”,免费培训下岗职工,申报建立了“**市职业技能鉴定所”、“**市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和“**市公务员培训基地”,年培训可达5000人次。这些举措既突出了我院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也为更多行业、更多人员提供了终身教育的学习场所,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抓住精髓,把握灵魂,以“上规模、上层次、创一流”为总体发展目标,紧紧抓住与国际接轨给高职教育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规模谋效益、以改革促发展、以特色创名校,把我院建成立足**,服务河北,辐射中原,面向全国的重点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为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